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軒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是每一位教師面臨的重大課題。英語這門課,單詞多,語法雜,枯燥乏味,時間長了學生容易產生厭煩情緒。那么,怎樣才能克服這些弊端,使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呢?
一、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皮亞杰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興趣?!迸d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學生一旦對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會使興趣迅速轉化為對英語這門學科的無窮鉆研。要培養(yǎng)學生愛好英語的興趣,使學生熱愛英語這門功課,關鍵在于教師。教師只有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氛圍,把課上得生動活潑,才能把教學變成一種永遠引發(fā)學生興趣的向知識領域探索的活動。而能否在開始講授新知識時就使學生產生興趣,往往是影響一節(jié)課教學成效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筆者在講課前比較注重根據不同的教材,采用不同的方法,創(chuàng)設不同的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是說,在英語教學中,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學得主動活潑、寓樂于學。課堂上要輕松愉快地引入新課,如課前幾分鐘讓學生唱一首英文歌或播放一首優(yōu)美動聽的英文樂曲,緩解學生的疲勞;也可以讓學生用英語對話,講故事,創(chuàng)造學習英語的氣氛,振奮學習精神。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運用一些幽默風趣的話語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引起學生共鳴,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二、運用激勵,讓學生愿意學
每個人都有被肯定的需要,尤其是對兒童和青少年來說,表揚比批評更能鼓勵學生把學習搞好。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孩子,只有當你說他好的時候他才會好起來?!毙判谋仁裁炊贾匾孕判哪軌蚴谷说闹橇σ蛩?、力量乃至生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起到積極的自我暗示的作用和巨大的鼓勵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適當運用榜樣式鼓勵、表揚式激勵、信任式激勵等對學生進行激勵,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的進取心。比如:在教學中,對學生回答問題時出現的不同情況,教師的評價語言很關鍵。對學生的評價要以鼓勵為主,要激勵學生的思維,多表揚、多肯定、多啟迪。當學生回答問題有獨特的見解時,教師應該給以鼓勵:“你真肯動腦,有新意!”當學生回答問題不太完整時,教師應幫助他:“不錯,如果你能結合注意到某個方面就更完整了。”當學生答錯時,應友善地說:“沒關系,再想想看。”當學生答不出時,應和藹地說:“不要緊,慢慢想,只要你努力,老師相信你下一次能答對。”這樣,就會使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滿足,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三、讓學生有自我體現的機會
成功的英語教學必須體現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主動參與探討知識的過程,使其“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F代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強調:“教一個人某門學科不是要他把一些結果記下來而是教他參與知識建立起來的過程?!眰鹘y(tǒng)的教學方式是教師講課學生認真聽課,但總有一部分學生處于被動狀態(tài),時間一長,他們很容易失去信心。為了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教師要坦誠地與學生交流教師是怎樣備課的、有哪些手段和技巧,消除學生認為“英語是高不可攀”的錯誤想法。同時告訴學生:“只要有膽量,你們也可以到講臺講課,體驗一下教與學的感受,只要有信心肯定會成功的?!比缡孪劝才藕萌齻€學生擔任教師的角色,一個教單詞,一個教課文內容,一個做課后練習,教學生怎么做、通過什么方式進行講解,最后教師總結歸納。學生嘗到了成功的喜悅,信心大增。全班學生感到這種方式很新奇,都爭先恐后地想嘗試,學習熱情高漲。
教師要把情感貫穿于課堂。在課堂上,要培養(yǎng)良好的師生情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尊重、愛護學生,以和藹的微笑面對學生。語言的本身就含有“情”,英語也不例外,授課教師應以情打動學生。在傳授知識過程中,既要有婉轉悅耳的語言、聲情并茂的表達,又要有滲透著感召力的舉止,要自然地使學生萌發(fā)出敬意而產生對本學科的愉悅情緒,從而使學生主動接受知識。
實踐證明,在這樣的教學方法下,學生積極踴躍地參與學習,感受到了輕松愉快,真正做到變苦學為樂學,激發(fā)了學習興趣,并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了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口頭表達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