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玲
(長治學院 數學系,山西 長治 046011)
Dirichlet函數的一般表達式是
該函數是定義在全體實數R 上的函數,它在上任意點處極限不存在,從而在R 上處處不連續(xù);在定義域R 上是個偶函數;在任意區(qū)間(α,β)內都不具有單調性;任何有理數r>0都是它的周期,但Dirichlet函數沒有最小正周期;Dirichlet函數無對稱中心但有無數條對稱軸[1]。Dirichlet函數具有的這些性質使得它在教學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實變函數論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由法國數學家勒貝格(Lebesgue)創(chuàng)立的[2]。它是普通微積分學的繼續(xù),其核心內容是Lebesgue測度與Lebesgue積分,Lebesgue測度與Lebesgue積分理論的產生來自于對Riemann積分的改良[2]。實變函數內容抽象、方法巧妙,許多概念、定理、結論都很難理解,而Dirichlet函數在實變函數中經常作為獨特的例子出現。通過Dirichlet函數可以加強對實變函數中某些知識點的理解。
定義:設f(x)的定義域E 可分為有限個互不相交的可測集,使f(x)在每個Ei上都等于某常數Ci,則稱f(x)為簡單函數[2]。
理解簡單函數這個概念要抓住以下幾點:
其中Ei(i=1,2,…s)是可測集,Ei∩Ej=○且E=這樣的函數f(x)為簡單函數。
有理數集Q是可測集,RQ 是可測集,Q ∩(RQ)=○且R=Q∪(RQ),當x∈Q時D(x)等于常數1;當x∈RQ 時D(x)等于常數0。所以Dirichlet函數是簡單函數。
通過Dirichlet函數這個例子,進一步加深了對“簡單函數”的理解。
幾乎處處成立是實變函數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對進一步理解幾乎處處收斂、幾乎處處連續(xù)、幾乎處處有限等概念以及葉果洛夫定理、魯津定理、里斯定理、勒貝格定理等定理有很大的作用。
定義:設π 是一個與集合E 的點x 有關的命題,如果存在E 的子集M,滿足mM=0,使得π 在EM 上恒成立,也就是說,EE[π 成立]是零測度集,則稱π 在E 上幾乎處處成立,或者說a.e.于E[2]。
從以下幾點理解幾乎處處成立這個概念:
1)M?E,mM=0;
2)π 在EM 上恒成立;
則稱π 在E 上幾乎處處成立。
D(x)=0在RQ恒成立;Q?R,且mQ=0,即使得D(x)≠0成立的集合的測度為0,所以D(x)=0 a.e.于R。
可測函數與連續(xù)函數有著密切的聯系??蓽y集上的連續(xù)函數都是可測函數,但是可測函數不一定是連續(xù)函數[2]。如Dirichlet函數。而魯津定理揭示的是,在E 上a.e.有限的可測函數是“基本上連續(xù)”的函數[2]。
對任意有限實數a,有
如果有界函數f(x)在閉區(qū)間[a,b]上Riemann可積,則f(x)在[a,b]上Lebesgue可積,但其逆命題不成立。即若f(x)在閉區(qū)間[a,b]上Lebesgue可積,f(x)在[a,b]上不一定Riemann可積[3]。如Dirichlet函數。
Riemann積分用“內填外包法”:將定義區(qū)間分割為小區(qū)間;然后以小區(qū)間Δi的長度為底,函數在Δi上的下確界mi為高的那些矩形內填,還以Δi的長度為底,函數在Δi上的上確界Mi為高的那些矩形外包;當把區(qū)間分得很細時,內填外包的矩形面積之差可以無限小,彼此都趨于一個定值時,函數就是Riemann可積的[2]。
Dirichlet函數不管把定義域劃分成多么小的n個區(qū)間,每個小區(qū)間里都有無理數和有理數,函數值分別取值0和1,它們彼此之差處處都是1,不會趨于相同的值,于是Dirichlet函數是Riemann不可積的[2]。
Lebesgue積分是將函數的值域分割成小區(qū)間,把函數值相差不多的那些點集放在一起,用橫放著的小矩形面積之和加以逼近[2]。
Dirichlet函數是Riemann不可積的,但它是Lebesgue可積的,這說明Lebesgue積分是比Riemann積分范圍更廣的一種積分。
實變函數論中概念、定理、結論很多,而且都很抽象,關系也很復雜,理解起來非常困難。在學習簡單函數、幾乎處處成立、可測函數與連續(xù)函數的關系、Riemann可積與Lebesgue可積的關系時引進Dirichlet函數,使得能輕松搞清楚一些復雜關系、深化對概念的理解,對學習實變函數起到很大的作用。
[1]李景廉.函數在實變函數中的應用[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1999,17(3):67-70.
[2]程其襄,張奠宙,魏國強,等.實變函數與泛函分析基礎[M].高等教育出版,北京:2010.
[3]劉京鑫.反例在實變函數中的運用[J].高等數學研究,2009,12(4):11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