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翠艷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2-0204-02
音樂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教育對幼兒個性的的發(fā)展,完善心靈的健康成長、智慧的啟迪開發(fā)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大文豪托爾斯泰說;“像其他任何藝術一樣,音樂,可以喚起人們的愿望,使更多的人體驗和分享,沒有一種藝術比音樂更能表現(xiàn)出藝術的真正涵義?!笨蛇z憾的是我們的音樂教育長期忽視了音樂對人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和美的心靈塑造功能,甚至看成可有可無。
為了讓音樂教育充分發(fā)揮其特殊功能,讓學生建立完美的心理結構,提高音樂教育與教學的整體效應。在幼兒音樂教學中以音樂手段為主的全面教學形式,讓音樂滲透到活動中去。孩子們成長了,愛心哺育了,興趣廣泛了,形象思維展開了,創(chuàng)新意識像火花一樣的到處迸發(fā)。下面我淺談一下音樂教育對幼兒發(fā)展的作用。
一、音樂教育是培養(yǎng)愛心的溫床
音樂是感情藝術,審美教育學認為;美育的實質是感情教育。音樂教育特點是以情動人,以美感人,所以,對音樂教學的改進,應從“情”和“美”的視角契入。把著眼點放在對音樂教學的“情感化”和“審美化”的構建上。
1.創(chuàng)設環(huán)境,美化情境
情境是音樂教學“情感化”、“審美化”的前提和基礎。教師依據(jù)音樂審美教育的目標和幼兒的生理、心理特征,自覺的運用審美因素,按照音樂教學的審美規(guī)律精心地創(chuàng)設音樂審美情境,是音樂教學得以成功和優(yōu)化的保證。師生在特定的審美情境中,觸景生情,在感情共振中,獲得美的情感體驗,孩子們的愛心也就油然而生。
我在實施音樂教學中,首先注意了創(chuàng)設了美麗的音樂環(huán)境。一幅小動物交響音樂會的水粉畫占領了整個墻面,孩子模仿著各種動作,真是百看不厭。當播出《動物狂歡曲》樂曲后,小朋友們興高采烈地選擇自己喜愛的小動物頭飾,在歡樂的樂曲聲中,隨著音樂的節(jié)拍,吹、拉、彈、唱翩翩起舞,有了這樣美的情境培養(yǎng)孩子們的團結、友愛、協(xié)作的精神。
2.聆聽音樂,體驗情境
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是通過音響塑造音樂形象的,它對人的心理產生巨大的影響。早晨孩子們進入教室,就聽見清凈優(yōu)雅的音樂。如《托兒所的早晨》給幼兒創(chuàng)設了花園般的音響世界。引導孩子聽懂每段音樂的情趣,如樂曲開頭時,教師親切地朗讀;小鳥叫了!太陽出來了,阿姨開窗了……優(yōu)美的音樂,伴隨著親切地語調,孩子們受到情與美的感染,無不把幼兒園看成自己的家。這樣的情境,也就使孩子們產生了對集體的愛心。
3.學習音樂,表演情境
更為生動的是由教師精心設計的師生參與的藝術實踐,即是讓孩子學習音樂。表演情感,教師有感情的示范十分重要,親切、生動、溫馨,和諧的語調,音樂的激情范奏、歌曲的生動范唱以及帶頭角色表演等,都是“情感化”“審美化”的手段。如剛入園的陳詩文小朋友,剛入園時喜歡閉著眼睛哭,我常把她抱坐在腿上,彈琴組織小朋友歌唱。琴聲使她睜開了眼睛,看著小朋友們有趣的表演,她臉上露出了笑容,感受到幼兒園的溫暖,音樂的魅力,變得愛唱歌了,更愛老師了。音樂給孩子們以愛的教育。孩子們愛音樂,愛生活,愛集體。
二、音樂教育也是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