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錢 敏 江蘇讀者
高考并不是唯一的選擇
文/錢 敏 江蘇讀者
2014年高考已經結束,但是有關高考的討論還會持續(xù)很長時間。這中間除了考生關心的分數和大學的信息外,對高考制度的詬病仍然是輿論繞不開的熱點。
當有學生在高考的前一個星期寫下“自愿放棄”的時候,雖然他們未經世事,但他們對當下考試形式的失望,恰恰是教育的悲哀和不幸。當然,高考不是唯一的人生之路,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選擇。有的人,可以選擇出國留學,從而跨過高考這道坎;也有的人,可以通過讀國際高中而直接選擇在國外讀大學。他們可以放棄高考,走與其他人不一樣的人生之路。
可是,對于絕大數學生,他們依舊要在現在的教育體系內,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上驳氖?,對于教育改革的呼聲也日益強烈,也有教育部門作出改革的回應。教育部副部長魯昕曾在3月22日中國發(fā)展高層論壇上表示,我國即將出臺方案,實現兩類人才、兩種模式高考。第一種高考模式是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高考,考試內容為技能加文化知識;第二種高考模式就是現在的高考,學術型人才的高考。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學術型人才的高考分開。這兩種模式的開啟,意味著在高中階段,16歲就可以選擇你未來發(fā)展的模式。當然不管你選擇的是什么模式,你都可以實現你的人生目標。
其實,不管青春是否能夠不朽,擁有它就擁有選擇的機會和權利,面前的路千條萬條,總有一條可以通向成功。我們要做的就是,邁開步,堅持走下去。
(本欄目所發(fā)表的讀者評論,只代表讀者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