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
【摘要】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理念是將高職教育的“工學結合”作為人才培養(yǎng)主要切入點,在結合高職教育專業(yè)特色,掌握教學規(guī)律,突出能力培養(yǎng),重視學校實習實訓與實際工作的一致,并拓展將在校學習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方式,利用“項目驅動”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實踐性和開放性,重視對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英語口語好壞是考察學生實際交際能力的重要因素,口語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以項目為載體,結合英語口語與實踐應用的教學規(guī)律,將知識學習轉化成一系列的任務,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主動獲得知識和技能。
【關鍵詞】高職 英語口語 項目驅動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3-0124-01
一、項目驅動學習法的理論基礎
項目驅動法是20世紀80年代德國開始推行的一種“行為引導式的教學形式”。項目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擔任引導者和組織者,以項目為媒介,把職業(yè)能力作為培養(yǎng)主要目標,結合社會背景教學的一種系統(tǒng)化的教學方法。項目教學主要由內容、活動、情境和結果四大要素構成。在項目驅動法教學模式中,教師將教學內容設計成一個個項目教學方案,分解為為若干個任務,把教學過程與實際語言應用情景結合起來,交給學生自己完成。學生需要自己收集、整理相關信息,完成任務方案設計,教師根據(jù)項目實施過程和評價體系進行評定。項目驅動法理論基礎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知識的獲得是在一定情景或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通過自己搜集整理學習資料,通過意義構建的方式獲得的。構建主義強調知識不是教師以簡單講解的方式傳授的,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在已獲得知識基礎上對新信息的認識和編碼,重視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提倡“學中做”和“做中學”。
2.實用主義教育理論
實用主義教育理論是20世紀70年代,在美國較為推廣的教學模式。代表人物杜威針對傳統(tǒng)的“以課堂為中心。以教科書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模式弊端,提出實用主義教育理論。實用主義教育理論重視現(xiàn)實情境的再現(xiàn),強調“做中學”的問題解決過程,主張通過該完成任務來獲得知識和技能。這與項目教學強調實踐,以活動為重點的觀點一致
3.情境學習理論
情景學習理論是20世紀90年代在美國提出并實踐的一種教學模式。情境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是抽象的,而是情境化的,是在個體與情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被構建的。在某種成都上強調主體學習的參與實踐,強調情境對學習內容和性質的決定意義。項目教學模式是將現(xiàn)實的工作在學校設置成任務給學生來實踐,在教師和同伴的指導和協(xié)助下完成任務,這與情境學習理論的觀點相同。
二、項目驅動學習在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指導原則
1.教學任務設置應突出典型性和職業(yè)化
項目教學是圍繞任務,設計出一個個學習情境,突破了傳統(tǒng)的學科界限,以項目為核心,以典型的職業(yè)化傾向做任務。高職英語口語項目教學承載著學生必備的素質和技能,在選取任務設置應以職場實際交際為目標,突出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重視對國際語言應用慣例和特色的引用 ,將相關企業(yè)典型和實用的活動作為教學項目。讓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的過程中,加強對職業(yè)工作的模擬、認識,增強其英語交際能力,提升綜合素質。
2.教學過程重視學生主體性和實踐性
項目教學在實踐教學中,多是采用小組學習的方式,教師在完成教學活動設計后,將任務下發(fā)到小組,學生根據(jù)任務做信息收集、制定計劃、形成解決方案、完成任務。這一過程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發(fā)揮學生自我學習的主體意識,培養(yǎng)了學生的責任感和團結合作意識,任務的完成也能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3.教學評價要注重過程性和多元化
項目教學為學生營造了相對寬松的課堂環(huán)境,有利于學生潛能的激發(fā)。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任務完成效果的反饋,對具體任務設置進行調整,以便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英語口語學習,要在教學進度安排上注重循序漸進,穩(wěn)步提升,全面提升職業(yè)素養(yǎng)。要把“立德樹人、培養(yǎng)職業(yè)能力”作為出發(fā)點,項目模塊的編排要合理,教學結果評價要多樣,加強人才培養(yǎng)的綜合性,職業(yè)發(fā)展的可持續(xù)和長遠性。
三、項目驅動在英語口語中的應用
1.項目選取和設計
項目選取和任務分解設計是項目教學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項目選取過程中,教師做好調研,掌握與學生就業(yè)或工作領域相關的重點知識點,模擬設置相關情境,讓學生在情境再現(xiàn)過程中強化專業(yè)知識。項目設計和分解過程中,可以參照一本教材,廣泛搜集教學資源,在一些重點項目分解過程中可參考學生意見和以往教學反饋,最終確定更符合實際和適應學生的教學任務。
2.項目實施和驗收
項目實施是項目教學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這一過程,學生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按事先分組,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相關項目。在實施過程中,要求教師擔任課堂的組織者,指導和監(jiān)督學生完成相關情境任務,并對各小組完成情況進行驗收和簡要點評。學生則是課堂的主體,在小組中承擔相應任務,搜集資料,擔當角色,體驗任務完成過程,以此來增加對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
3.項目評價和總結
項目評價體系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的檢驗。這一過程是以幫助學生鞏固已有知識,提出新知識為目的。在確定評價體系時要注重教學過程和學生能力綜合評價,可以從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程度和在具體項目任務完成和運用情況給予綜合評價。評價可參照學生自我評價、小組互評、小組間評價及教師評價總結作為參考。共同分析小組優(yōu)勢與存在問題,鼓勵相互學習,針對問題提出改進方法,最后由小組和教師共同撰寫項目總結。共同分析得失,對有創(chuàng)意,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給予表揚與獎勵,增強團隊合作意識,為后續(xù)項目打下良好基礎。
四、結束語
項目教學在實踐中能夠實現(xiàn)理論與現(xiàn)實結合,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側重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應用,應加大項目教學的實踐應用,在高職教育改革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威廉.H.克伯屈著.王建新譯.教學方法原理——教育漫談[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
[2]吳全全.項目教學法.[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6(6).
[3]徐涵.項目教學的理論基礎、基本特征及對教師的要求[J].教研理論.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