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視唱練耳是音樂專業(yè)的一門基礎課程,是學習音樂的學生進行實踐和操作的基礎。文章基于視唱練耳課程的地位和功能,扼要分析了其與古箏彈奏之間的關系以及在古箏教學中的作用,以充分發(fā)揮視唱練耳提高學生古箏演奏水平的優(yōu)越性。
[關鍵詞]視唱練耳;古箏教學;情感表達
視唱練耳是音樂專業(yè)的基礎學科,與音樂各學科之間都有著密切聯系,亦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對于從事音樂工作的人,無論是聲樂學習還是器樂練習,亦或是音樂創(chuàng)作與交流,視唱練耳都是一塊“敲門磚”,是通往音樂大門的橋梁。古箏是我國最古老的彈弦樂器之一、聲音清脆悅耳,如泉流暢,中國風韻濃厚,但是由于彈奏技法復雜,難度系數大,學起來并不容易,倘若能充分發(fā)揮視唱練耳作用,必定能顯著提高古箏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在古箏演奏上的造詣和水平。
一、視唱練耳課程的地位和功能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音樂創(chuàng)作、表演和欣賞,都離不開聽覺。視唱練耳是一門包含視唱與聽覺分析兩部分的音樂基礎課,也是音樂技能訓練課程之一、它通過視唱和聽覺的訓練達到提高音樂感覺,鍛煉音樂記憶力和聽辨力,發(fā)展內在音樂聽覺,是后天音樂學習中必須掌握的一種方式,關系著學生能否打好音樂基礎以及整體音樂知識結構的形成。
其主要功能: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聽辨、記憶識譜和視唱的能力;初步理解音樂各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掌握音樂表現常規(guī),積累音樂語言;加強對其他學科的橫向聯系,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培養(yǎng)和發(fā)展音樂審美能力;初步掌握視唱練耳的練習技巧。簡單地說,視唱練耳通過培養(yǎng)學生對音高、音色、節(jié)拍、節(jié)奏、調式、調性、力度、速度等元素的訓練,來提高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快速反應能力、實際應變能力和獨立的音樂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夠獨立地視譜、處理和分析所接觸到的一切音樂語言,具備良好的內心音樂聽覺。
二、視唱練耳與古箏彈奏之間的關系
下面將立足于視唱練耳的訓練內容,探討視唱練耳與古箏彈奏間的關系,探索發(fā)現其在古箏教學中的作用。
(一)節(jié)拍節(jié)奏訓練
任何形式的音樂形象在具體表現時都會牽扯到情感投入與運用問題,良好的情感運用是增強音樂表現的生命力、感染力的一種手段。古箏是中國民族的傳統(tǒng)器樂之一、音樂是最為古色古香的,要想真正表現出古箏彈奏的風韻,在表現其客觀節(jié)奏、節(jié)拍和自由處理的節(jié)拍節(jié)奏時,更多的是“走心”,而非“走形”。視唱練耳的節(jié)拍節(jié)奏訓練不僅包括有形訓練,更包括無形的心理節(jié)奏訓練。所以在學生學習古箏彈奏基礎功時,要求學生嚴格按照視唱練耳的節(jié)拍節(jié)奏訓練要求,認真完成每一彈奏曲目,在練習中加以鍛煉無形的心理節(jié)奏,把握古箏彈奏的流暢性、控制力,使音樂作品形象的表現更加鮮活、生動、形象。
(二)音程視唱及聽辨訓練
在古箏彈奏中,相信很多演奏者都是靠肌體記憶機械演奏的,之所以會這樣,主要在于心理節(jié)奏和旋律不連貫,總是不定時中斷,不能有感而發(fā)地去彈奏古箏。所以視唱練耳訓練中,先要選用極具代表性的古箏曲目,然后讓學生熟悉曲目的節(jié)奏、旋律等,達到脫譜視唱的效果。最為重要的是,要求學生做好音程訓練,以便打好旋律、和弦基礎,利于讓學生把握古箏曲目風格。
(三)調式、調性訓練
古箏作為中國最古老的傳統(tǒng)樂器,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積累下了風格眾多的古箏曲目,而決定曲目風格走向的則是調式、調性。了解古箏曲目的調式、調性能讓學生清楚把握曲目風格。所以視唱練中往往要讓學生積累一定數量的調式樂段,熟悉每一調式的旋律,為彈奏技巧的運用打下基礎。
(四)情感表達訓練
在一件音樂作品表現中,情感表達主要依靠旋律中的表情符號、速度變化、強弱關系處理等以及彈奏者的心理旋律。聽不懂旋律、不懂得如何處理與表現旋律的人是彈奏不好古箏曲目的。所以視唱練耳中要加強學生情感表達的訓練,讓學生掌握處理與表現旋律的技巧,這是學生樂器學習中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也是學生提高內在修養(yǎng)、積蓄內在情感的方法。
三、視唱練耳在古箏教學中的作用
從視唱練耳與古箏彈奏之間的關系中不難發(fā)現,視唱練耳在古箏教學中能對學生的節(jié)拍節(jié)奏、音程、調式調性、情感表達等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讓學生掌握扎實的古箏演奏基本功,提高對古箏曲目的把握能力和控制能力,以流暢的情感表達和嫻熟的彈奏技巧塑造古箏曲目的音樂形象,從而提高彈奏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古箏作為一種樂器,學生在學習古箏時主要依靠兩點:一是耳朵對于音樂高低以及長短的敏感性,二是手指的靈活性以及演奏技巧的訓練。在彈奏古箏曲目的過程中,學生之所以能夠流暢地獨立學習新的樂譜、自覺地糾正錯音,靠的正是耳朵對所聽到音的準確判斷。而視唱練耳正可以通過“練耳”提高學生曲目中的音高、音色、節(jié)拍、節(jié)奏、調式、調性、力度、速度等元素的聽辨能力以及處理和應用能力,讓學生古箏彈奏的基本技巧,從而很好地表現曲目的調式調性。
所以說,在古箏教學中運用視唱練耳訓練方法,能顯著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讓學生在系統(tǒng)而周詳的訓練體系中掌握古箏彈奏技巧和情感表達能力,學會用情緒和感覺調動心理活動,保持心理節(jié)奏的流暢性,擺脫掉依靠肌理記憶機械彈奏的弊端,使曲目的情感表達更充實、飽滿。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視唱練耳是樂器學習中一門技術性較強的基礎課,也是學生學習音樂必須掌握的一個工具。在古箏教學中運用視唱練耳訓練方法,能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聽覺水平,培養(yǎng)內在音樂感覺,鍛煉對音樂的辨別和思維能力,為學好古箏打下堅實基礎。視唱練耳是學生打開音樂大門的一把鑰匙,它將學生領進來,發(fā)展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技能,同時亦要學生掌握它、運用它,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作者簡介:莫軍梅(1978-),女,皖西學院藝術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