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日常數學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學習激情相當重要,它是促進學生學習知識的關鍵所在。在實現數學激情課堂過程中,教師要做好三件事情:首先提升教學節(jié)奏,其次培養(yǎng)學生興趣,再次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激情
我國著名教育家夏丏尊說:“教育不能沒有感情。”因為教學不是純理性的信息傳輸運動,其中必然滲透著強烈的感情因素。教師和學生雙方的激情,是推動課堂起伏不平的波瀾。在日常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實現激情課堂,把本該屬于學生的課堂還給學生。
一、激情課堂中快節(jié)奏教學是前提
要保持學生上課的熱情不減,快節(jié)奏的課堂教學是前提。 學生只有在不斷思考,有事情做的情況下才能全心投入。美國“啟發(fā)策略研究所”的研究表明:當教師在整堂課里快節(jié)奏地講解授課內容時,學生們通常更能全身心地投入。不言而喻,一個人在一支慢吞吞的隊伍里排隊等候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他的感受只可能用“焦急、厭倦、沮喪”來形容。在教學中,由于受“希望學生盡快掌握所學知識”的心理影響,教師往往更樂意將知識嚼得碎碎的喂給學生,期望學生都能體會到獲得知識的欣喜,所以突破難點時總愛嘮叨幾句,練習中總愿意等最慢的一個學生也把題目做完,哪怕減緩上課節(jié)奏都在所不惜,美其名曰:以學生為本,卻不知這正是消磨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癥結所在。
教學是門永遠帶有遺憾的藝術。課堂中應該以快節(jié)奏方式來維持一定的學生參與度,當學生參與程度在下降、學習活力在減弱、注意力在轉移時,應盡快向下推進課程,讓學生感到課在不斷地推進,總覺得有事要做、有問題要思考。教師講解、問題解釋和學生練習與答寫只要有約一半的學生明白、完成就盡快變化,哪怕對反應相對遲緩的學生來說,教師也不能減慢速度去適應他們,而是用希望的力量和同伴高漲的學習積極性激勵他們趕上教學的節(jié)奏。
二、激情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興趣是關鍵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驅動力,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心理因素。學生一旦對學習發(fā)生了興趣,就會在大腦中形成優(yōu)勢興奮中心,促使各種感官(包括大腦)處于最活躍狀態(tài),從而為參與學習提供最佳的心理準備。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辦法很多,這里只想強調一點,即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既做學生的良師,更做學生的益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具體地說,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尊重學生。學生學不好數學,不能一味地責怪學生,教師首先要找自己的原因。教師的責任就是把學生從不懂到教懂,從不會到教會。學生沒有學會,教師首先要檢查自己的教學工作有沒有漏洞。教師發(fā)現學生作業(yè)中有普遍性的錯誤,先要作自我檢討,這樣做會使學生倍受感動,從而促使學生自覺地糾正錯誤。倘若學生作業(yè)上出現錯誤,教師只是一味地批評、責怪,很容易造成師生對立。其次要理解學生。學生對數學課不感興趣,教師應當冷靜地分析原因,必要時可召開一個“我喜歡怎樣的數學課”主題班會,聽聽學生的心聲。曾經有一個學生在主題班會上說:“老師,您課上講得太多、太清楚了,我們只是不停地聽,不住地記,能否給我們一點想和練的時間?”而另一位學生則說:“老師,您的心太好,布置作業(yè)還要提示一遍,甚至把答案告訴我們,這樣做能培養(yǎng)我們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經過這樣面對面的交流,師生之間的心貼得更緊了,同時也為改革數學課的教學提供了依據。再次要相信學生。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對學生不要總是抱著你不會的態(tài)度,應該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教師只要作些指點便可。對反應慢點的學生也要有足夠的耐心去相信他們。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思考方式,教師相信學生給他們以信心,才能讓他們更有興趣去學習數學,課堂上才會充滿激情。
三、激情課堂中注重成功體驗是手段
“一個真正的教師指點給他的學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勞動的現成的大廈,而是促進他們去做砌磚的工作,同他們一起來建造大廈?!睌祵W課若能注重成功體驗,師生共同研究、探討,對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分類,往往能收到較好的效果。例如,我們依據教材,把數學每個知識塊分若干個知識點,再把各個知識點繪成一個知識鏈,讓學生對照“鏈”上的各個知識點去理解,去學習,真正體會學習的成功。
責任編輯 一 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