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幼兒教育的發(fā)展進程上來看,健康教育成為一個明確的、具有一定主體教育地位的內容,時間并不算很長,從某種程度上講屬于一個較為新生的事物,人們對健康教育的理解還需要一個從膚淺走向深入的過程。于是,讀懂幼兒健康教育的真實內涵也就成為每一個幼兒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務。每個幼兒都有自身的特點,健康教育對于每個幼兒個體而言,都要以人為本,因材施教。
[關鍵詞]幼兒教育;健康教育;內涵
一、幼兒健康教育的一般理解
從人們對健康教育的最初反應來看,對幼兒首先關注的是身體健康,強健體魄、茁壯成長是幼兒教育的基本要求;到后來人們開始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以期幼兒成長過程中能夠身心俱佳??陀^地講,目前幼兒教育的教師隊伍素質還不是最佳的,還有相當一部分幼兒園教師并非專業(yè)出身,加上待遇相對較低,導致整個幼兒教育的隊伍還停留在解決日常需要的基礎上。在這一過程中由于各種誘因的影響,一些幼兒傷害事故還常有發(fā)生。
或者可以暫時放開這些偶發(fā)事件,來關注幼兒教育的日常行為,人們理解健康教育的視線還停留在幼兒在幼兒園“順利”度過每一天,這就決定了幼兒教育的理解還停留在一般水平上,真正的健康意識并沒有能夠形成。至于幼兒心理健康,理論上的關注與實際情形中的關注還有一定的差距,幼兒年齡偏小,并沒有什么心理異常會暴露出來,因而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更多的是一種點綴,而沒有成為幼兒教育的常態(tài)。
二、幼兒健康教育的實施途徑
1.將健康教育融合到常規(guī)教育活動或生活當中去。健康教育關鍵在于常規(guī)教育活動中的健康教育意識,有了這種意識,健康教育才有可能發(fā)生,有了這種意識,健康教育才會真正讓幼兒健康。比如說幼兒在園里的飲食,在每天上午九點半的時候,教師一般會給孩子提供一個面包和一杯牛奶,這個看似簡單的內容,其中卻有著食用的先后順序、牛奶的溫度控制要求等,這就是一種健康意識。
2.健康教育關鍵在于要適合幼兒的需要,重在引導。在健康教育的實踐研究中,教師發(fā)現(xiàn)成人經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將自己的意愿強加于幼兒。在成人的意識里,有很多健康習慣必須養(yǎng)成,但對于幼兒而言,每一種健康意識的形成都需要逐步去進行,而不應當不擇時機地強加于他們。比如說大人都知道多食蔬菜對幼兒的成長極其有益,但很多幼兒就是不喜歡吃蔬菜。事實證明,這一過程需要幫助幼兒建立對綠色蔬菜的親近感。研究發(fā)現(xiàn)有少數(shù)幼兒不喜歡蔬菜的原因是因為他們不喜歡綠色,而這就需要在日常教育中加以培養(yǎng);還有的幼兒是因為感覺蔬菜難看,不想吃。但有一次教師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情況,就是一個青菜葉子上正好有三個小洞,看起來像一個卡通人物的臉,一個孩子看到了這片青菜葉子非常喜歡,一口就吞了下去。
3.健康教育應有機地與其他教育結合起來。研究發(fā)現(xiàn),有時專題性質的健康教育并不為幼兒所喜歡,而此時若將健康教育的思想隱藏到其他教育里,反而能夠起到促進幼兒健康意識的作用。比如說在幼兒園里總難免有少數(shù)孩子欺負別人,而相應的又有孩子被欺負的情形。通常情況下教師只當成一般的事件加以處理,但事實上教師也可以從健康教育的視角來看待這類事件并形成新的處理思路。比如說以班上一位喜歡欺負弱小幼兒的孩子作為研究對象,在他欺負了別的孩子之后,教師通過調查法詢問他當時的心里想法,知道他實施欺負行為的心理基礎。再則教師通過談話的方法,讓這個孩子想象自己被欺負的情形,以讓他感知自己被欺負時的心理。其次教師還積極與孩子的家長溝通,督促家長認識到這樣的家庭教育會讓孩子的心理變得不健康。
三、讀懂幼兒健康教育的內涵
通過有效的健康教育的途徑,進一步觸摸到了健康教育的內涵。原來健康教育不只是冠之以健康名稱的教育,健康教育的落點應當是幼兒本身,而過程卻取決于幼兒教師的教育智慧。也就是說,健康教育同樣存在著以人為本的理念,以人為本的直接含義是以幼兒的成長為本,而更為本質的卻是幼兒教師首先必須知道怎樣想、怎樣做,才是真正的以人為本。
健康教育有兩個關鍵詞:一是健康;二是教育。人們理解健康當然離不開幼兒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但要知道何為身體健康,那就必須知道幼兒的生理成長特點與不同時段的需要,比如說知道幼兒什么時候身體發(fā)展較快,發(fā)展過程中有什么特點;知道幼兒行為背后可能有哪些想法,面對這些想法我們應當采取什么樣的措施等。
責任編輯 沁 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