場景描寫是指對人物(往往是眾多人物)在一定時間和環(huán)境中的活動所構成的畫面的描寫,場景描寫必須寫到三個要素:人物、地點、事件。場景描寫要做到:有條不紊,主次明晰;既有全景的描述,也有細致的特寫;要寫出特定場合的氣氛。
恰當而巧妙的場景描寫,是小說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課外閱讀中,要提升學生的閱讀品格,認識小說場景的作用并能應用于作文,也就尤為重要。
寫好場景要注意那幾方面呢?
一、注意“點”的組合
如,《精彩的球賽》一文中對比賽場面的描寫:眼看對方主將蔡瑋運球,迅速來到我方陣地,正要切入上籃。緊要關頭,我方隊員謝澤,正確地判斷球路,敏銳出擊,果斷地把球搶斷。緊接著將球傳給中場的蔣超,蔣超帶球通過中場,將球擊地傳給了前鋒劉偉,劉偉得球后一個漂亮的空切上籃得分。40:39,雙方得分犬牙交錯,我方反超1分。正當我方還沉浸在喜悅中時,對方王子寧迅速快攻,在無人防守的情況下輕松將球投進,我方由于疏忽大意而丟了兩分。隨即,我方鎮(zhèn)定下來,由劉偉控球,中鋒李海波迅速跑到籃下,劉偉一個背后妙傳將球交給李海波,李海波接到球后一個小鉤,球空心入網(wǎng),我方再度取得領先。
在這個場景描寫中,作者抓住了蔡瑋的運球、上籃,謝澤的搶斷、傳球,蔣超帶球、傳球,王子寧的快攻,劉偉的空切上籃,李海波的小鉤,對這六個“點”進行細致描寫,用這幾個小片斷組成了球場上的精彩一幕。
二、聚焦點,點面結合
場景描寫,既要有細致的特寫,也要有全景的描述。要注意點面結合,既要簡單地寫出整個場面的全景,又要有選擇地具體地描寫主要人物的活動。
如,《紅樓夢》中劉姥姥赴宴的場景:賈母這邊說“請”,劉姥姥便站起身來,高聲說道:“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說完,卻鼓著腮幫子,兩眼直視,一聲不語。眾人先還發(fā)怔,后來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齊哈哈大笑起來。湘云撐不住,一口茶都噴出來。黛玉笑岔了氣,伏著桌子只叫“噯喲”!寶玉滾到賈母懷里,賈母笑的摟著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著鳳姐兒,卻說不出話來。薛姨媽也撐不住,口里的茶噴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離了座位,拉著他奶母,叫“揉揉腸子”。地下無一個不彎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著笑去的,也有忍著笑上來替他姐妹換衣裳的。獨有鳳姐鴛鴦二人撐著,還只管讓姥姥。
這里的場景描寫,既注意面的描寫,更注重點的描寫,只有通過各個點的細致描寫(有時還要根據(jù)需要,有所側重,集中筆墨,突出某個點),才能很好支撐、突出這個面,才能把整個場景寫活。這里運用了動作、神態(tài)對面上進行了描寫,內容上不僅前后呼應,而且設置了一個相對完整的場景描寫框架。
三、要起到暗示情節(jié)發(fā)展的作用
在閱讀《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時,會欣賞文本中“風雪”的妙處。例如,正是嚴冬天氣,彤云密布,朔風漸起,卻早紛紛揚揚卷下一天大雪來。那雪早下得密了。雪地里踏著碎瓊亂玉,迤邐背著北風而行。那雪正下得緊。
學生大多能體味出“密”“緊”寫雪的妙處。魯迅先生的話:“《水滸傳》里的一句‘那雪正下得緊’,就是接近大眾語的說法,比‘大雪紛飛’多兩個字,但那‘神韻’卻好得遠了。” 而與《紅樓夢》寫雪“下的將有一尺厚,天上仍是搓棉扯絮一般”相比,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經(jīng)過進一步討論交流,大家進一步認識到:風雪為林沖的活動渲染了氣氛,布置了場景,為故事作了鋪墊,埋下了伏筆。作者把寫景巧妙地織入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中,使寫景成為故事情節(jié)的有機組成部分。
四、要有助于表現(xiàn)人物性格
小說以刻畫人物為中心,用特定的場景來烘托、暗示小說人物性格,含蓄而有余味,并能充分調動讀者閱讀的主觀能動性。
《紅樓夢》中的“王熙鳳出場”,可謂場景描寫中的經(jīng)典:“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黛玉納罕道:“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如此,這來者系誰,這樣放誕無禮?”心下想時,只見一群媳婦丫鬟圍擁著一個人從后房門進來。這個人打扮與眾姑娘不同,彩袖輝煌,恍若神妃仙子: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帶著赤金盤瓔珞圈;裙邊系著豆綠宮絳,雙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云緞窄銀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裙。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段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
通過對人物聲音、神態(tài)、外貌及眾人和黛玉的表現(xiàn)所構成的場景描繪,一個性格潑辣、貪婪而俗氣、刁鉆與狡黠但深得賈母寵愛的人物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當然,場景描寫的妙處不止以上幾點,恰當而巧妙的場景描寫,是小說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只要肯借鑒、細琢磨、勤練筆,場面描寫的水平就能有所提高,作文就能提升到更高的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