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國如
(華東交通大學體育學院,江西 南昌 330013)
大學生體育消費需求的健康引導研究—以江西部分高校為例
杜國如
(華東交通大學體育學院,江西 南昌 330013)
為了掌握大學生體育消費需求發(fā)展變化,引導大學生合理地進行體育消費,培養(yǎng)大學生健康的生活方式,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實地調查法和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對江西省部分高校的大學生體育消費情況進行研究。研究結論:1)我國大學生對體育物質產品消費需求明顯升級,追求產品的品牌和質量;2)在體育勞務產品消費上是以參加體育俱樂部活動、項目培訓、運動按摩為主,體育旅游消費也有所發(fā)展;3)在體育信息產品消費上是以觀賞體育競賽、體育網絡信息消費為主;4)大學生的消費水平與經濟條件、體育愛好、空閑時間等因素相關。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引導大學生健康體育消費的發(fā)展策略。
體育消費;健康消費;健康引導;體育物質消費;體育勞務消費;體育信息消費
體育消費是指為滿足個人或團體體育消費目的而購買體育物質產品、體育勞務產品和體育信息產品的過程和行為[1]。例如,購買運動器材、運動服裝、運動飲料、體育比賽門票、體育書刊,觀賞體育比賽,參加體育活動,接受體育培訓等活動。體育消費是人們精神生活消費的一部分,更是現(xiàn)代人消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學生是國家的棟梁、未來社會的引領者,他們的體育消費狀況,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高校的教育水平和大學生的體育消費水平,將影響著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和健康成長。大學生的體育消費又不同于普通人群的消費,有其特殊性:
1)他們的年齡在18~22歲,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觀念,在體育消費上有自己的選擇和偏好。但他們的思想還不成熟,個性太強,往往在體育消費過程中出現(xiàn)一些讓人難以理解的情況,影響著他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例如,在購買運動飲品時偏好彩色,購買體育器材時過分追求品牌與檔次,參與性體育消費過程中不注意適量運動、環(huán)境衛(wèi)生等因素的影響。
2)他們仍是學生身份,大多數(shù)人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仍要依靠家庭供給,不同家庭條件將影響著他們的體育消費能力和方式的培養(yǎng)[2]。
3)他們在大學接受體育教育,學校的多數(shù)體育場館設施是免費對他們開放,他們的體育消費就有一定替代性,這也表現(xiàn)出大學生體育消費的特殊性。
那么,當代大學生體育消費需求有什么變化,以及應該如何進行健康引導?這是我國高校體育教育改革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最終要達到的目的是,既要使大學生接受良好的體育教育,學習健康的生活方式,又要活躍校園體育文化,培養(yǎng)大學生健康的消費習慣,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因此,本研究對大學生體育消費展開探討,對促進高校體育教育改革,提高大學生身心素質,培養(yǎng)大學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實際意義。
1.1 研究對象 以江西省普通高校學生的體育消費需求為研究對象;以南昌大學、江西師范大學、江西農業(yè)大學、華東交通大學、江西財經大學、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江西理工大學等7所高校的管理人員30人、教師50人、大學生100人為調查對象。
1. 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以“體育消費”、“健康消費”等為關鍵詞進行網絡檢索,共查閱相關論文50余篇;同時查閱了2000年以來的相關學術研究刊物和書籍,收集了有關大學生體育消費問題的研究資料,為本研究奠定了相關理論基礎。
1.2.2 問卷調查法 對江西省部分高校的體育管理人員30人、教師50人、大學生100人進行現(xiàn)場發(fā)放調查問卷,分別回收問卷30份、45份、93份,回收率分別為
100%、90%、93%;有效問卷分別為管理人員30份、教師42份、大學生89份,有效率分別為100%、95.6%和95.7%。調查問卷設計是以社會學研究方法為指導,調查內容以研究目標要求為依據(jù),調查提綱及問題設置咨詢了有關體育學專家、教授的意見,形成調查表并請專家、教授對調查表內容和結構進行二輪有效性評定,評估其內容效度(r=0.81);采用對半分測方法進行信度檢驗(r=0.83),結果顯示具有較高的效度和信度,符合科學調查研究要求。
1.2.3 實地調查法 對江西省南昌市區(qū)的部分高校和體育休閑健身場館進行實地調研,近距離地觀察了解大學生的體育消費內容、方式、服務管理狀態(tài)、體育消費氛圍等,并對部分體育消費場所的管理員20人、體育消費者53人進行詢問,主要就大學生體育消費現(xiàn)狀與服務引導等相關問題進行個別交談與交流,獲取了大量第1手資料和寶貴意見。
1.2.4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對調查數(shù)據(jù)使用EXCEL 2003軟件進行統(tǒng)計處理。
體育消費的物質需求是指學生對體育物質產品的消費需求,如:購買體育用品、體育裝飾、飲料、運動紀念品、比賽門票等運動物質產品[3]。以下主要基于經濟條件、消費心理、消費行為、體育愛好、性別等角度分析江西省大學生體育物質產品消費狀態(tài)。
2.1 不同經濟條件下學生的體育物質消費需求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表1),個人經濟條件較好的學生,體育消費能力明顯較強,偏好體育品牌消費。其中,個人月經濟消費達到1 000元及以上的學生,有75.1%的學生認為自己體育消費能力較強,主要購買運動服裝、運動器材、運動飲料;個人月經濟消費在500~999元之間的學生,有68.5%的學生認為自己體育消費能力一般,主要購買運動服裝、運動飲料;個人月經濟消費在499元及以下的學生,有67.6%的學生認為自身體育消費能力較差,主要購買運動服裝、運動飲料。由此看來,經濟條件對學生體育消費影響較大,在引導學生體育消費時應側重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經濟條件量力而行。尤其是針對個人月經濟消費在500元以下的學生,要引導他們購買實用性產品。
表1 不同經濟條件下大學生對體育物質消費需求的調查(%)
2.2 不同消費心理學生的體育物質消費需求分析 人的消費心理是十分復雜的,但人的消費需求是影響消費心理的重要因素。學生的消費心理需求反映在生活方式、體育愛好、性格、品牌忠誠度等不同的因素中。本研究將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分為學習努力型、生活樸素型、體育愛好型和社交多樣型;將大學生性格分為外向型和內向型,并從這些角度分析大學生的體育物質消費水平(表2、圖1)。
表2 不同生活方式和性格大學生體育物質消費需求調查(%)
圖1 大學生對體育物質消費品牌忠誠情況調查(%)
1)學生的生活方式是影響其體育物質產品消費的主要原因,并具有顯著性差異,其中,學習努力型的學生都有體育物質產品消費經歷,選擇消費品時,有72.1%的學生喜歡體育消費產品的簡潔、大方和實用;體育愛好型的學生在體育物質產品消費上要求相對較高,有62.3%的學生偏好體育消費產品的質量、品牌;社交多樣型學生體育物質消費能力也較高,有66.3%的學生偏好體育消費產品的價格;生活樸素型學生都有體育物質產品消費的經歷,有54.8%的學生偏好體育物質消費產品的價格低廉、耐用。
2)基于性格的不同,不同學生在體育物質產品方面的消費也有所不同,其中,外向型的學生活潑好動,熱愛體育消費活動,在體育物質產品消費上表現(xiàn)為積極、喜好,有65.2%的學生偏好體育產品的款式、質量;內向型的學生不太好動,體育消費不夠積極,但都有運動服裝消費的經歷,有68.3%的學生偏好體育產品的質量、實用性。
3)在體育物質消費品牌選擇上,不同學生也有一定的差異,忠誠專一品牌的學生占12.5%;同時忠誠于幾種品牌的學生占52.2%;無忠誠品牌的學生占35.3%。
由此可見,學生的生活方式和性格特點對他們的體育消費影響較大,在引導學生進行體育消費時,應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進行分類指導,使他們能夠科學合理地消費,消費內容上應重點、優(yōu)先推薦產品質量、實用性,防止學生盲目追求品牌檔次,尤其是對于偏好于款式、品牌的學生。
2.3 對學生體育物質消費頻率、時間、地點的調查分析
1)購買體育物質產品的頻率存在差異。具體表現(xiàn):價格適中、質量較好又實用的體育物質消費產品被購買頻率較高,例如,運動飲食、運動服裝、運動鞋、小型體育器材等;價格高昂、大型的體育產品、高檔裝飾品等被購買頻率較低。調查結果顯示(圖2),經常購買體育物質消費產品的學生占32.6%,他們大都是經濟條件較好、喜愛體育消費、生活中好動的學生;不經常購買或偶爾購買的學生占55.2%,他們一般都是經濟條件有限、體育活動不積極、性格內向的學生。
2)購買時間、地點具有顯著性差異。有71.5%的學生喜歡在節(jié)假日購買體育消費品,尤其是周末消費頻率最高,且喜歡在大型商場、專賣店購買,主要購買運動器材、運動服裝;在非節(jié)假日,學生也會購買體育消費品,但購買頻率相對較低,這類學生占52.6%。喜歡在運動場館、生活地附近、購買便捷的商店購買的學生占57.1%,主要購買運動飲食、便捷體育健身器材;喜歡外出上街消費者占42.9%。喜歡在白天進行體育物質消費的學生占74.3%,高于晚上進行消費的25.7%,這與學生的作息時間與活動方式有關(圖2)。
圖2 對大學生體育物質產品消費頻率、時間、地點的調查(%)
引導學生進行消費時,要注意加強對學生消費頻率合理性、飲食消費健康性的引導,且基于學生的學習、作息時間的安排以及安全性、經濟未獨立等因素的考慮,建議學生的消費時間應以節(jié)假日、白天消費為好,消費地點以就近消費為宜。
2.4 不同性別、年級學生的體育物質消費需求分析 調查結果表明(表3):
表3 對不同性別、年級大學生的體育物質消費需求調查(%)
1)不同男女學生體育消費有較大的差異,多數(shù)男生活潑好動,喜愛體育活動,參與體育物質產品消費人數(shù)比例較多,有72.4%的男生體育物質消費頻率較高,多數(shù)男生偏好體育消費產品的檔次、品牌;女生也都喜歡體育裝飾,會進行體育物質產品消費,有66.2%的女生體育產品消費頻率較高,但比男生體育消費頻率相對較低,且女生更偏好于體育產品的質量和價格。
2)隨著在大學期間的不斷成長,學生的消費觀念和方式會逐漸改變,表現(xiàn)在體育物質產品消費上也有所不同,大學1年級學生剛進入大學生活,在體育物質產品消費觀念上較高年級學生弱,但他們要上體育課,也就有體育裝飾消費需求,有66.4%的學生經常進行體育產品消費,并且喜好體育物質產品的實用、價格便宜;2年級學生適應了大學生活,受體育活動影響較大,體育物質產品消費興趣提高,有79.5%的學生經常進行體育物質產品消費,并偏好于體育物質產品的質量和款式;3年級學生即使學校不再安排體育課,他們在體育物質消費方面也顯得較為積極,有55.6%的學生經常消費,并偏好于體育物質產品的品牌和款式;4年級學生面臨找工作,時間相對較緊,在體育物質產品消費上受到一定影響,有46.7%的學生仍然經常消費,也偏好于體育物質產品的品牌和質量。
基于上述調查分析,在引導學生進行體育物質產品消費時應該注意不同年級的學習、生活及社交需要,培養(yǎng)學生合理消費的意識和行為。針對1~2年級學習任務較重的情況,體育物質產品消費應結合體育課教學要求進行,以購買體育教學用品為主;針對3~4年級,由于學生的社交能力增強、社交需求增大,體育物質產品消費應結合他們的課余生活及實際需要進行,但要引導他們健康消費。
分析可知,我國大學生在體育物質產品消費上仍以運動服裝、運動飲料、小型運動器材為主;消費水平受經濟支付能力、生活方式、體育愛好等因素影響較大。經濟條件越好越偏好體育產品的品牌、檔次和質量;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體育愛好影響著學生體育物質產品消費的時間、頻次和質量。因此,在對大學生的體育物質消費進行引導時,就要使學生量力而行,防止學生盲目追求品牌和檔次,注重體育消費品的質量和實用,尤其是運動飲料的健康衛(wèi)生要求[4]。
學生的體育勞務消費需求是指學生為了獲得體育知識、精神享受、增強體質、娛樂身心等而花錢去參與體育培訓,參與比賽,接受體育醫(yī)療,進行休閑娛樂等活動的消費需要[5]。
3.1 經濟條件、性別、年級對體育勞務消費的影響分析 學生的體育勞務消費有顯著性差異:
1)個人經濟條件較好的學生,體育勞務消費能力明顯較強,偏好體育旅游、體育俱樂部消費。其中,個人月經濟消費1 000元以上的學生,體育勞務消費能力較強,主要參與體育旅游、體育俱樂部、體育彩票消費;個人月經濟消費500~999元的學生,體育勞務消費能力一般,主要參與體育培訓活動,參加體育比賽消費;個人月經濟消費在499元及以下的學生,體育勞務消費能力較差,只是偶爾參與體育活動(表4)。
表4 不同經濟條件大學生體育勞務消費情況調查
2)基于大學生性別、年級的不同,學生的體育勞務消費也有明顯差異。調查結果表明(表5),經常進行體育勞務消費的男生比例為72.4%、女生比例為52.1%;從不同年級來看,1年級中參與勞務消費的學生比例較低,占25.3%;2年級中參與勞務消費的學生比例較高,占64.2%;3年級中參與勞務消費的學生比例也較高,占56.2%;4年級中參與勞務消費的學生比例略低,占35.6%。
表5 不同性別、年級大學生的體育勞務消費需求調查(%)
基于體育勞務消費產品的特點、當前素質教育對學生發(fā)展的要求等多方面原因,在引導學生進行體育勞務消費時,應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性消費,學校應開展多樣化的體育參與性活動,滿足不同經濟條件學生的需求,并通過體育活動消費促進體育與健康教育。
3.2 消費心理對體育勞務消費的影響分析 調查結果表明(表6):
表6 不同消費心理大學生的體育勞務消費需求調查(%)
1)從性格上講,外向型學生喜好運動,愛學習體育,偏好體育旅游、體育娛樂活動、健身俱樂部等體育勞務消費,有53.2%的學生經常參與體育勞務消費;內向型學生不喜歡參與集體活動,在體育勞務消費上不積極,僅有21.3%的學生會經常參與體育培訓、俱樂部活動、體育彩票等消費。
2)從生活方式上講,體育愛好型學生喜歡體育勞務消費,有58.2%的學生經常參與體育培訓指導、體育俱樂部活動、醫(yī)療體育活動;學習努力型學生受學習壓力的影響,在體育勞務消費需求上有所下降,但也有34.5%的學生經常參與節(jié)假日的體育俱樂部、健身培訓等;社交型學生參與勞務消費情況較好,有55.6 %的學生經常參與消費;生活樸素型學生受經濟條件影響,養(yǎng)成節(jié)約的習慣,參與體育勞務消費積極性較低,以代替性消費活動為主,只有12.3%的學生經常參與大眾體育健身活動等消費。
由分析可知,在引導學生進行體育勞務消費時,應注意性格和生活方式對學生消費體育勞務的影響,重點激勵內向型學生參與活動,并加強對學習努力型和樸素型學生的引導,促進他們的健身性消費。
3.3 大學生體育勞務消費頻率、時間、地點的分析 調查結果表明(圖3):
圖3 大學生體育勞務消費頻率、時間、地點的調查(%)
1)在體育勞務消費頻率上,經常參與體育勞務消費的學生占15.3%。其中,經常參與體育勞務消費的學生中,偏好于體育俱樂部活動、運動保健按摩等享受性消費的學生占38.2%,偏好于體育健身培訓、體育比賽等教育性消費的學生占22.3%,偏好于體育旅游及其他體育勞務消費的學生占13.5%。
2)在消費時間上,喜好白天消費的學生占體育勞務消費總人數(shù)的36.5%,其中,下午參與體育勞務消費的學生較多,占白天消費學生的55.6%;晚上參與體育勞務消費的學生也較多,占體育勞務消費總人數(shù)的51.2%,消費產品主要是體育娛樂和運動按摩活動。
3)在消費地點的選擇上,喜歡就近消費者占55.3%,主要是參與體育娛樂和健身活動;喜歡就遠消費者占23.4%,主要是參與體育比賽,進行運動保健按摩等活動。
體育勞務性消費在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出健身性的特點,那么,在引導學生進行體育勞務消費時,應注意健身消費頻率的科學性,建議以每周2~3次為宜,防止過度參與性消費活動;消費時間應以下午或晚上為宜,消費地點以就近為宜,同時要注意體育勞務消費的健康性和安全性。
總體來看,大學生的體育勞務消費偏好于參加體育俱樂部活動、項目培訓、運動按摩,體育旅游消費也有所發(fā)展;消費水平受學生的經濟條件、體育愛好、性格影響較大。因此,在引導大學生進行體育消費時,應注重學校體育俱樂部的健康教育,提高學生體育消費的健康意識和認知水平[6]。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體育信息產品逐漸進入人們的生活,體育信息消費也成為大學生消費的重要內容。體育信息消費是指人們?yōu)楂@得有關體育知識、信息而購買體育期刊、書報或觀看各種比賽、表演、展覽等所進行的消費,也稱體育精神型消費[7]。在體育信息產品消費方面,大學生的消費主要受個人的經濟、消費心理與行為等因素影響。
4.1 經濟條件對體育信息消費需求的影響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表7),經濟條件較好的學生,體育信息消費能力明顯較強,偏好觀看體育比賽,進行體育網絡消費。其中,個人月經濟消費1 000元以上的學生,體育信息消費能力較強,主要消費是觀賞體育比賽、上網消費;個人月經濟消費在500~999元之間的學生,體育信息消費能力一般,主要是上網消費;個人月經濟消費在499元及以下的學生,體育信息消費能力較差,只是偶爾進行觀賞體育活動的消費。
表7 不同經濟條件學生體育信息消費情況調查
4.2 性別、年級對體育信息消費需求的影響分析 性別、年級不同,體育信息消費也呈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調查結果表明(表8),經常進行體育信息消費的男生比例為42.5%、女生比例為28.2%。就不同年級來講,1年級學生參與體育信息消費的比例較低,僅有14.6%;2年級學生參與體育信息消費的比例較高,占42.4%;3年級學生參與體育信息消費比例為36.5%,也相對較高;4年級學生參與體育信息消費比例稍低,占25.2%。在問卷調查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實地調查了解到,學生的體育信息消費水平整體較低,這主要是受信息化、網絡化程度的影響。因此,在引導學生進行體育信息消費時,應重點提高學生的體育信息消費意識,控制消費頻率,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欣賞能力。
表8 不同性別、年級大學生體育信息消費需求調查(%)
4.3 消費心理對體育信息消費需求的影響分析 體育信息消費因個人性格、生活方式不同而呈現(xiàn)出明顯的差異(表9):
表9 性格、生活方式對體育信息消費需求的影響調查(%)
1)從性格來看,性格外向型的學生善于交流與交往,體育信息接收快,運用也較多,其中,有45.5%的學生經常進行體育信息的消費,包括觀賞體育比賽、瀏覽體育報刊及體育網絡等消費活動;性格內向型的學生參與體育信息消費較差,只有32.2%的學生經常參與體育網絡方面的消費,但只是偶爾觀賞體育表演活動。
2)從生活方式來看,學生的生活方式不同體育信息消費也有差異,愛好體育活動的學生,會經常關注體育信息,而且會積極參與體育信息產品消費,其中,有56.1%的學生喜歡體育音樂、觀賞比賽、體育網絡的消費;學習努力型的學生受學習影響,參與體育信息消費受到限制,僅有33.7%的學生喜歡參與體育網絡、體育音樂等信息產品的消費;社交型學生參與體育信息消費情況較好,有42.2%的學生經常進行信息消費;樸素型的學生受到經濟條件的影響,往往以借用為主,個人消費的能力較差,僅有15.2%的學生喜歡購買少量的體育音樂、網絡流量。
綜上所述,在引導學生進行體育信息消費時,應關注學生的生活方式、性格特點,重點引導內向型學生、學習努力型學生、樸素型學生的信息消費,促進觀賞性體育消費,陶冶學生的體育心境。
4.4 大學生體育信息產品消費的地點、時間、頻率的現(xiàn)狀分析 調查結果表明(圖4):
圖4 大學生的體育信息消費時間、地點、頻率的調查(%)
1)在消費地點上,學生愿意就近便捷消費,有42.3%的學生喜歡在學校內消費,主要是購買體育報刊和磁帶、上網消費等;喜歡到學校外消費的學生占22.5%,主要是欣賞體育比賽與競賽表演;進行信息交流等消費,其中,喜歡欣賞體育比賽的占外出消費學生總數(shù)的36.5%。
2)在消費時間上,受作息制度影響,學生通常是在晚上進行消費,所占比例為68.5%;也有學生喜歡在白天消費,所占比例為55.2%;在節(jié)假日及休息時間,進行體育信息消費的學生比率最高,占80.5%。
3)從消費頻率來看,認為自己消費頻率較高的學生占18.1%?;趯W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為避免體育信息消費影響學生的學習、生活,在引導學生消費時,應注意消費頻率不宜太高,且消費時間以節(jié)假日、晚上消費為宜,消費地點以就近為宜;同時,學校應改善條件,積極組織、開展校園體育信息消費活動,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體育信息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
以上分析表明,大學生在體育信息消費方面是以觀賞體育競賽、消費體育網絡信息為主,消費水平與經濟條件、體育愛好、空閑時間相關。因此,引導大學生進行體育信息消費時,應注重學校體育的安全衛(wèi)生教育,科學合理地利用網絡信息,引導學生健康消費[6]。
5.1 結論
1)在體育物質產品消費需求方面,大學生的偏好呈現(xiàn)出多樣性、生活化和經?;F渲?,有32.6%的學生經常消費,且消費產品主要是運動服裝、運動飲料、小型體育器材;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上注重產品的品牌和質量要求。
2)在體育勞務產品消費需求方面,大學生表現(xiàn)出了較高熱情,具有經?;?、個性化的特點:多數(shù)大學生能夠積極參與體育勞務消費,大部分學生有體育勞務消費經歷,但消費頻率較高的學生只有15.3%,且以高年級和男生為主體;消費內容主要是運動保健按摩、體育健身俱樂部活動、體育彩票等,體育旅游新興服務等開始出現(xiàn)。
3)在體育信息產品消費需求方面,大學生偏好具有多樣性的特點,以欣賞體育表演、瀏覽體育網頁、購買體育電子信息等消費為主,此外,電子競技運動得到快速發(fā)展,并逐漸為更多的學生所喜愛;消費頻率較高的學生為18.1%。
4)大學生體育消費水平與個人經濟條件、消費心理和行為、性格、生活方式、體育愛好、休閑時間與地點等密切相關,同時,也受學生認知水平的制約。
5.2 建議
1)要加強大學生的體育與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大學生對體育消費與健康活動的認識,科學地引導大學生進行健康體育消費,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體育消費意識和習慣。
2)要采取積極有效的高校體育發(fā)展策略,把促進學生健康的體育消費工作,納入體育與健康教育工作中,形成高校體育教育與消費市場的合理對接。
3)促進學生體育消費應從健康教育入手,從學生身心素質發(fā)展著眼,把學生體育消費能力培養(yǎng)與素質教育結合起來,促進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與健康消費方式的和諧發(fā)展。
4)在引導學生進行體育物質消費時,應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產品質量意識,防止盲目追求品牌至上,尤其是對經濟條件較差的學生要進行教育引導。
5)在引導學生進行體育勞務消費時,應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參與意識,科學合理地安排體育勞務消費的頻率、時間、地點,促進學生的健身性消費。
6)在引導學生進行體育信息消費時,應重點培養(yǎng)學生觀賞體育活動的能力,陶冶學生的體育心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1] 鐘天朗,徐琳.體育消費研究[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23-28.
[2] 何建文.跨域體育消費理論基本模型與發(fā)展探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56-58.
[3] 朱建宇.當代大學生體育意識與消費現(xiàn)狀調查研究[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06(3):56-58.
[4] 張劍渝,劉英,杜青龍.社會各階層體育消費體驗和行為比較研究[J].消費經濟,2012(6):23-25.
[5] 張宇,羅雯,李艷翎.體育消費中的符號消費及體育消費分層[J].體育與科學, 2012(1):15-16.
[6] 杜國如.江西省城鎮(zhèn)居民體育消費市場調查[J].中國體育科技,2002(9):21-23.
[7] 柯谷鑫.安徽省大學生的體育信息消費行為[J]. 中國西部科技,2006(13):88-89.
[8] 王喬君,童瑩娟.浙江省城鎮(zhèn)居民體育消費行為層級性特征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 2007(5):26-27.
[9] 張健.公眾體育消費的約束因素與提升策略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6):37-35.
Research on Health Guidance to Sport Consumption Demand of University Student—Taking Some Universities in Jiangxi as Examples
DU Guo-ru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13, Jiangxi China)
In order to grasp development changes of university student sports consumption demand, to guide students to reasonable sports consumption, to cultivate healthy lifestyle, adopting methods of literature consultation,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filed investigation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is research studies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 sports consumption in some universities in Jiangxi province. Research results: 1) Sports facility consumption demand of university student in China increases obviously, with pursuit of brand and quality of products. 2) Sports service product consumption mainly includes sports club activities, project training and sports massage. Sports tourism consumption also increases. 3) Sports information product consumption normally contains watching sports competition and sports network information consumption. 4) University student consumption level is related to economic condition, sports hobbies and leisure time. On this basis, health development policy guiding university student sports consumption is proposed.
sports consumption; health consumption; health guidance; sports facility consumption; sports service consumption; sports information consumption
G812
A
1004 - 7662(2014 )05 - 0007 - 07
2014 - 04 - 12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項目(項目編號:TY1205)。
杜國如,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