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親其師而信其道?!睂W生往往是先喜歡老師,再喜歡老師所教的學科,最后再接受老師所施加的教育。作為教師,若要獲得學生的喜愛,就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教師與學生心與心的交流、情與情的互換;然而學生的心靈之門并不總是敞開的,他們常常在心靈的門口設一個警戒的哨兵,那么如何突破這一崗哨,使學生與教師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情與情的互換呢?
一、俯身說話——用孩子的心態(tài)對待孩子
經常聽到教師們反映:有些學生明明不會做題,可就是不敢問老師,再三教育他們要不懂就問,可他們就是不聽,怎么辦呢?其實,教師應放下高高在上一派權威的架子。教師是教育者,學生是受教育者,師生之間必然存在一定的心理距離,而縮短這一距離的最好辦法就是在與學生交往的過程中,俯下身來說話,與學生交朋友,獲取學生的喜愛,因為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感到老師可親可敬,從而信賴、尊重老師,并接受老師的教育;反之,若教師儼然以“教育者”自居,在學生面前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盛氣凌人的架勢,那么學生必然敬而遠之,不敢與其親近。在教學過程中,當我發(fā)現(xiàn)學生有問題不敢提時,我總會像講故事一樣,談談自己小時候是怎樣學習的,以此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并經常用孩子般的口氣向學生質疑:“這個題目我這樣想為什么就不對呢?問題究竟出在什么地方呢?”學生自然樂意幫我解決。當學生犯了錯誤,我找學生個別談心時,經常對學生說,“如果換作是我,我會……”“你當時是怎樣想的,為什么要這樣做……”
二、將心比心——用真誠感化孩子
美國人本主義教育家羅杰斯曾說:“不僅要聽懂對方的語言,而且要理解對方的思想,體會他的語言所傳達的感情,明白他個人的意思,甚至說話人自己都沒意識到的其他含義。”我們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多為孩子們想想,不要一味地責怪孩子。我經常聽到有些老師斥責孩子:“為什么這個題目到現(xiàn)在也不會做?你上課在干什么?”學生則滿臉的委屈,我們將心比心,難道自己就樣樣會嗎?難道自己一學就會嗎?難道學生是故意做錯的嗎?如果這樣想,我們就會對學生多一點耐心、多一點愛心,用我們的真誠去感化孩子。
三、見好就收——用批評的藝術呵護孩子
批評學生,要把握分寸,見好就收,不要讓犯錯誤的學生在別的學生和老師面前喪失自尊。
1.巧用眼神。教學中眼神的表達,對教育者來說是“無聲勝有聲”,而對孩子們來說則是“心有靈犀一點通”。例如,我班有幾個小男生,思維非常敏捷,可惜上課經常分心,甚至還會影響別人。每當這時,我就用我的眼神去注視他們,這些學生接觸了我不贊同的眼神,有的馬上臉漲得通紅,有的馬上坐端正了,有的會對我微微一笑。這樣,批評的效果已達到了。作為教師,不但應掌握眼神豐富的內涵和表現(xiàn)力,還應在教學中善用眼神,正確引導學生。
2.七分批評,三分贊美。我們班有個學生,做作業(yè)特別慢,而且經常不做作業(yè),與其家長交流幾次仍不見成效,怎么辦呢?我發(fā)現(xiàn)這位學生雖然有很多缺點,但他上課能積極發(fā)言,于是,我當著全體學生的面對他說:“×××同學上課發(fā)言很積極,希望大家向他學習?!痢痢镣瑢W,如果你能按時完成作業(yè)的話,你的成績將會有飛速的提升?!甭?,我發(fā)現(xiàn)他做作業(yè)的速度越來越快了,雖然還沒達到預期的目標,但讓我看到了他在進步、他在發(fā)展。
四、適時贊美——用賞識的話語激勵孩子
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同樣兩只小狗,一只讓它在呵護、鼓勵、贊揚中長大,另一只則冷落它,讓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后來有一天,它們同時遇到一只狼,那只受冷落的狗嚇得瑟縮成一團,而那只被鼓勵、贊揚的狗則奮力反抗,高亢地大叫,終于嚇退了狼。動物尚且如此,更何況有靈性的人呢?我們班有一個學生,各科成績都不好,平時聽到的都是老師的批評,有一次數(shù)學測驗竟然考及格了,我欣喜若狂,馬上找到這位學生,告訴他:“你進步非常大,這次考試居然考及格了,相信你會越來越好的?!闭缥宜A料的,他開心極了。但出乎我意料的是,他竟然結結巴巴地對我說:“老師,我會努力的,我爭取每次都考及格。”有人曾說:“批評100次,還不如表揚一次?!笨梢?,學生需要的是表揚,是對他們的肯定。
五、展示快樂——用快樂的情感感染孩子
有人說:“學生是最敏感的,學生是最會察言觀色的,他們時刻注意著老師的一舉一動。”確實,學生就是這樣,當他們看到老師心情好,滿面春風時,他們就像小蜜蜂一樣繞著你轉個不停,同你說笑,同你玩樂,與你交流心聲;但當他們看到老師表情淡漠時,他們就會像地雷戰(zhàn)里的小戰(zhàn)士怕踩著地雷一樣,遠遠地避你而去??梢姡處煹那楦袑W生有直接感染力,猶如一座橋梁,能溝通師生心靈,又如一個調節(jié)器,能拉近師生距離,融洽師生關系。因此,教師必須學會展示快樂,把快樂帶進課堂,“每堂課都要讓學生有笑聲,讓學生在快樂中學”。課堂中我出現(xiàn)了錯誤,我就微笑著向學生認錯;學生回答錯了問題,我就笑著指出他的癥結;學生開展活動,我就跟他們一起開懷大笑,一起鼓掌……我覺得,適時展示自己的快樂,將是對學生成績的肯定;適時展示自己的快樂,將是師生心靈溝通的橋梁!
(責編 黃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