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雪梅
【摘要】教育的不斷改革轉(zhuǎn)變了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教師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學方法也在不斷的創(chuàng)新,順應時勢的變化。合作學習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能夠充分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在當今教學中采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有一定的必要性,是教學模式不斷發(fā)展的產(chǎn)物,教師要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的完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高中語文 合作學習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2-0044-02
合作在社會中的地位越來越重,一個人無論多么的優(yōu)秀都無法完成一個團隊的工作,也無法獨自對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做出顯而易見的貢獻。人要適應社會必須學會合作,學生也是如此,在學校中就要學會怎樣與同學之間進行合作。合作性學習是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也是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的開始和基礎。合作性學習就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交流,共同解決學習中的難題。學生是合作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一個協(xié)助者,學生將最大限度的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提高自己的學習熱情。
一、高中語文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1.鍛煉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當今社會強調(diào)人與人之間的合作關系,合作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著工作的效率和工作狀態(tài)的好壞,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必須善于和別人合作,并在合作中保持主動性和人格的獨立性。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高中生大多注重自己個性的發(fā)展和個體在競爭中的地位,導致學生合作意識淡薄甚至是毫無合作意識,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很差。語文是一門實際應用性很強的學科,要求學生會運用所學的知識,把課本中的死知識點,靈活的運用在生活中。高中學生要加強和伙伴之間的交流,學會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懂得聽取他人的建議,學會幫助別人。
2.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高中語文教學中采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加強了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班級內(nèi)部形成了民主學習的氛圍,學生之間互相幫助和學習,消除了集體不良競爭的現(xiàn)象。在合作學習的教學中,學生會對自己感興趣的課題進行深入的學習,根據(jù)自己的想象做出大膽的論述,讓自己的潛能得到最大的釋放,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日常的合作與交流中學生會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增強集體的合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二、高中語文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高中語文合作學習僅僅局限于成立合作學習小組的形式,而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沒有充實的內(nèi)容。學生在語文合作學習小組中的表現(xiàn)各不相同,有的學生可以抓住展現(xiàn)自己的機會,主動發(fā)言;有的學生則處于被動狀態(tài),只想著教師提問自己而不是自己積極主動的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課堂的氣氛不如預想中的活躍,每次發(fā)言的都是有數(shù)的幾個學生。合作過程中存在學生投機取巧的現(xiàn)象,自己對學習的內(nèi)容根本沒有進行深入的了解,就依照其他學生的看法,進行一些小小的改動,變?yōu)樽约旱南敕苫爝^關。合作學習的效率不是很理想,有的學生在合作過程中討論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對老師的問題置之不理。
三、高中語文合作學習的方法
1.明確學習目標,加強小組合作學習
高中語文教師在進行學生合作學習分組時一定要考慮到學生興趣愛好、性格、學習能力、學習成績等各方面的差異,小組成員的分配必須要科學合理。教師要明確語文合作學習小組的任務,對小組成員進行分工,使每位學生都能發(fā)揮所長,確保學生任務的完成。制定目標是開展高中語文合作學習活動的前提,教師在進行教學之前一定要給學生制定明確的目標,讓學生找到學習的方向。例如,在高中課本中有一篇課文是《將進酒》,教師和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后,可以制定以下學習目標:找出文章中的通假字;認真朗讀這首古詩,感受詩人當時的心境,并會背誦;了解作者的消息資料,并進行交流補充;了解詩人的其他著作,并說出各自屬于什么風格。
2.傳授合作學習的技巧
高中語文教師的合作學習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教師個人的管理是很難滿足整個學習過程的需求,教師需要在班級中挑選幾個得力的助手。教師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學習助手的競選,采取民主表決的形式,讓合作學習小組成員推選出管理能力強,語言表達清晰,有責任心的學生作為本組的組長,負責完成教師分配的任務。高中語文教師需要與各小組的組長進行交流,讓他們明白自己所擔任的角色,可以處理一些小組內(nèi)部的問題,如,小組成員意見不一致、學習中存在的困難等,把學習合作小組運行的信息及時的反饋給教師,使教師根據(jù)實際情況調(diào)整教學的思路,提高語文合作學習的效率。
3.教師找準自己的位置
傳統(tǒng)教學中的教師往往扮演著專制獨裁的角色,是教學過程的最高指揮者,學生的一舉一動都要受教師的調(diào)配。高中生對事物的認識已趨近于成熟,注重自己的個性,而且自尊心很強,教師的嚴格管理通常會導致學生叛逆心理的產(chǎn)生,甚至會與教師站在對立的角度。在合作性學習的教學中,教師要準確的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師不再是最高指揮者,而是學生學習的協(xié)助者。高中語文教師要和學生進行交流,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和朋友建立密切的朋友關系。合作學習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互動,不僅要求學生之間進行思想觀念的溝通,還要求教師和學生進行知識的傳遞和交流。
合作學習反映了當今社會發(fā)展中的團隊精神,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合作性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打破了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束縛,學生之間合作關系的建立,避免了不良競爭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高中語文合作學習目前只是一個初始階段,需要教育工作者通過教學實踐改進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石義宏.高中語文的合作學習方法初探[J].語數(shù)外學習,2013(8)
[2]周海超.高中語文合作學習初探[J].東北師范大學學報,2010(5)
[3]孫潤芝.合作學習在語文數(shù)學中的應用研究[J].現(xiàn)代閱讀,2011(21)
[4]王奎群.中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方法淺探[J]陜西教育,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