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逸
摘要:如何培養(yǎng)良好的讀書習慣是中職生養(yǎng)成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F(xiàn)在的中職生閱讀興趣缺乏,閱讀層次低,缺少閱讀能力。要培養(yǎng)其良好讀書習慣,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就要從課堂教學的入手,點燃學生閱讀的激情;以課外閱讀為為平臺,采取多種途徑和方法,提高閱讀成效;以美文欣賞為引導,培養(yǎng)學生進行思考式閱讀;以網(wǎng)絡閱讀的引導性,修煉學生閱讀的情操;以圖書館閱讀為橋梁,提高學生閱讀的質量;以師生交流為契機,進行滲透式閱讀。
關鍵詞:中職生;培養(yǎng);良好;讀書習慣
目前中職生閱讀現(xiàn)狀令人堪憂,最突出的是很難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一是缺少閱讀興趣,通過對我校部分學生調查顯示,有三分之二的同學明確表示不喜歡讀書,有三分之一多的同學對讀書沒有任何感受和想法;二是閱讀層次低,大部分同學對文學作品的了解僅停留在學過的課文上,他們所選的多是雜志,內容側重消遣娛樂類,直接妨礙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三是缺少閱讀能力,現(xiàn)在的學生基本上是玩著游戲,看著電視長大的,他們的思維方式更多地體現(xiàn)為圖像思維模式,他們也希望讀一些經(jīng)典的有內涵的作品,但是讀不懂,在閱讀中不能真正貼近文本,不能真正體會到作品的感染力。
基于這一種閱讀現(xiàn)狀,要提高語文教學的成效,必須對職校生的課外閱讀進行有效的指導,下大功夫培養(yǎng)中職生良好的讀書習慣,成為老師必須突破的瓶頸。下面就如何培養(yǎng)中職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以課堂教學的突破口,激發(fā)學生閱讀的激情
毋庸諱言,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閱讀教學也是如此。如果教師能夠立足于課堂教學,把學生閱讀抓好了,學生的讀書興趣就可逐漸培養(yǎng)起來。課堂閱讀教學應主要體現(xiàn)兩點:一是教好讀書方法,因為好的讀書方法可以讓學生受益匪淺,事半功倍;二是要激發(fā)讀書興趣,因為沒有興趣的讀書是做樣子的。如果學生上課時心不在焉,則會大大降低讀書的質量。因此,我們要指導學生講究方法,有目的地去讀,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二、以課外閱讀為幫手,通過活動鞏固閱讀成效
課堂閱讀只是起引領作用,課外閱讀是課堂閱讀的延續(xù),在課堂上知道了怎么閱讀,激發(fā)了閱讀興趣,課后就要做好有效的延續(xù),引導學生自覺讀書。同時要通過一個行之有效的讀書活動來鞏固閱讀成效。我要求學生每學期要從“五個一”入手:制定好一個讀書計劃;每兩周讀一本好書,而且要做好摘抄;每天有一個小時的讀書時間;.每學期每人編寫一份讀書手抄報;每學期至少寫十篇讀書心得體會。各項措施集中一起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自覺讀書的習慣。
三、以美文欣賞為引導,培養(yǎng)學生進行思考式閱讀
閱讀如果缺少思考,閱讀就成了過場。正如先賢所言,學而不思則罔,而要促進學生積極去閱讀,就要在選文上做文章。課堂上幾分鐘的美文欣賞常常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美文欣賞是由同學找一篇感動了自己的文章或片段,讀給其他同學聽,要自己設計一段開場白和結束語,朗讀完后,全班同學對他的美文欣賞可以從各個角度進行簡要的評析。每個同學一學期一般只能輪到一次,許多同學很珍惜這一次機會,為了更好地展示自己,他們會精心挑選自己喜歡的文章,會對自己的開場白和結束語進行反復的修改,有些同學還會在形式上推陳出新,比如來一個男女聲朗誦,表演一段情景劇等,這些形式上的設計也需要同學們對他們所選的文章讀了又讀,在閱讀中深入思考才行。這樣就培養(yǎng)了學生反復閱讀并在閱讀中思考的習慣。對于坐在下面欣賞的同學來說,既培養(yǎng)了他們聽說的能力,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考能力,使閱讀有了深入的契機,閱讀只有與思考、寫作相結合,才是真正的閱讀。
四、以網(wǎng)絡閱讀的引導性,修煉學生閱讀的情操
當今社會,網(wǎng)絡已深入學生的生活??删W(wǎng)絡傳輸?shù)奈幕扔薪】蹈呱?、催人奮進的先進文化,也有庸化落后、害人頹廢的低俗文化。諸如時尚雜志、休閑報紙、娛樂八卦、言情武打、網(wǎng)絡虛幻小說等在中職生中十分泛濫,直接沖擊著當前的中職生閱讀真正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對青少年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作為語文老師,千萬不能放松對學生進行網(wǎng)絡閱讀的正面引導,時刻提醒學生要閱讀名人名家的作品、健康向上的文章、反映現(xiàn)實的報道,堅決杜絕閱讀低俗文化的不良習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水平,提高學生的閱讀品位。
五、以圖書館閱讀為橋梁,提高學生閱讀的質量
中職學校大都有藏量豐富的圖書,通過圖書館這一橋梁和紐帶。圖書館集中閱讀,閱讀視野寬,涉獵知識多,而且在老師的統(tǒng)一管理下,能集中管理、集中精力、集中時間,能提高閱讀的質量。廣大語文教師應有一顆無私的心,在輔導學生課外閱讀方面多下工夫、多揣摩,常到圖書館為那些需要老師幫助“解惑”的學生及時地進行指導和幫助,使圖書館閱讀真正體現(xiàn)拓寬知識、增進知識、提高知識的作用。
六、以師生交流為契機,進行滲透式閱讀
我作為班主任在與學生交流方面條件待天獨厚。作為班主任,我每天差不多有兩小時左右的時間都是與學生在一起的。每天都要與學生談話,有時是有目的地找同學談心,有時只是與學生隨意聊聊,每星期學校還要求以“學子心語”的方式與班主任進行書面交流,在這種隨意的交流中,對閱讀的指導更有個性化,更能把閱讀指導滲透到學生的生活中。
每個學生的閱讀興趣是不一樣的,在與學生交流中可以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所在,有目的地向同學推薦他們可能感興趣的書目。有的同學在隨意的聊天中,也會主動地跟我討論他們的閱讀心得,歷史、文學、自然各方面的都有,他們并不期望老師對他們的問題都能作出回答,他們只是以這種方式展示他們的閱讀能力和閱讀品位,因此,在這種討論交流中,我總是多贊揚多鼓勵,保護學生的閱讀期望,贊賞他們的閱讀素養(yǎng),培養(yǎng)他們不斷閱讀的熱情。這種交流式的閱讀模式可能最容易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因為這種交流剔除了功利的目的,剩下的只是自己的樂趣和內心真正的閱讀愿望。
最后我想說的是,作為語文老師,不僅要體現(xiàn)教育學生的主導作用,還要體現(xiàn)教師的示范帶頭作用,在讀書上言傳身教、做好典范。教師要把讀書看成吃藥,按時按量讀書。在教學時,通過出口成章的表述、流利順暢的語言、知識豐富的展示,使學生由衷地對老師產生敬意,對讀書產生興趣。當然,老師的影響不是萬能的,書的影響則是廣泛而深遠的。老師能起到一個“師傅引進門”的作用就好了,讀書主要靠學生大量的課外閱讀來豐富學生的知識、陶冶學生的情操。其次,要建立一個監(jiān)督或督促學生讀書的長效機制,定期指導學生開展讀書心得交流,感悟閱讀帶給他們的樂趣。
總之,教學有方,教無定法。在如何培養(yǎng)中職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方面,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無論如何,要體現(xiàn)以生為本,張揚學生個性,不看廣告,要看療效,只有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建立起來,我們才算盡到了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