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紅
(南通市北城中學,江蘇 南通 226011)
過程性評價促進高效體育課堂
——武術健身操《英雄少年》教學為例
朱建紅
(南通市北城中學,江蘇 南通 226011)
以武術健身操《英雄少年》教學為例,通過實驗對比發(fā)現(xiàn),武術健身操《英雄少年》教學中實驗班的學生較快地掌握所學動作,高質量完成動作的學生明顯高于對照班。
1.1 研究對象
過程性評價促進高效體育課堂的作用。隨機選取初一(4)和(6)班,初一(4)班為實驗班,初一(6)班為對照班,2個班的學生均未學過武術健身操《英雄少年》。
1.2 研究時間及計劃
武術健身操《英雄少年》共9節(jié)。預計3周(共9課時)完成成套動作的教學。教學計劃——第1周學習第1節(jié)起勢和第2節(jié)抻拉運動、第3節(jié)開合運動。第2周學習第4節(jié)踢腿運動、第5節(jié)側展運動、第6節(jié)擰轉運動。第3周學習第7節(jié)俯仰運動、第8節(jié)跳躍運動、第9節(jié)收勢并完成成套動作連貫練習。每周的1、2課時,以學會動作為主,要求學生掌握正確的動作路線,注意手法步法的正確性、身體的姿態(tài)(如直臂、屈臂、甩頭、勾腳等)、動作的力度、動作到位情況及動作的連貫性,這5個方面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第3課從動作的精氣神及動作與音樂節(jié)奏的吻合度上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
1.3 研究方法
1.3.1 實驗研究法 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實驗班與對照班學習相同的內(nèi)容,即武術健身操《英雄少年》。在實驗班采用“集體授教與分組合作學習結合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第1步是“合理分組”,采用同質異構分組法,將男女生混合分組,便于學生發(fā)揮自己的特長。第2步是“巧妙分工”,學生推選1名組長(學動作快、有威信),1名記錄員(負責在表格上登記組員的學習情況);第3步“宣布評價方法”,評價方法的制訂要有助于學生掌握本課的學習內(nèi)容,同時注意評價的可操作性。如第2節(jié)“抻拉運動”評價的內(nèi)容,手型——掌的四指有無伸直并攏,大拇指是否收在虎口處。步型——左右弓步前腿弓與地面平行,后腿有沒蹬直。精神狀態(tài)——有沒抬頭挺胸,眼神與動作的配合是否做到眼隨手動。學習態(tài)度——學習中是主動學練還是在組長的督促下進行學練。組內(nèi)合作情況——能否做到主動幫助他人。根據(jù)每節(jié)操的特點和學生的學習進度,評價的內(nèi)容可以增減。評價等級“五星、四星、三星”。在對照班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來教學和評價。
表1 實驗班與對照班的三周學習結果比較
1.3.2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記錄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統(tǒng)計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以等級(五星、四星、三星)形式體現(xiàn),統(tǒng)計不同等級的比例,將實驗班與對照班的學習情況進行比較。
2.1 研究結果
從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可知3周的武術健身操《英雄少年》的學習,實驗班的學習情況優(yōu)于對照班。“五星、四星”的比例實驗班高于對照班,“三星”的比例實驗班低于對照班。3周的學習中,實驗班做操“五星”的學生,百分比由33.3%提高到40%增加了6.7%,對照班由22.2%提高到24.4%增加了2.2%,實驗班的提高幅度大于對照班。做操“三星”的學生百分比,實驗班下降了6.7%,對照班下降了4.4%,實驗班的三星比例小于對照班的三星比例。由此可見過程性評價能維持學生的學練熱情提高教學效率。(表1)
2.2 結果與分析
2.2.1 過程性評價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武術健身操《英雄少年》教學中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小組成員可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長,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并向學習目標努力。組內(nèi)成員能客觀評價自己和同伴的學習情況,找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2.2.2 過程性評價激發(fā)并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過程性評價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體會到成功后的喜悅。同時幫助學生找出與學習目標之間的差距,明確努力方向。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在學習獲得成功而產(chǎn)生鼓舞的地方,才會出現(xiàn)學習興趣?!币虼?,過程性評價激發(fā)并維持了學生武術健身操《英雄少年》的學習興趣。
2.2.3 過程性評價有利于教師調整教學方案提高課堂實效 過程性評價能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便于教師更有針對性地制訂教學目標,采用更合理的教學手段,讓每位學生都有收獲。最終提高體育課的教學實效。
G807.3
A
1674-151X(2014)06-134-02
2014-04-17
朱建紅(1976~),中教一級,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