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
【摘要】目的分析兒童哮喘發(fā)病的相關因素。方法對我院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50例哮喘患兒進行資料分析,選取同期我院進行過健康體檢的患兒50例作為對照組,對發(fā)病的危險因素進行回歸分析。結果過敏性鼻炎、母孕期妊高癥、過敏史、濕疹史、上感次數(shù)、母孕期早孕反應和家族史為高危因素;其余寵物接觸史、工廠、母親化妝品、開花植物、潮濕、家庭收入、被動吸煙、母乳喂養(yǎng)、住房面積、蚊香和煤爐等危險因素。結論兒童哮喘發(fā)病危險因素多樣,家長應盡量避免兒童接觸以上危險因素,以減少哮喘發(fā)病次數(shù)。
【關鍵詞】兒童;哮喘;危險因素;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277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1-0237-01
兒童哮喘是兒科常見的疾病,因其反復發(fā)作,給患兒的身心造成了嚴重的傷害,同時給患兒的家庭和社會造成了一定的負擔[1]。兒童哮喘如若控制不好,則往往遷延不愈[2],因此,探討兒童哮喘發(fā)病的危險因素,對于預防患兒的發(fā)作具有重要臨床意義,本文系統(tǒng)分析了我院住院哮喘患兒的發(fā)病危險因素。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哮喘患兒50例(實驗組),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齡3.5-14歲,平均6.7±2.3歲。選取同期在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健康患兒5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33例,女17例,年齡3.7-15歲,平均6.5±2.5歲。兩組患兒在性別構成,年齡大小等基本資料方面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可以進行比較實驗。
1.2方法將實驗組和對照組患兒按照1:1配對,形成50個匹配組,設計危險因素調查表,內容包括:上感次數(shù)、濕疹史、家族史、過敏性鼻炎、母孕期妊高癥、父母過敏史以及患兒過敏史、母孕期早孕反應、寵物接觸史、工廠、母親化妝品、開花植物、潮濕、家庭收入、被動吸煙、住房面積、煙霧接觸、母乳喂養(yǎng)、蚊香和煤爐等因素,對結果進行危險因素分析。
1.3統(tǒng)計學處理統(tǒng)計數(shù)據以SPSS13.0軟件進行分析,數(shù)據以均值±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調查表內危險因素分析表明,過敏性鼻炎、母孕期妊高癥、過敏史、濕疹史、上感次數(shù)、母孕期早孕反應和家族史為高危因素;其余寵物接觸史、工廠、母親化妝品、開花植物、潮濕、家庭收入、被動吸煙、母乳喂養(yǎng)、住房面積、蚊香和煤爐等危險因素。
3討論
哮喘具有家族聚集傾向,是一種多基因遺傳疾病,在美國,哮喘患兒中約有20%-25%的父母有哮喘,父母一方有哮喘病,則其孩子發(fā)生哮喘的危險性大為增加,如果父母均有哮喘疾病,那么孩子患病的危險性就更大。本研究中約有一半的患兒家族哮喘史,而對照組中有家族史者僅8.27%,差異明顯,為最大限度降低患兒哮喘的發(fā)生率,應提倡優(yōu)生優(yōu)育,避免兩個特異性體質的人結婚,對于有哮喘家族史的患兒應加強監(jiān)護,及早采取措施。
研究表明[4],被動吸煙是兒童哮喘的發(fā)病因素,本次研究中發(fā)現(xiàn)多數(shù)患兒的父母或長輩有吸煙史,這支持了本研究的結果。煙霧可以損傷呼吸道黏膜的上皮細胞,使患兒容易患呼吸道疾病,這樣氣道的反應性增加,導致哮喘反復發(fā)作和加重,所以,無論是家庭還是公共場所,應盡量避免患兒接觸煙霧。
相比對照組,單純母乳喂養(yǎng)的患兒發(fā)生哮喘的比例低,分析可能是因為母乳中有大量的免疫因子,主要為IgA,其可以保護呼吸道粘膜免受微生物的破壞,避免機體暴露于變應原下,從而減少喘息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發(fā)生機率,同時母乳喂養(yǎng)還可以避免因過早接觸牛乳而發(fā)生變態(tài)反應,所以應提倡母乳喂養(yǎng)以降低哮喘的發(fā)病率。
兒童哮喘的發(fā)病或者加重與環(huán)境因素和多基因遺傳密切相關。本文中,兒童發(fā)病的高危因素有7個,包括敏性鼻炎、母孕期妊高癥、過敏史、濕疹史、上感次數(shù)、母孕期早孕反應和家族史,而危險因素有12個,有寵物接觸史、工廠、母親化妝品、開花植物、潮濕、家庭收入、被動吸煙、住房面積、蚊香和煤爐等,由此表明,兒童哮喘發(fā)病危險因素多樣,家長應盡量避免兒童接觸以上危險因素,以期減少哮喘發(fā)病次數(shù)。
參考文獻
[1]Umetsu D T.Hygiene revisited:Miccrobes,apoptosis and TIM-1in the development of asthma[J].Paediatric Respiratory Review,2010,11(1suppl):S3.
[2]安淑華,王艷艷,宋慶,等.兒童哮喘相關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J].臨床兒科雜志,2010,28(5):455-458.
[3]陳宇明,黃東明,肖曉雄,等.皮膚和血清過敏原檢測對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的意義[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0,32(13):1477-1478.
[4]羅茂紅.兒童哮喘危險因素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呼吸分冊,1999,19(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