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背誦是小學生的重要語文能力之一,也是大量積累材料的最有效方法。小學階段是機械記憶的黃金時期,必須大力培養(yǎng)學生的背誦水平。在閱讀教學中要強化背誦訓練,教給學生背誦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背誦佳詞妙句、古詩韻文、精彩片段的習慣和能力。
[關鍵詞]背誦;習慣;培養(yǎng)
對比舊課標,語文“新課標”在小學和初中階段都增加了背誦篇目,要求學生九年課外閱讀總量須達400萬字以上,推薦背誦的優(yōu)秀篇目則有136篇。其中,小學階段增加了6篇,而新增背誦篇目,要么是千古傳誦的詩詞,要么是文采和情思俱佳的名文,不管是作為古典文學的精華,還是作為傳統文化的載體,它們都值得學生背誦吟唱,牢記于心。
一、培養(yǎng)興趣,讓“愛”做主
1.以身作則,調動學生背誦的欲望
對一些小學生而言,背誦是枯燥無味的。同時小學生有很強的模仿力,他們常常喜歡模仿教師的動作、表情和說話的語氣、語調。教師的責任,就是要調動學生背誦的興趣,為他們做精彩的示范背誦。
2.楷模激勵,激發(fā)學生背誦的興趣
現在的孩子表現欲很強,不甘落后。老師要抓住他們的這種心理特點,從學生身邊的伙伴中挑選榜樣,那些閱讀起步早,閱讀水平高的學生,能勝任“小老師”,讓他們代替教師背誦美文,講故事。這“小老師”的榜樣力量不可低估,其他的孩子會露出羨慕的眼光,不甘落后而躍躍欲試,背誦的興趣大增,個個爭當“小老師”,激起了學生讀的興趣、背的興趣。
二、方法指導,為“背”導航
1.提倡多讀,重視朗讀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讀書百遍,其義自現”,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也說明了讀的潛在價值。心理學研究表明,背誦時最好是朗讀。而背誦同樣的材料,朗讀的效果優(yōu)于默讀。所以,背誦應以反復的大聲朗讀訓練為主,讀不是機械的死讀,形式要靈活,時間的投放和控制要準確、適中。課堂上要放手讓學生自讀、齊讀、分角色讀,讀得搖頭晃腦、無拘無束,讀出意念,讀出情味,才會讀得隨心所欲,眼觀口誦,心領神會,才會使智慧得到啟迪,情操得到熏陶。
2.充分理解,抓住關鍵
學生背誦的句子或段落,應該是學生充分理解、朗朗上口的內容,這樣,學生課后才不會把背誦當成負擔,才會順利地完成背誦的任務。學生要在獨立思考,真正理解課文的字詞句篇,并掌握其思想內容和表達方法的基礎上,再反復熟讀成誦,會背的語句才能為學生所靈活運用。
3.活用板書,用活資源
我國第一部教育學專著《學記》中有這樣一句話:“學無當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币虼嗽诮虒W要背誦的課文時,課堂中還可充分利用板書,結合優(yōu)美的課件,讓學生抓順序(特點),看畫面,聽講解,課堂上亦能達到較好的背誦效果。
三、做好評價,為“能”添彩
1.提高自信,激勵評價
自信是一個人前進的內驅力,是永不枯竭的動力源泉。有了自信心,才能克服重重困難,持之以恒地堅持朗讀與背誦。為了讓學生獲得自信,教師可利用早讀時間讓學生輪流當小老師,領同學們背誦課文或古詩。學生為了出色完成領讀任務,在課下都會做充分的準備,認真地背誦課文。時間一長,班上就出現了一大批讀音標準、語言流暢的學生。
2.師生配合,檢查督促
背誦的任務可利用小組活動進行檢查落實,教師隨時抽背并督促檢查。這樣,學生們能主動完成教師規(guī)定的任務,并積極投入課堂活動中去進行記憶、操練、交流,從而順利完成教學目標和要求。當然,在學生學習的評價表里可以設“吟誦星”,吟誦得棒的孩子可以獎勵一顆星,這樣,無形之中樹立了學生們的自信心,提高了背誦的積極性。
3.活動開展,提升能力
當然,學校還應組織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比賽活動,如講故事、演講比賽、中華美文誦讀等,讓學生充當其中的角色,從而在參與中充分表現他們的才干,在活動中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這些活動無疑也是對他們背誦的另一種檢查。學生通過這些活動,體會到自己的力量,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樹立信心,自覺地使背誦成為一種持久的學習語文的習慣。
責任編輯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