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學習,興趣為先。教師要因時、因地、因人,創(chuàng)設多種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情景,增強英語課堂教學效果,認真鉆研教材,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運用不同的方法,把英語課堂變得生動、有趣、精彩,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關鍵詞]激發(fā);興趣;學習;英語;積極性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一)尊重學生,對學生有良好的期望。教師尊重學生,有利于學生樹立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學生得到精神上的愉悅。學生珍惜這種被尊重的感覺,就會更加努力的學習。教育活動只有在既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的時候,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尊重學生是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關鍵。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做到熱愛、尊重、關心每一個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在課堂上展示風采的機會。
(二)講求民主,師生關系民主平等。在課堂上,教師注重營造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
二、設置適當?shù)膶W習任務,讓學生有成功的學習體驗
以往的成功經(jīng)驗,可以增強學生在未來取得成功的信心。所以,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意設置適當?shù)膶W習任務,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成功,體驗成功的喜悅。由于使用英語的民族與我們漢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英語與漢語有著很大的區(qū)別。英、漢文字在音、形上迥然不同;在詞義、詞性上也不能完全對等;英語的詞序、語序與漢語也有所不同;英語動詞時態(tài)、語態(tài)是漢語中所沒有的,這就給中國學生學英語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教師在設置學習任務時,要注意難易程度適中。如果學習任務太簡單,學生在完成過程中沒有受到挑戰(zhàn),從而不能擁有“戰(zhàn)勝困難”后成功的喜悅,學習任務過于困難,學生會產(chǎn)生恐懼的心理,并陷入失落感中。因此,在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啥嘤眯┤纭癟ry again. Don’t worry. Take it easy. I believe you can do it .”等語言,盡量給予學生參加學習活動的機會。
三、實施啟發(fā)式教學,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
啟發(fā)式教學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教學目的、內(nèi)容、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規(guī)律,運用各種教學手段,采用啟發(fā)誘導辦法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以促進身心學習的教學方法。把需要解決的課題有意識地、巧妙地寓于各種各樣符合學生實際的知識基礎之中,在他們心理上造成一種懸念,從而使學生的注意、記憶、思維凝聚在一起,以達到智力活動的最佳狀態(tài)。如在講動詞help的不同用法時,教師可利用電子白板播放一個旅游團導游在帶領旅游團成員住酒店時,酒店前臺問“Can I help you?”的情景片段和一個人落水后大叫“help”的情景畫面,播放完后讓學生根據(jù)看到的畫面情景思考help在不同的情景中所體現(xiàn)的不同的含義,學生參與了這個求知的過程,理解了該詞的用法,自然對該知識點印象比較深刻。
四、注意教學過程的趣味性
英語教師倘若僅滿足于對課文和語法作概念化的解釋與程序化的分析,而不求助于情景的感染和形象的描述,就會使課堂語言平淡,表情呆板,學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課堂中。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教學過程的趣味性,這樣有助于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充滿情趣。法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貝爾納曾經(jīng)說:“良好的方法使我們更好地發(fā)揮運用天賦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則可能阻礙才能的發(fā)揮。”教學方法是指老師為達到教學目的,對諸多教學要素的組合方法,是組織和使用各種教學要素的一個過程。好的教學方法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們要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認真專研教材,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教師教學的藝術性,使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聽課。教師應該追求“課已盡而意無窮”的境界,把有限的課堂教學活動化為無限的求知精神力量。開展競賽,增強趣味。中學英語競賽模式是激勵機制在英語課堂中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它能把學生的聽覺、視覺、動作等各個器官都全面的調(diào)動和統(tǒng)一起來,能極大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習興趣大增,變被動消極地接受知識為主動自覺地吸收知識。將競爭機制引入英語教學中來,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形式。
責任編輯 一 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