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睿
【摘要】片段教學雖是虛擬教學,卻頗具實用性。多方“拜師”,博采眾長,苦練教學基本功,積極創(chuàng)造機會操練,自評與他評相結合,有效的實戰(zhàn)演練才能換來片段教學中的精彩表現。
【關鍵詞】教師 片段教學 演練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3-0040-02
所謂片段教學,是指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教師在沒有學生的情況下,面對同行、評委等,圍繞指定片段內容所展開的虛擬教學,因其具有濃縮性、專業(yè)性、便捷性等特點,且有利于考查處理教材、課堂調控和應變能力等,愈來愈廣泛地受到教育行政、教研部門及學校的關注和運用,成為各地招聘教師、社會各界人士考取教師任職資格證書、教師職稱評審現場考核以及校本教研活動中的常用方式。
一、多方“拜師”。博采眾長
“閉門造車”、“埋頭苦練”難有進步,應虛心求學,博采眾長,如蜜蜂勤采百花方能釀出好蜜。
1.以書為師,增儲備
書是不說話的良師益友。
讀《課標》。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進行片段教學,必須表現新的教學理念。2011年版《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這是對“課改”以來語文教學誤區(qū)和弊端的“撥亂反正”。讀《課標》,把握精神,明確各學段不同的教學要求,注重讀法、寫法、學法等方法指導,努力實踐“用課文教學生學語言、用語言”(崔巒先生語),片段教學才不會回到內容分析型的“老路”上。
讀教材。深入、充分研讀教材,了解教材編寫者的意圖,才能準確解讀,合理、有效地使用文本,使課堂綻放光彩。讀教材切不可“一葉障目,不見森林”,應在通讀《課程標準》的前提下讀教材,最好能通覽小學教材,以了解教材的編排體例及不同學段的教學要求,更好地定位某一篇、某一課的教學。
讀參考書。在演練過程中,可借鑒參考書如教材配套的教師用書。它們匯聚了教材編寫者以及眾多優(yōu)秀教師的智慧,在教材解讀、教學目標、重難點的確立等方面為參加片段教學者(尤其是尚缺教學經驗的應屆畢業(yè)生)提供了很好的輔助。誠然,教師用書只是參考,絕不能以其替代自己解讀教材、訂立教學目標、重難點的過程,否則,自身的教學基本功、教學素養(yǎng)將無法得到提高。除了教師用書,《孫紹振如是解讀作品》、《課文細讀:指向文本秘妙》、《小學語文文本解讀》等相關書籍亦可作為參考。
2.網絡學習,隨處行
身處信息時代,網絡學習已成為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和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的有效途徑。片段教學者要充分發(fā)揮網絡優(yōu)勢,使之“為我所用”??赏ㄟ^瀏覽“老百曉小學語文在線”、“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培訓”等網站廣泛汲取他人解讀教材、設計教學的經驗。
為增強感性認識,欠缺教學經驗的畢業(yè)生可從模仿開始,通過網站觀摩有關教學視頻學習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語言,包括教態(tài)、板書等,盡快填補自身教學經驗的不足。但觀摩、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失卻自己的思考:這位老師為什么這樣處理教材?學生是怎樣學習的?怎樣“從不會到會,從不懂到懂”?……切不可生搬硬套、東施效顰。
3.以人為師,補己短
“三人行,必有我?guī)??!币撔南蛩藢W習,不斷彌補自身的不足,提高自己的水平。師范院校學生可向授課教師請教如何解讀教材,如何備課,如何進行片段教學……在老師指導下擬定有效的實戰(zhàn)演練計劃,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演練。有條件者可拜訪優(yōu)秀的一線教師,走進課堂,感受真實的課堂狀態(tài);或請人出題,模擬現場進行教學設計與片段教學,再請其點評指導。“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庇腥酥更c,能更快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能。
參與者也可組成片段教學演練小組,或進行不同課題的演練,或“同課異構”,展開互聽互評,在合作、互助中共同提高片段教學技能。遇有地區(qū)或學校舉辦教學“觀摩節(jié)”、“開放日”、“片段教學比賽”等活動,應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參加,從中汲取經驗。
二、刻苦練“功”。提升素質
平時苦練教學基本功,在片段教學中就能展示教者的基本素質:可用板書來表現書法功力,也可來一幅簡筆畫體現繪畫技能;可唱唱演演為教學增色,也可通過范讀展現朗讀水平:可廣征博引顯示知識面,也可用自然的教態(tài)、飽滿的精神、洋溢的激情感染評委,獲得好評。關于解讀教材、撰寫教學設計等基本功專文講述,在此僅述語言與板書。
1.練好嘴上功夫——語言
片段教學要運用課堂教學語言,像真實課堂上那樣有聲有色,富有感染力,前后連貫,過渡流暢;把臺下評委當作學生,有問有講,有讀有說,用自己的語言變化讓聽者如在課堂。片段教學的教學情境很大程度上通過評價體現。評價語言非常重要,在演練時應有針對性地予以加強。一味用“很好”、“你真棒”等評價語言顯得單調、重復,缺乏針對性。根據備課時的預設,可通過模擬學生回答的形式予以重復,然后進行評價,突出教學重點;也可通過評價語言進行學習方法的點撥引導。
教師語言表達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效果及教育質量?!白詈玫慕處煈亲顣\用語言的人。”演練中要提高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可通過多聽、多說、多讀、多寫等方式,在觀看優(yōu)質課錄像中學習,在收聽新聞時學習,在與人交往中學習、提高。
2.練好手上功夫——板書
工整、漂亮的板書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寫好粉筆字,是教師的專業(yè)基本功。
練習粉筆字,可選擇適合自己書寫特點的鋼筆字帖作為參考范本進行臨寫。依漢字構成規(guī)律,可從橫、豎、撇、捺等基本筆畫練起。掌握基本筆畫后練寫字,可精選左右結構、上下結構、獨體字、半包圍、全包圍結構的字各1至2個,反復練習,舉一反三,事半功倍。
寫速快慢、用力輕重決定點、畫的大小和粗細,因此要利用指力、腕力書寫,保持寫速穩(wěn)定、適當用力。書寫過程中要適時轉動粉筆,使筆頭保持圓弧狀,力求“露鋒”,使書寫線條均勻流暢。書寫的筆畫筆順要正確、規(guī)范,切忌“龍飛鳳舞”,雜亂無章,更切忌寫錯別字。
三、模擬考場。反復演練
一位在片段教學競賽中贏得最高獎的教師在分享經驗時說道:“要做到平時如戰(zhàn)時,才能做到戰(zhàn)時如平時?!钡拇_,平時就應積極為自己創(chuàng)造、尋找機會,模擬考場,在實戰(zhàn)演練中促提高。
1.了解考試流程和要求
“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比羰菂⒓悠谓虒W面試,應試前須對具體流程和要求進行深入細致的了解。譬如:有些地區(qū)對教學設計要進行評分,就必須按規(guī)范格式清楚地書寫:有些地區(qū)對教學設計不做要求,備課時就無須在格式、形式上多耗時間:有些地區(qū)的片段教學劃定了具體教學內容,有些地區(qū)則只提供指定教材,具體教學內容由應試者自選:有些地區(qū)在片段教學之后還有現場答問環(huán)節(jié),有些地區(qū)則沒有……流程與要求不同,所要做的準備工作自然也不同。
2.有條不紊進行演練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睉霸缃Y合自身具體情況擬定有針對性的演練計劃。口語、粉筆字、撰寫教學設計等基本功的訓練既要分散、隨時演練,也要結合片段教學的演練進行。薄弱項目應作為重點,多花單位時間強化。在實戰(zhàn)演練過程中,還可根據演練的實際情況調整計劃。
以語文學科為例。教材中的課文數量可謂多矣,有限的時間內不可能對每一課“平均用力”,全部演練。在通讀教材的基礎上,可選擇不同年級、不同類型的若干課文如寫人、寫景、童話類文章分別進行演練。
演練的時間、形式應嚴格按照實際要求進行,如,備課的時間通常為1小時。在這1小時內,要閱讀文本,處理教材,確立目標、重難點,并寫出教學預案。時間緊迫,速度必須加快。在完成設計后即進行15分鐘的片段教學。演練中可借助鐘表計時,增強時間觀念,訓練自己把握時間的能力,盡量做到不超時、不過早結束。備課時可適當多設計一些內容,以便進行有機調整:若時間不足,應巧妙、及時進行小結并結束教學:若時間富余,則適當增補一些延伸、機動的內容以充實片段教學。
3.自糾與他評相結合
實戰(zhàn)演練切忌“閉門造車”,到頭來可能是“原地踏步”,甚至“退步”卻不自知。應以開放的心態(tài),勇于向教師或同學、同行展示并聽取意見,同時加強自我反思環(huán)節(jié),以促使自己不斷提高。
為自己錄音、錄像不失為一個可行的好辦法,尤以錄像為佳。攝錄自己的片段教學過程并回放,對照片段教學的要點給自己“打分”:教態(tài)如何?語言表達是否清晰、準確、流暢?是否有口頭禪?板書是否工整美觀?教學目標是否落實?……在此過程中往往能發(fā)現許多細節(jié),大到一個知識點,小至一句話、一次點撥、一個停頓、一個手勢……如,有人習慣于自始至終雙手撐著講臺,雙眼直視桌上稿紙,語調低沉,毫無互動感、現場感;有人活動范圍過大,在教室內頻繁走動……殊不知,看似平常、簡單的細節(jié)決定著成敗,不佳的體態(tài)語造成的危害有時甚至是“毀滅性”的!片段教學中,目光應投向臺下的評委,將其視作課堂上的學生;活動范圍不宜過大,可在講臺附近自然地走動:片段教學中應強化手勢的運用,如虛擬多媒體輔助教學時,手勢指向黑板的一側:“請看大屏幕!”模擬學生個別發(fā)言時,手勢指向假設的所在位置,并投以鼓勵的目光,亦可用表示處所的詞語,如“坐在后面的那位女同學”給人以現場感。
總之,不要害怕暴露缺點,更不要回避自己的不足之處,自糾與他評相結合,就是為了不斷完善自我?!芭_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庇行У膶崙?zhàn)演練才能換來片段教學中的精彩表現,切實提高教育教學綜合技能。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張身貴.語文課堂中教師讀、注、寫的示范——聽于永正老師《高爾基和他的兒子》一課有感.教學月刊小學版[J],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