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睿文
摘 要:“二維短片制作實訓”課程正是對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檢驗,因為動畫短片的成果能夠最直接、最清楚地展現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對職業(yè)技能的把握。因此在“二維短片制作實訓”課程教學中,要及時發(fā)現學生的問題,針對學生和崗位的特點,鞏固專業(yè)知識,加強專業(yè)技能,為今后更好地進入工作崗位而做準備。
關鍵詞:二維 短片 制作 實訓課程 教學 問題
“二維短片制作實訓”課程是高職類學校影視動畫專業(yè)大三的一門重要課程,這門課程的前修課程有“動畫劇本與分鏡創(chuàng)作”、 “動畫角色設計”、“動畫場景設計”、“漫畫繪制實訓”、“影視動畫視聽語言”、“動畫運動規(guī)律”、“Flash動畫制作”等,所以在課程體系中《二維短片制作實訓》這門課程是對前面課程的一個查漏補缺、總結回顧再綜合學習的過程。
作為高職教育要具有職業(yè)和崗位的特點,要培養(yǎng)合格的影視動畫人才就要對學生進行檢驗和評定。二維短片制作實訓課程正是對學生綜合實踐性的檢驗,因為動畫短片的成果能夠最直接、最清楚地展現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對職業(yè)技能的把握。在課程中發(fā)現學生的問題,針對學生和崗位的特點,鞏固專業(yè)知識,加強專業(yè)技能,為今后更好地進入工作崗位而做準備。
二維動畫短片的制作工作量大,分工繁瑣,流程繁多(如圖1)?,F在flash動畫在畫完腳本之后,導入軟件,工作人員按照腳本在電腦上完成動畫的中期制作。所以制作動畫短片如果選擇獨立制作,學生往往會感到很吃力,再加上學生制作動畫的經驗不足,所以在學校里,動畫短片創(chuàng)作一般采用合作的方式來實現。而且動畫公司在招聘員工時也是需要專項較強的人員。所以從學生和今后崗位的需要角度考慮,“二維短片制作實訓”的教學就要以合作的方式來實現,動畫短片創(chuàng)作的合作方式多種多樣,在合作的過程中會出現許多問題,這些都非常值得探討和總結。
一、二維短片制作實訓課程中合作的主要方式
(一)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
現在很多美術學院和工藝設計學院采用了“學生工作室”、“學生興趣小組”這一類的理念,其實也是將公司的制作模式引入到動畫短片制作中來,很多歐美三維動畫工作室和日本的二維動畫工作室創(chuàng)作了很多經典動畫。在教學過程中按照學生的特點有序地分成若干小組,學生根據自己所長完成本組的崗位分工,這樣有利于學生的專才培養(yǎng),以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二)學校與企業(yè)合作
這種合作方式在高職類學校里比較常見,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更直觀地學習了解到企業(yè)中動畫的制作方法和制作流程,將企業(yè)的崗位需求變成學校的課程內容,學校模擬企業(yè)工作環(huán)境,讓學生在真實的公司項目中學習制作,能夠更加明確動畫公司崗位的分工和職責,和企業(yè)的標準,學生在學習和模擬實習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和就業(yè)技能,如此待到畢業(yè)之時,學生就業(yè)選擇會更加明確擇業(yè)方向,輕松上崗。公司也有了挑選人才的重要依據,這種將學校理論課程和企業(yè)實踐經驗互補的辦法能夠明顯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學生專業(yè)素質(如圖2)。
二、二維短片制作實訓課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
解決方案
(一)學生分工分組的不合理
“二維短片制作實訓”課程只有短短3周時間,這就要求學生必須要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完成短片,分組要求小組成員各盡其職,各盡所長。但是學生在分組時,往往根據相熟程度來挑選成員,很少考慮各自的特長以及專業(yè)特色,導致在分組時組員人數過多,工作量不平均,或是組員人數過少,整組不能完成短片制作。
這時,作為指導老師,要擔負起每組制片人的職務,負責組織和管理每組人員,在人員分配上不能完全放任學生自由組合,而是鼓勵學生從藝術、技術層面以及組員特長層面進行分組。另外小組人員不宜過多,以3-4人為一組,人員過少不能在有效的時間內完成短片,人員過多會造成組員間的互相依賴,出現能者太多勞,弱者完全不做的情況。
(二)學生工作時間規(guī)劃的不合理
進入“二維短片制作實訓”是學生們初次獨立投入動畫短片的制作,學生對于短片前中后期的認識都來源于前面課程的知識,雖然對制作流程有所了解,但還處于紙上談兵的階段,對于具體實施以及時間的規(guī)劃都缺乏經驗。學生們往往會在前期的故事腳本、角色場景設計上耗費很多不需要的時間,這就導致中期真正制作動畫的時間被大大壓縮,從而動作畫不到位、去掉鏡頭數量、刪減情節(jié)等情況就出現了,到后期就草草地把鏡頭拼接在一起,直接找段音樂輸出成片。以上這些制作情況正是導致短片最終效果不好,或是故事講不清楚的直接原因。這種情況更易出現在男生小組上,他們第一次獨立制作短片總是野心十足,要制作一部大制作的史詩動畫,但在短短的課程時間里是難以實現的,到最后總會交上一份四不像的動畫作品。
學生有時候認為規(guī)劃時間計劃表是件不必要的事情,但是老師要讓學生意識到計劃表的重要性,避免虎頭蛇尾,最后倦怠拖延的情況。在短片制作中,通常耗費時間最多的就是中期制作階段,所以老師需要要求學生改變以往一做短片就開始編故事,繪制人物的制作模式。首先讓學生預估自身中期制作的熟練程度,然后以此合理編寫故事腳本以及恰當設計角色造型、場景。一旦時間計劃表制定好之后,老師就要鼓勵學生嚴格按照計劃表執(zhí)行工作任務,并在表上注明完成的進度情況,按時完成的小組予以獎勵,未能按計劃表完成的小組,共同找出導致延期的原因,老師幫助解決其技術難題并督促其完成。這樣做的好處是學生能夠按照計劃表步步完成短片預期,同時在獎勵機制中避免學生制作的倦怠情緒,按時完成短片制作。
(三)學生制作經驗的缺乏
在前期階段學生熱情度很高,將劇本、分鏡腳本大致構思好,就開始投入制作。這直接導致中期的制作頻頻出現問題,比如劇本出現漏洞,分鏡腳本不符合邏輯,讓觀眾不知所云。因此學生必須在中期和后期進行大幅度的修改,這無疑是在打消學生的積極性,同時造成了不必要的重復勞動,浪費寶貴時間,導致工作效率降低,最終短片草草收尾變成一個效果較差的作品,甚至有些作品中途因此夭折不能完成。即使能夠在前期將設計規(guī)劃好,到了中期依舊會遇到新的問題,學生實際的動手能力和預期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面對學生經驗缺乏的問題,老師要加強審核和指導的力度。首先在短片的前期階段,老師要根據學生自身的制作水平幫助他們確立合適的選題,專業(yè)較差的同學可以適當降低短片的制作難度,以確保每組都能夠完成作品。在中期的制作中,學生自由掌控的時間比較多,往往不會主動找老師尋求幫助,只是“埋頭苦干”,遇到問題也是小組內部商量解決,于是會在中期制作中犯錯,走很多彎路。這時老師應該加強檢查和指導工作,時時關注學生的制作進度,及時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定期集中學生,互相點評各組各階段的作業(yè),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提出自己遇到的問題,看看其他小組同學是否也出現了同樣的問題,或是看看其他小組是如何解決問題的。由此形成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共同解決問題的學習氛圍。在共同頻繁的監(jiān)督和細心的指導下,相信學生的作品質量能夠得到很大的提升。
三、對于“二維短片制作實訓”課程的展望
(一)二維短片數量增多、形式多元、質量提高
動畫短片制作是高校每位動畫專業(yè)的學生必須經歷的重要課程,各個高校對動畫專業(yè)也足夠的重視,保證專業(yè)硬件設施的提供,每年也出現了越來越優(yōu)秀的動畫作品,作品的形式也逐漸豐富,不僅僅局限在普通的傳統二維動畫,這樣高校出品的動畫短片也為整個動畫產業(yè)提供了新鮮的創(chuàng)意形式。
(二)二維短片制作實訓合作的多元化發(fā)展
校企合作。隨著高校對學生實踐性創(chuàng)作的越發(fā)重視,學生也希望畢業(yè)后能夠更快地適應社會上的工作崗位。校企合作的現象也越來越多,通過這種合作方式,學生真正加入到企業(yè)短片制作的項目中去,他們更加熟悉動畫公司的制作流程、崗位需要、職業(yè)規(guī)范和素養(yǎng)等,畢業(yè)時能夠明確自己的就業(yè)方向,更快找到自己的工作,在崗位中也更快進入工作狀態(tài)(如圖3)。同時在企業(yè)短片制作的項目中,學生加強了自身的實踐能力和就業(yè)技能,也為社會輸送了有用的動畫人才。
跨學科合作。在這個新媒體的大時代,電影、動畫、游戲、廣告、網頁、媒體交互等藝術形式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二維動畫短片也不再是以前的傳統手繪動畫了,老師可以帶領學生與其他專業(yè)的學生進行跨專業(yè)合作。在這種合作模式下,各學科的老師、學生可以互相交流將學科的長處融合在一起制作形式更加新穎,質量更加優(yōu)質的作品。
作者單位:
江蘇城市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