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
摘要: 隨著現(xiàn)代社會對技術型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中職教育的重要地位也越來越凸顯。而作為學校、社會、學生之間的“紐帶”,班主任對學生的教育管理尤為重要。如何做好中職學生的班主任?了解學生是第一步。充滿信任、把握時機、注意隱蔽、善于觀察是我們必須要做到的。
關鍵詞:中職班主任 工作藝術 了解學生
如果要盡可能地去教育一個人,就首先要先盡可能地去了解一個人。對一個人教育所取得的成效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對一個人的了解程度。中職生與普通高中學生是一個不同的群體。這個群體的特殊性不僅僅是一般人眼中所看到的學習成績差、紀律性不強等,而關鍵的問題是心理不穩(wěn)定、不平衡的問題。具體表現(xiàn)為:第一,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第二,自卑感和逆反心理比較強;第三,興趣廣泛,但不重視學習;第四,表現(xiàn)欲強,但又自閉。如何真正地了解學生,這是一個常談常新的話題,不同的時期、不同的教育者針對不同的教育對象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如通過讓學生寫日記、周記、談話等。筆者認為:不論采用什么樣的方式,但有幾個方面必須是共同的。
一、充滿愛心和信任
要想了解研究學生,首先就要熱愛學生、信任學生,這也是教師必須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從學生的心理需要上講,愛和信任是他們渴望得到的東西。進入各類職業(yè)學校的學生在這方面表現(xiàn)得尤其突出。這些同學由于各方面的不足在初中時期受到很大的歧視,他們更需要老師的愛、信任,渴望在充滿愛心和信任的環(huán)境中成長。如果班主任能夠以發(fā)自內心的愛心和信任對待學生,他們會重新鼓起勇氣,樹立自信,有一種找到適合自己成長環(huán)境的喜悅,會把你當作是知心朋友,有什么心事就會向你訴說,讓你幫他出主意,想辦法,你也會從中了解他們的性格特點以及日常學習,生活中的興趣,愛好等,從而尋找出最佳的教育方案。但是,這種心理上的相融僅僅是一個良好的開局,要真正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二、要把握時機
從心理學的角度去分析,每個人都要有權利隱瞞自己的思想。對于不同的對象透露出不同的信息;有時對于同一對象在不同的情景下透露出不同的信息。學生對于老師透露的信息也是一樣。正如前文所說,即使老師和學生做到了最大程度上的心理相融,不一定學生在任何情景下都要對老師說出真心話,有時也有謊言,那怕是善意的謊言也罷。營造適當?shù)姆諊?,以消除學生的緊張拘束感,使學生無所顧忌的傾吐真實的心理活動,這樣,再進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才能有的放矢地對他們進行教育。筆者認為在下列情景下最好不要去了解學生。一是在學生剛剛出現(xiàn)錯誤時,在這個時段,學生的心理處于極度矛盾期、反思期。他也許在為自己的行為后悔,也許正在準備各種理由為自己的行為解脫,也許……不管如何,在這個時候去了解學生是不適宜的(當然,這里不排除對比較重大事件的阻止)。要是在這個時段去與學生接觸,一定不會有好的效果。相反,如果去冷處理效果會更好。二是在人多的場合,這樣會讓學生心理產(chǎn)生一種壓迫感,也不利于與學生進行溝通。
三、注意隱蔽
班主任的工作對象是有思想、有自尊心的學生。學生有一些不良的思想傾向和行為往往具有隱蔽性。如果說老師在與學生為某事接觸前學生早明白老師意圖,這時他的戒備心理有意無意的會產(chǎn)生,這是一種很正常的心態(tài),與學生的品行關系不大。我們在學生教育管理上往往會聽到、看到這樣一些場景:老師開門見山,直奔主題,有點像公安突審嫌疑人。如果這樣做了,這只能叫調查問題,而不是了解學生。如何做呢?這就要求老師要巧妙設置情景,讓學生感覺不到老師真正的意圖,“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孫子·計篇》。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掌握學生真實的內心世界,為我們教育學生積累有價值的素材;同時,當學生后來識破了老師“陰謀”的時候,他們會被你的用苦良心所感動,被你的才華所折服,對你的教誨更認可,教育的效果更好。
四、善于觀察
“眼勤”對于一個班主任來說是不可少的工作環(huán)節(jié)。行為表現(xiàn)是一個人的素質和潛能的外顯,關注學生的行為,善于從恰當?shù)耐緩饺ビ^察,既體現(xiàn)了“以生為本”的理念,也是教師職業(yè)與專業(yè)發(fā)展的基本要求。只要這樣,才能掌握更多資料,并在此基礎上采取靈活有效的教育方針。觀察學生應注意下列幾個方面:一是以多種形式收集信息,形成綜合性分析。由于學生行為表現(xiàn)的復雜性和教師自身因素的影響,要對學生行為表現(xiàn)的信息作出全面正確的歸因,僅靠教師本人和課堂中的單一信息很難達到全面和客觀。因此,教師應該在課堂觀察的基礎上,通過多渠道了解學生行為,在此基礎上形成綜合性分析。二是注重觀察的連續(xù)性。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教師不可能在一段時間內就能完全了解一個學生,必須要注意觀察的連續(xù)性,逐步了解學生、尋求教育的最有效途徑。三是注意挖掘正能量。英國心理學家理查德德·懷斯曼的專著《正能量》,其中將人體比作一個能量場,通過激發(fā)內在潛能,可以使人表現(xiàn)出一個新的自我,從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滿活力。“即使在最丑的孩子身上,也有新鮮的東西。”——羅曼·羅蘭。我們在實際班主任工作中有一種極其錯誤的現(xiàn)象:一些班主任把收集學生的錯誤當作是自己工作的功勞;在教育學生時能點出錯誤越多,證明自己越是有說服力;在人最多的場合指出學生最多的錯誤越有成就。這其中的得失其實大家都明白,沒有必要再去理論,但我們在實施這個道理的過程中毀過孩子嗎?中職生在中學早已受夠了這一教育方式的苦頭!
總之,對于中職學生來說,他們對生活充滿好奇,也渴望自己的才干得到同學們的認可,渴望自己獲得成功。作為一名中職班主任,工作是平凡而瑣碎的,了解學生是我們班主任工作的第一步,這一步走穩(wěn)當了,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