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建,祝順偉
原發(fā)性高血壓常伴有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患者血壓調節(jié)機制失去平衡,導致血壓升高,心、腦、腎等靶器官的結構和功能發(fā)生改變,其中以左心室肥厚較為常見。在高血壓的臨床治療中注重逆轉左心室肥厚十分重要[1]。本研究旨在比較氯沙坦和氨氯地平的降壓療效及其對左心室肥厚逆轉作用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5月—2013年4月我社區(qū)收治的高血壓患者120例,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的診斷標準,并排除繼發(fā)性高血壓、肝腎功能不全、心力衰竭、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妊娠、哺乳期婦女、藥物過敏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A組和B組,各60例,其中A組男33例,女27例;年齡41~75歲,平均 (56.2±7.1)歲;體質量48~87 kg,平均 (62.5±5.9)kg;病程2~21年,平均 (6.8±2.1)年;收縮壓117~180 mm Hg(1 mm Hg=0.133 kPa),平均 (143±12)mm Hg;舒張壓90~115 mm Hg,平均 (101±7)mm Hg。B組男35例,女25例;年齡39~76歲,平均(56.5±7.2)歲;體質量47~85 kg,平均 (62.8±5.6)kg;病程3~20年,平均 (7±2)年;收縮壓115~182 mm Hg,平均 (141±13)mm Hg;舒張壓88~117 mm Hg,平均 (102±7)mm Hg。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質量、病程、血壓間具有均衡性。
1.2 治療方法 A組口服氯沙坦鉀片 (科素亞,杭州默沙東制藥有限公司生產,規(guī)格:50 mg,國藥準字H20000371)治療,劑量50 mg/d,清晨頓服[2]。B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江蘇亞邦愛普森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規(guī)格:5 mg,國藥準字H20040818)治療,劑量5 mg/d,清晨頓服[3]。兩組均連續(xù)治療12周。
1.3 觀察指標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描記儀測量患者左心室舒張末內徑 (LVDd)、舒張期室間隔厚度 (LVSd)、左心室后壁厚度 (LVPWd)、左心室重量指數 (LVMI)等指標;并比較兩組患者血壓和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壓比較 治療后兩組收縮壓和舒張壓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血壓比較 (±s,mm Hg)Table1 Comparison of blood pressure between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血壓比較 (±s,mm Hg)Table1 Comparison of blood pressure between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組別 例數 收縮壓 舒張壓A組60 121±8 81±3 60 122±8 81±4 B組
2.2 兩組心動圖指標比較 治療后 A組 LVDd、LVSd、LVPWd、LVMI均低于B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LVDd、LVSd、LVPWd、LVMI比較 (±s)Table2 Comparison of LVDd,LVSd,LVPWd,LVMI between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LVDd、LVSd、LVPWd、LVMI比較 (±s)Table2 Comparison of LVDd,LVSd,LVPWd,LVMI between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注:LVDd=左心室舒張末內徑,LVSd=舒張期室間隔厚度,LVPWd=左心室后壁厚度,LVMI=左心室重量指數
組別 例數 LVDd(mm) LVSd(mm) LVPWd(mm) LVMI(g/m2)A組 60 45.98±4.86 9.78±1.97 10.23±1.68 135.64±2 31.22 8.86 B組 60 51.22±5.12 12.05±2.21 12.74±1.96 150.53±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A組患者中有1例出現面色潮紅,2例水腫,1例頭痛,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7%;B組患者中有2例出現面色潮紅,1例水腫,1例頭痛,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7%。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原發(fā)性高血壓的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由多種升壓的病理、生理過程參與。隨著高血壓病程的增加,常見心室肥厚等心臟病理改變,進而導致心力衰竭。近年來臨床對于降壓藥物療效的評價除了血壓外,越來越傾向于是否減輕或逆轉左心室肥厚等結構改變。
氯沙坦和氨氯地平均為臨床常用的降壓藥物,其中氯沙坦屬于非肽類血管緊張素Ⅱ (AngⅡ)受體AT1型拮抗劑,可選擇性高效阻斷AngⅡ與AT1結合,阻斷AngⅡ介導的各種生理效應。AngⅡ作為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的遞質,不僅參與血壓調節(jié),在心臟局部也可影響心肌肥厚的發(fā)生和進展。氯沙坦通過阻斷AngⅡ介導的生理效應,阻礙血管平滑肌細胞、間質細胞增生,抑制心肌細胞凋亡和基質蛋白合成,從而降低心臟后負荷,保護心功能,發(fā)揮降血壓、逆轉心肌肥厚的效應[4-6]。氨氯地平是一種二氫吡啶類鈣離子拮抗劑,通過阻滯心肌、血管平滑肌細胞外鈣離子擴張血管,起到良好的降壓效果[7-8]。此外,氨氯地平還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等作用,對冠狀動脈血管內膜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并可改善心肌局部供血、供氧,保護心功能[9-10]。
本研究采用氯沙坦和氨氯地平治療高血壓患者,其收縮壓和舒張壓均明顯下降,提示兩種藥物均可取得良好的降壓效果,且效果相當。采用氯沙坦治療的患者在治療后 LVDd、LVSd、LVPWd、LVMI等指標均明顯低于采用氨氯地平治療者,提示氯沙坦可降低LVMI,縮小LVDd和LVSd,使LVPWd變薄,在一定程度上逆轉高血壓患者左心室肥厚。
氯沙坦和氨氯地平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均可獲得滿意的降壓療效,其中氯沙坦可有效逆轉左心室肥厚,療效具有一定的優(yōu)越性。
1 谷青,郝應祿.氯沙坦和氨氯地平對高血壓患者臨床治療作用的綜合比較[J].四川解剖學雜志,2012,20(1):20-22.
2 王洪濤.氯沙坦對高血壓及左心室肥厚影響觀察[J].淮海醫(yī)藥,2009,27(4):302-303.
3 張獻紅,彭再梅.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并逆轉左心室肥厚的臨床研究[J].中南藥學,2012,10(12):931-934.
4 張會娣,朱曉娟,王紅.氯沙坦治療高血壓病伴左室肥厚患者的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09,2(10):4-5.
5 沈敏,方權明,胡艷.氯沙坦聯合松齡血脈康治療高血壓合并代謝綜合征的療效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2,15(4):1414.
6 高潔.銀杏葉片聯合氯沙坦對高血壓左心室肥厚以及心率震蕩的影響[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12):2007.
7 陳靜苗,邵力飛.左旋氨氯地平對高血壓病病人左心室肥厚的影響 [J].海峽藥學,2010,22(9):148-149.
8 龐志華,趙偉.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血壓變異性及左心室肥厚的影響 [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3,21(1):13.
9 江海峰,劉廣斌,傅強.氨氯地平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80例療效觀察 [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7):168.
10 唐永江.氨氯地平對老年高血壓患者中心動脈壓監(jiān)測指標的影響分析[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3,2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