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孫中山破陋習》一課講述了革命先驅(qū)孫中山先生小時候目睹姐姐被迫纏足所受的痛苦,因而在辛亥革命后首先廢除纏足陋習的事。文章采用對比的手法,寫了姐姐纏足前的活潑能干,纏足時及纏足后肉體和心靈上遭受的痛苦,強烈控訴了辛亥革命前纏足陋習對中國婦女的殘害,字里行間謳歌了孫中山先生從小就具有獨立思考,不盲從,敢于反抗封建陋習的獨立人格,勇于與封建勢力作斗爭的革命精神。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相關(guān)詞語的意思。
2. 讀通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3. 對纏足陋習有初步感知。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今天我們將認識一個偉大的歷史人物,他的名字叫孫中山。(多媒體出示:孫中山頭像。板書:孫中山)
2.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孫中山。(先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搜集的孫中山相關(guān)資料)
教師剪輯:(1)1866年生于廣東省香山縣。(2)領(lǐng)導過辛亥革命。(3)1925年逝世。(4)南京中山陵是人們?yōu)榱思o念他所立下的豐功偉績而建造的。 (5)被人們譽為“中華民國國父”。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發(fā)生在這位偉人身上的一個小故事——《孫中山破陋習》。
同學們,把右手食指伸出來跟老師書空,一起補充課題:破陋習。(邊寫邊講解:①“破”字是左右結(jié)構(gòu),它的左邊窄右邊寬。想象“石頭會蹭破皮”可幫助我們記憶。②“陋”字也是左窄右寬,小心它的豎折不能少。③“習”的折腳要稍微向左伸,這樣寫起來才會漂亮)
4.齊讀課題。
5.看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
學生提出疑問。
教師多媒體預設(shè):(1)什么是“陋習”?(2)孫中山要破的是什么陋習?(3)孫中山為什么要破陋習?
【設(shè)計意圖:《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對學生精神世界的影響是廣泛而深刻的?!睂O中山是中國的歷史偉人,他留給后人的不只是開創(chuàng)了中國的新紀元,他的思想和精神同樣成為激勵后來者無畏進取的動力。由于在課文學習前,學生對孫中山的認識不多。因此,在此板塊中充實了孫中山的生平介紹,旨在用其豐富的人生內(nèi)涵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同時學生對孫中山也從了解到心生仰慕,產(chǎn)生迫切解讀文本的內(nèi)心需要?!?/p>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其實呀,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在課文里,讓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去找。在找之前,先來看本節(jié)課的活動導學單一。來,請你做回小老師,宣布一下學習任務。(出示,學生讀)
導學單一:
(1)讀課文——讀準生字,讀通課文。
(2)理解詞語——試著運用查“無字詞典”的方法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2.小組合作學習。(小組長組織學習,組員個個參與)
3.從剛才的表現(xiàn)看,老師知道大家學得非常認真。下面這些詞語可以展示你們的學習成果。
(1)多媒體出示標注拼音的詞語(生字用紅色標注):
孫中山挑柴痛苦心疼受罪祖宗既然應該總統(tǒng)廢除空閑辛亥革命
(2)指名讀。
(3)分角色讀。(第一行男生領(lǐng)讀,女生跟讀;第二行女生領(lǐng)讀,男生跟讀。再讀時,男女角色轉(zhuǎn)換)
(4)在這些詞語中,標注了紅色的是課文中的生字。跳到田字格里,我們會看得更清楚。(教師利用多媒體演示詞語在田字格里的書寫要領(lǐng))
4.交流與合作。
(1)“我”讀懂了哪些詞語?(同桌間互相檢查)
(2)在這些詞語的讀音上,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3)字形書寫時,我們需要掌握哪些要領(lǐng)?
(4)齊讀詞語一遍后,去掉拼音,再齊讀兩遍。
5.評價。
做一個學習的有心人,你就會發(fā)現(xiàn)更多,收獲更多。
6.鞏固:學生詞語描紅,教師巡視。
7.詞語們陪我們玩得太久了,現(xiàn)在我們將它們送回課文中,采用挑戰(zhàn)讀的方式讀一讀課文。誰愿意做第一個吃葡萄的人?(學生讀,教師鼓勵)
讀中教師相機評價:書讀熟練了,文章的意思你就能自然而然弄明白,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所以,我們要養(yǎng)成好讀書的習慣。
【設(shè)計意圖:閱讀的重點在讀,而能讀則是樂讀的前提。為激發(fā)學生讀的興趣,幫助學生掃清閱讀障礙是關(guān)鍵。本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對文中詞語的解析理解,不僅幫助學生初步感知了課文內(nèi)容,也為接下來的自主讀懂課文夯實了基礎(chǔ)。】
8.學生默讀課文,出示導學單二:
(1)想:孫中山破的是什么陋習?他為什么要破這個陋習?
(2)根據(jù) “纏足”“痛苦”“廢除”“陋習”等詞語的提示,試著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9.板書:纏足。 你見過“纏足”嗎?“纏足”也叫“裹小腳”。
播放纏足動畫,旁白介紹纏足陋習。定格小腳圖片:這就是裹出來的小腳和穿的小鞋??粗鴪D片,比較你自己的腳,有什么想說的嗎?
學生暢所欲言。追問:變形的小腳帶給婦女無盡的痛苦,這樣的習俗好嗎?
10.像“纏足”這樣不合理、不好的習俗,我們稱之為——“陋習”。
11.知道了“纏足”是一種不好的習俗,即課文所說的陋習。我們結(jié)合導學單二提示的詞語,說說課文主要內(nèi)容應該水到渠成了。下面請大家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設(shè)計意圖:“纏足”是舊中國摧殘婦女肉體和心靈的重要陋習之一。文中所涉的內(nèi)容離現(xiàn)代兒童生活已相當遙遠,因此讓學生了解纏足知識十分必要。但抽象講述“纏足”帶給人的痛苦,學生是不能與少年孫中山產(chǎn)生心靈上的共鳴的,更不能感受辛亥革命后孫中山首先廢除此陋習的決心。 “播放纏足動畫,旁白介紹纏足陋習”,正好填補了教材的這一空白,打破了書本世界和學生生活世界的界限。而“纏足”圖片的出示,不只給了學生視覺上的沖擊,也帶給學生心靈上的震撼?;涡∧_與自己正常腳的對比,使他們對“摧殘”一詞有了更深的認識,產(chǎn)生迫切破陋習的心情。】
三、理解第一自然段
1.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出示活動導學單三:
(1)默讀第一自然段,用橫線畫出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2)這是一位()的姐姐。
2.自主默讀后,指名一名學生讀出自己所找的中心句。(多媒體呈現(xiàn)文本第一自然段)用波浪線標注中心句。學生齊讀。
3.這是一位( 能干活潑 )的姐姐,倍受孫中山的喜歡。指導學生用不同符號標注不同的特點。
4.說話得有理有據(jù)。從哪里看出她能干?你能通過朗讀體現(xiàn)出來嗎?活潑又表現(xiàn)在哪里呢?(讀得仔細,理由便更充分)女生來試一試。
姐姐平時如何照顧弟弟的呢?你能想象一下說一說嗎?
5.誰能用上“因為……所以……”說一說孫中山喜歡姐姐的原因。
6.如果你有這樣一位姐姐,你高興嗎?讓你的高興與喜歡融入你的朗讀。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7.就是這樣一位能干活潑的姐姐即將遭受纏足之痛,纏足之后的姐姐會有什么變化呢?孫中山會怎么做?咱們下節(jié)課接著學習。
【設(shè)計意圖:這是一段能體現(xiàn)孫中山姐弟情深的文字。正是這樣一個能干、活潑,深受孫中山喜愛的姐姐,卻在“纏足”后失去了笑臉和歌聲,失去了童真和快樂?!袄p足”前的歡樂與“纏足”后的悲苦鮮明對照,能激起學生對纏足陋習的鄙視,也為更好理解孫中山從小立志破陋習奠定了基礎(chǔ)?!?/p>
(責編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