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克明
小學語文新課標提出“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睂W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課堂教學必須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guān)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摒棄“一言堂”、“滿堂灌”等舊的教學模式,不斷創(chuàng)新課堂學習形式,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變課堂教學為師生互動、相互交流的快樂天地。
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強調(diào)了“動”在學習過程中不可小視。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我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倡導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讓語文課堂“動”起來,這是落實高效教學、轉(zhuǎn)變學生學習方式的主要渠道。新課改理念要求教師角色轉(zhuǎn)變、教學行為轉(zhuǎn)變,首先就要使我們的課堂教學積極探索、有所創(chuàng)新。我的課堂“動“起來,我的學生樂起來,改變了舊的學習方式,學生的學習更為主動、輕松、活躍、有效。只有課堂“動”起來,才能把課改精神落到實處,使高效教學立竿見影,收到實效。
一、突出主體——讓學生的學習變被動為主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必須根據(jù) 學生 的身心發(fā)展和 語文 學習的特點,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讓我的課堂“動”起來,就是要轉(zhuǎn)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自主學習最關(guān)鍵的是讓學生真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quán),使他們的學習變被動為主動。在實踐中我體會到,無論是學習方式、學習手段、學習行為都可以體現(xiàn)自主學習。我在課堂上時時、處處注意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主性。
布魯姆說“如果每個學生都有足夠的學習時間,并接受合適的教育的話,那么,他們中的絕大多數(shù)就能掌握學習內(nèi)容,達到預定的目標。”這就告訴我們課堂上要充分把時間還給學生,給學生自主活動的時間和機會。課堂上,我盡量多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動腦、動口、動手、釋疑解難的機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索、獨立思考,解決實際問題,從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閱讀教學中 ,我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特點,適時讓學生在書中找一找人物的對話,圈一圈課文中表示顏色、動作的詞,讓學生互相交流喜歡文中的哪個人物,學著文中的人物演一演,做一做,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氣氛活躍有趣。
在識字教學中,我根據(jù)每篇課文都有一些難以掌握的生字這一特點,讓學生自己選擇1、2個最難的字,課前在家做成“難字卡”,學生興趣盎然,積極動手,發(fā)揮各自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做出的難字卡豐富多樣。有“圖解字”“物配字”“字比字”等等。上課時大家互相交流,個個爭當小老師,在活動中、游戲中自然突破了難認字,學習主動性得以充分體現(xiàn)。
二、體現(xiàn)合作——讓學生的學習既個動又互動
讓我的課堂“動”起來,僅僅依靠學生“個動”是不夠的,《語文課程標準》提倡的是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學生是最寶貴的學習資源和教學資源,班級授課制為教學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因此,學生學習的互動與合作、交流與溝通尤為重要。
1、合作學習要有的放矢
一節(jié)課的教學,合作學習次數(shù)不宜過多。教師要事先考慮,哪些學習內(nèi)容只需“個動”,哪些學習內(nèi)容必須互動。例如在課上,有的學生讀一段話,總是讀不好應有的語氣,我順勢指出“這段話真難讀啊,來,你們各自讀幾遍,然后四人一小組互相讀著聽聽,誰讀得好就向誰學?!背浞终{(diào)動了學生互動學習的積極性。
2、合作學習要成為學生的主動需求
我的課堂“動”起來,絕不是把合作學習當作形式、擺擺樣子,與其如此不如不“動”。我經(jīng)常訓練學生在一些重點內(nèi)容和關(guān)鍵問題上進行合作交流,摒棄“要我合作”的約束,形成“我要合作”的欲望。在學生自讀自思、自認自寫的后一時段,自覺地進行同坐或四人的交流與溝通。
一個好的教師并不是演講者,而應當是激勵者、指導者、輔導者。在課堂上,我給學生充分的自由度,為學生提供自主參與的條件,給予一定的開放時空。我常常讓學生自己活動:當小老師、當小記者、做小導游等,這樣既有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個人活動,也有體現(xiàn)合作精神的小組活動。正是自己的獨立思考或與他人的互動交往,把學習的樂趣還給了學生,既調(diào)動了學習的主動性,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團結(jié)合作精神,使合作學習成為學生的主動需求。
3、合作學習的方式要靈活多樣
合作學習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促進學生的情感發(fā)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合作學習的方式要靈活多樣。我在課堂上,讓學生在小組中分角色朗讀課文、扮演角色,在理解課文的基礎(chǔ)上充分地讀、美美地讀,讀出感情、讀出語氣,充分展示自己,獲得成功的喜悅。在學習生字時,學生可以在小組說出自己識記生字的方法,互相補充,培養(yǎng)他們認真聽別人說話的能力 。
三、鼓勵探究——讓學生的學習由促動到能動
探究學習是自主學習的一種特殊形式,是高層次的自主學習。我的課堂“動”起來,在低年級課堂上嘗試進行探究學習,只要符合兒童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就應當去做。在教學《藍色的樹葉》一文時,我提出一個探究性問題:“你喜歡課文中的李麗和林園園嗎?為什么?”結(jié)果學生探究的答案出人意料:林園園也有值得我喜歡的地方,她“臉紅了”說明她知錯認錯,還是個好孩子;李麗也有讓我不喜歡的地方,她不該粗心大意忘了帶綠鉛筆。在學完《小馬過河》一課后,我針對課文里“光聽別人說,自己不腦筋,不去試試是不行的?!币痪渥寣W生討論“聽別人說對不對?怎樣做才對?”經(jīng)過討論,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認識到:聽別人說還是對的,聽別人說以后要自己動腦筋,親自試一試。
四、延伸拓展—— 開展靈活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
讓學生學好語文、用好語文,提高他們綜合性語文能力,就應該讓語文課堂“動”起來,就應該把課堂學習向課堂外延伸,開展靈活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我常常用豐富、生動的語文實踐活動拓展孩子的學習,開啟孩子的心靈。如自辦手抄報、召開故事會、到超市去識字學詞記名稱、上街搜集錯別字、尋找春天的足跡、數(shù)數(shù)家鄉(xiāng)的變化等等,孩子們用手畫、用眼看、動手寫、動腦想,語文課堂“動”起來,學生個個樂起來,孩子們都說,這樣學習語文真是太有趣了!
我的課堂我給力,讓語文課堂“動”起來,讓學生主動學、互動幫,能動導、活動練,是我嘗試課堂教學改革,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進行高效教學的一點嘗試?!叭舴且环畯毓?,哪得梅花撲鼻香”,打破定勢,追求高效,積極進行課堂教學改革,讓語文課堂“動”起來,讓每個孩子樂起來,是我不變的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