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久彪
摘 要:講了問題探究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實施的原則、采用的教學模式及實施后的體會與反思。
關鍵詞:問題探究教學;高中化學;應用
我國于2003年頒布了《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將科學探究引入了高中化學課程中。本論文旨在通過對高中化學課堂問題探究教學的探索,對提高高中化學教學的實效性,促進中學化學教師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學科自主能動的學習以及對遇到化學問題時進行科學探究提供參考。
一、化學問題探究教學的實施原則
1.可行性原則
受到內外在因素限制,高中a化學教學中并不是所有的探究都可以開展的。教師應從客觀上對活動進行評價。評價之后,選擇可以開展的,探究的內容、深淺、范圍必須定好,探究課題必須來源于課本。在《選修四 化學反應原理》中,我們可以選擇原電池、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因素、水解的促進和抑制等內容進行探究。與生活相關的重要應用則可選擇含氟牙膏預防齲齒的化學原理、化學電池的生活化組成等進行探究。
2.適度性原則
首先探究的內容要難度適中,讓學生在現(xiàn)有的知識、能力上能夠解決,但又需要學生投入精力才行。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就能產(chǎn)生征服困難的喜悅,同時對問題的理解更加深刻。其次探究要集中在課堂45分鐘,如何選擇探究問題使學生能在課堂上完成相當重要。最后,探究問題在設計中要以最近發(fā)展區(qū)為依據(jù),立足學生的已有水平,階梯設計,提高學生可能達到的水平,引導學生掌握新知識,形成技能、技巧,提高能力。
3.情境化原則
教學情境的設立對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瘜W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幾乎所有的知識都是從實驗探究中得到的,例如化學熱力學中的蓋斯定
律、質量守恒定律等等。所以,通過設立問題情境能讓學生體驗化學家們求索真知的過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探究欲望和思維活力。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本資源,結合化學史實、當代科技發(fā)展、影響廣泛的社會事件設立問題情境進行問題探究,例如,原電池的教學就可以電池的發(fā)現(xiàn)設立史實情境引導學生探究。
4.民主協(xié)作原則
探究教學需要營造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反思。教師可以將學生按照學習水平、學習興趣、積極性等方面進行合理的分組。在探究小組中學生進行合理的分工找到自己的位置,使探究可以在一種有組織、有民主的環(huán)境中開展,同時讓小組成員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開闊他們的視野和思維、融洽同學關系和培養(yǎng)科學精神。
二、問題探究教學的教學模式
通過營造民主、和諧的教育氛圍,教給提問方法,使學生自主地產(chǎn)生和提出問題。然后通過教師篩選學生問題,并激勵學生提出其它問題,在課堂上與學生共同討論重點、共性問題,組織引導學生去解決問題。
三、問題探究教學實施后的體會與反思
采用問題探究教學班級學生的化學興趣明顯提高,問題意識明顯提高,更加樂于參與到化學的教學活動中,更能對教學內容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在化學實驗中能積極提出自己的實驗方法及策略,并且善于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解決現(xiàn)實中遇到的一些化學問題。
問題探究教學適用于通俗易懂、與現(xiàn)實聯(lián)系緊密的化學知識,尤其是有實驗的內容。這些內容通過問題探究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化學科學素養(yǎng)。
問題探究教學對知識和思維水平比較高的學生、善于歸納總結的學生使用問題探究教學效果突出。對適應性較差的學生,因為他們的基礎知識較差,缺乏化學知識儲備,他們偏向于希望教師講細、講透,然后自己再慢慢消化。對這部分學生常規(guī)教學可能更適合他們。
總之,有效的問題探究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化學成績,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學生獨立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化學科學精神。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