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淋生
摘要:當今社會形勢復雜多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培養(yǎng)不容忽視,特別是在高職學生中尤為重要。但目前高校在培養(yǎng)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正面臨著較大挑戰(zhàn)。 作為重要陣地之一的高職院校,提出切實可行的講學方案,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培養(yǎng)建設應該得到重視,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指導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滲透到對學生日常服務、管理、指導、咨詢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高度重視實訓、實習教學過程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好的人才。
關鍵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高職學生;價值觀培養(yǎng)
任何社會都有自己的核心價值體系,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國家就要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高職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加強高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挑戰(zhàn),要把培養(yǎng)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務,勇于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加快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一、在新形勢下,高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面臨的主要挑戰(zhàn)
當前我國處于社會轉型的加速期,正是思想大活躍、觀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重要時期,歷史傳統與現代文明、本土文化與西方文明交織在一起,各種矛盾和問題幾乎同時出現,使大學生面臨空前困惑,甚至出現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現象,給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
(一)對外開放的沖擊。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但隨著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各種社會思潮、價值取向和生活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高職學生觀察世界、解讀人生、判斷事物的觀念和方式。尤其是西方敵對勢力通過多種途徑加緊進行思想和文化滲透,大力宣揚資本主義價值觀,極力爭奪青年學生一代。高職學生鑒別能力還不高,抵制能力也較弱,各種反動思想和一些腐朽沒落的生活方式給高職學生的價值觀帶來巨大沖擊。他們一時可能變得茫然,分不清哪些是好哪些是壞,在自我判斷能力缺失、外部引導力度不夠情況下,追求新奇和時髦的大學生,很可能誤入歧途,導致信仰缺失、價值觀扭曲。
(二)市場經濟的影響。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我國社會經濟成分、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學生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和差異性日益明顯。市場經濟發(fā)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時,也出現了諸如貪污腐敗、坑蒙拐騙、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等消極現象和腐朽思想。一些學生開始有些迷茫和困惑,在物質利益的巨大沖擊下,理想信念開始逐步喪失,變得更加功利和自我,誠信意識開始淡薄、社會責任感漸漸缺失、艱苦奮斗精神慢慢淡化、團結協作觀念也越來越差。
(三)信息網絡的挑戰(zhàn)。當前信息技術發(fā)展很快,網絡在方便和豐富學生學習生活、并成為學生獲取信息、了解世界重要途徑的同時,也對學生們的道德標準、價值觀念和政治信仰產生了巨大沖擊。由于互聯網的開放性、參與角色的虛擬性、大學生價值觀的可塑性,許多大學生在網絡上并不能正確地辨別事物的真相,也容易受到他人的欺騙,難以對社會形成正確的認同,易受煸動,易走極端,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不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同時,也不乏有一些反動、色情、迷信、暴力信息充斥互聯網,這些網絡垃圾文化和恐怖文化污染著網絡,危害大學生的心靈,沖擊大學生的道德觀念和價值觀念,造成大學生是非觀念模糊、道德意識下降。
二、努力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的全過程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要根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在要求和特點,積極拓寬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有效途徑。使之貫穿于校園文化建設、精神家園建設、和諧校園建設之中,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鑄魂工程,使廣大學生真學、真懂、真信、真用。
(一)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理論課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主陣地作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榮辱觀,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工作,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全過程,并積極探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新方法,新手段,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創(chuàng)設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教育情境,把理論體系轉化成學生的語言體系,廣泛聯系現實生活中的鮮活事例,把專深的理論通俗化,把抽象的范疇具象化,把無形的理論描述有形化,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使課堂教育實現情感共振、思想共識的良好效果。
(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校園文化活動。通過開展主題鮮明、形式多樣、寓教于樂的校園科技文化藝術體育活動,發(fā)揮校園文化活動熏陶、凝聚、激勵、審美的作用。積極舉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專題講座、學術研討會等第二課堂活動。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采取有效措施推動學習活動常態(tài)化,大力發(fā)揚艱苦奮斗、勞動光榮、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傳統。利用學校深厚的精神文化傳統影響學生,利用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熏陶學生,利用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來帶動學生,利用各種制度規(guī)范來約束學生。加強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個人品德教育,把誠信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校園氛圍。
(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滲透于各個環(huán)節(jié)。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滲透于學生的日常服務、管理、指導、咨詢等各個環(huán)節(jié),扎實開展生活、生存、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擇業(yè)就業(yè)教育,充分挖掘獎、貸、勤、免、補等獎勵資助制度的教育引導功能。
(四)要高度重視實訓、實習教學過程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高職院校的目標是培養(yǎng)高端技能人才,技能訓練課占總學時50%以上,學生到對口企業(yè)頂崗實習不少于一學期。因此,要高度重視實訓、實習教學。
三、結語
高職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培養(yǎng)越發(fā)重要,想要讓高職學生培養(yǎng)出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必須要以正確的、易被接受的方式去教導,使用強制的方法根本就達不到效果,或許還會往反方向的發(fā)展,所以高校中教學方式必須正確,能夠吸引學生去感興趣,發(fā)自內心的去接受才能達到培養(yǎng)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崔青青.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淺論[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
[3]孫英.新形勢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