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小學教育也更加提倡以學生為主體,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學生在課堂中快樂地學習。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就必須對小學語文教與學方式進行改革,盡可能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自主、快樂學習。
[關鍵詞]課堂教學;尊重;興趣;競爭;學習主動性
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是比較枯燥的,教師機械地講課,課后學生重復地練習,師生的負擔都比較重。學生沒有足夠的學習語文的興趣,語文課堂上的氛圍也比較壓抑。因此,在當前教學中,教師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讓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得到提高,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
一、尊重學生的個性與主體性
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堅持一切教學以學生為主體,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心理以及學習的特點來進行備課、教學。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到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在課堂上暢所欲言,同時也可以結合一些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生對相關景物的觀察以及一些旅游經歷來分享,這就充分發(fā)揮了學生與學生之間更親近的交流的作用,使學生更容易接受課堂知識。對于一些描寫比較美的片段,要讓學生進行聲情并茂的朗讀,使學生充分地投入在課堂活潑的氛圍中,充分發(fā)揮每一位學生的個性以及個體的作用,這樣就更容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一定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只有小學生對語文課程感興趣了,才能更有利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這需要教師運用不同的、合適的、科學的教學方式來避免傳統教學中呆板的灌輸式教學法,從而吸引學生投入到課堂的教學中來。比如教師在講《蘋果里的五角星》這一課時就要進行有效的課堂導入,教師可以拿來一個蘋果來“誘惑”學生,然后讓學生猜猜這個蘋果里是否會有一個五角星,讓學生展開討論,然后讓學生仔細地閱讀課文并找到答案,對于回答問題又準確又快的同學,可以將蘋果作為獎勵來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愿望,這樣也就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構建動態(tài)化教學課堂
課堂教學的動態(tài)化也就是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營造出活潑的課堂氛圍。比如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有一篇《奴隸英雄》,這篇課文是一出獨幕劇,教師可以抓住這一特點,讓學生在課堂上將這一篇課文的內容表演出來,這就容易使學生充分地融入其中,積極地參與其中,從而使學生在玩中學習、在樂中學習,這樣就可以實現課堂的動態(tài)教學。
四、鼓勵學生自己尋找學習的樂趣
新課標對教學的一個重要要求就是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也要求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因此,教師必須抓住學生的學習特點讓學生自己尋找學習的樂趣。對于小學語文,讓學生自主尋找樂趣就是要讓學生進行自主的閱讀,因此教師要盡可能地開發(fā)學生的閱讀潛力,讓學生在沒有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地去閱讀一些作品,使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學習、思考,并從這些文學作品中提升自身的素質以及審美情趣。同時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一些見解和看法,教師要充分尊重這些小讀者眼中的世界,使學生個性得到更好的發(fā)展。這樣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眼界,有利于的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五、培養(yǎng)學生在合作中競爭的意識
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除了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之外,還要注意學生競爭觀念的培養(yǎng)。教師可以通過表揚一些學生來激發(fā)其他學生的競爭觀念,在此過程中還要進行必要的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的競爭意識更強,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小學語文課堂是學生收獲知識的殿堂,在小學語文課堂上要盡可能地使學生快樂地學習,這一過程要充分地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充分地尊重學生的個性,使學生的發(fā)展不被束縛,這樣既有利于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又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責任編輯 范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