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宇旭
高校公選課是面向全校學生開設的以人文素質教育與科學素質教育為核心的綜合素質類教育課程,“它旨在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優(yōu)化學生的知識架構,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技能,強化學生的特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增強學生的就業(yè)競爭力和拓寬學生的就業(yè)渠道?!雹偎怨x課已經成為高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開設的意義已經愈發(fā)凸顯出來。筆者自2002年以來一直開設“名勝古跡與歷史文化”這門公選課,下面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在公選課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名勝古跡與歷史文化”這門公選課是面向全校學生開設的,生源來自各個學院的不同專業(yè)。面對背景知識參差不齊的學生,教學內容的選擇尤為重要。另外,很多高校公選課資源不足,開設的門數(shù)相對較少,學生在網絡選課時往往不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專業(yè)特點選課,而是搶課,選課就是為了修學分。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想保證教學效果,課程內容的選擇至關重要,所以多年來我們把精選教學內容作為這門公選課首要考慮的問題。
根據生源特點和學生選課心態(tài),公選課的內容主要考慮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梢哉f,學生的興趣對學好公選課是至關重要的,有了興趣也就自然喜歡這門課,在愉悅的心態(tài)下學習歷史更便于知識的掌握。名勝古跡不比名山大川,它體現(xiàn)的是人類活動的痕跡,幾乎每一個名勝古跡都有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都承載了它產生那個時代的歷史文化和時代背景。我們就從這個角度精選教學內容。即以六大古都西安、洛陽、開封、南京、杭州、北京為中心,輔以東北地區(qū)的名勝古跡,以專題的形式講授名勝古跡與歷史文化。通過講授,使學生學到歷史知識的同時,領略到先人的聰明智慧和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增強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愛國主義情懷。
另外,在授課過程中還通過師生QQ群、電子郵件等方式,了解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要求,根據學生要求及時調整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是上好一門課的關鍵之一,好的教學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年來,“名勝古跡與歷史文化”課我們采取了多種教學方法,效果明顯。
1.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即多媒體課件教學?!懊麆俟袍E與歷史文化”課講授的是具體的古跡,如果用傳統(tǒng)講授法學生很難有深刻的體會,這樣即使精選了教學內容,也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外,學生生源復雜,人數(shù)眾多,一旦不集中注意力聽課,課堂紀律也很難維持,而利用多媒體課件授課就會解決這些問題。通過文字、圖片、視頻、動畫等多種方式,把該課程涉及的諸多信息有機結合在一起,直觀生動地展示教學內容,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如我們在講兵馬俑時,展示出1號大廳兵馬俑的圖片以及各種姿勢的兵馬俑圖片,對照這些圖片講授秦朝的陵寢制度、軍隊、兵種、軍事制度、武器、國防實力以及秦兵馬俑的燒造,同時講授兵馬俑的發(fā)現(xiàn)對后世的意義等,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領略兩千多年前我們祖先所創(chuàng)造的輝煌文明。
2.課堂討論法。這種方法可以體現(xiàn)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一學期我們有1~2次討論課,讓學生對教師所講授的名勝古跡各抒己見,談談自己的看法和體會,如唐代乾陵、昭陵、明代十三陵等皇家陵寢以及沈陽故宮、北京故宮等皇家宮殿等。通過討論加深學生對這些知識的記憶與掌握,使其對我們的歷史文化有更深刻的領悟。
3.實地考察法?!懊麆俟袍E與歷史文化”這門課,最好的授課方法就是將學生帶到各個古跡地去實地講課。以就近原則,這兩年我們采取學生自愿報名的方式,組織學生到沈陽故宮、北陵(皇太極陵寢)、葉赫古城等周邊地區(qū)去實地考察,讓學生親眼目睹這些名勝古跡,結合課堂上講授的知識對號入座。每次考察都有學生非常激動,感嘆先人的偉大創(chuàng)造,對這些名勝古跡及所承載的歷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教學方法、業(yè)務水平、人格魅力都會對教學效果產生影響,所以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是上好公選課的重要因素。一要從思想上重視公選課。公選課生源復雜、人數(shù)眾多,學生重視程度不夠,要想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保證教學效果,教師必須從思想上重視公選課,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提前做好準備。從教學內容的精選到多媒體課件的精心制作,再到課堂教學過程中語言的組織與表達都要精心準備,特別是要熟記授課內容、課件流程,一定要脫稿講課,切忌照本宣科,確保每一節(jié)課都是精品。二要注意自己的職業(yè)形象。公選課師生之間不是很熟悉,除了上課時間外,很少有接觸,學生對任課教師有一定的陌生感,所以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職業(yè)形象。教師穿著一定要樸素大方,不要濃妝艷抹。如果穿著打扮不合體,就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影響聽課效果,也會影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三要加強業(yè)務水平。教師講課就猶如表演,一定要注意情感的投入和語言的表達,講課時要輕松自如地進入角色,把已經準備好的授課內容準確流暢地傳授給學生。四要做到準時、守時。上公選課一定要把握好時間節(jié)奏,準時上課、按時下課,不遲到、不早退。每次上課要提前到教室把多媒體設備調試好,以保證準時上課。要熟練掌握多媒體技術,一旦出現(xiàn)故障能及時修復,以免影響學生的聽課效果。尤其要按時下課,不能拖堂。因為公選課的學生來自各個不同專業(yè),難免有的專業(yè)在下課后有活動安排,如果拖堂就會影響其他專業(yè)正常的教學秩序,也會使學生感到厭煩。五要重視學生的信息反饋。因為公選課學生專業(yè)背景不同,專業(yè)性質、心理需求差異很大,所以教師要重視各個專業(yè)學生的信息反饋。可以采取問卷調查、師生QQ群、手機短信等方式了解學生對公選課的建議和意見,并將學生反饋的信息進行整合,在以后的教學中改進。
目前很多高校公選課的考核方式都是期末時提交一篇課程論文,這種方式很單一,又有失公允。對于“名勝古跡與歷史文化”這門公選課我們采取了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即過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結合。過程考核指的是平時考核,主要包括隨機考勤、隨堂小考、課堂紀律以及互動積極性,占總成績的50%;期末考核是指撰寫期末論文,占總成績的50%。兩者綜合評定,最后給出成績等級,這樣既客觀又公平。
對于“名勝古跡與歷史文化”這門課我們隨機考勤,一學期內隨機點名5~6次。規(guī)定學生每缺課1次,扣5分,這一規(guī)定在第一堂緒論課就告知學生。并且,我們采取的是下課前點名的方式,即本次課結束時點名,每點到一名學生應答后就離開教室,這樣就避免替答和點名后就溜走的現(xiàn)象發(fā)生。對于找人替上課的學生,一經發(fā)現(xiàn),便取消其本門課的成績。這樣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出勤率,避免了出不出勤成績都一樣的弊病。
聽課狀態(tài)和隨堂作業(yè)也是考核方式的一部分。學生首先要保持課堂的絕對安靜。根據學生聽課的狀態(tài)和與老師的互動積極性來記錄其平時成績。另外還有課堂隨機小考,即在一次課即將結束時,留出15~20分鐘考查學生本堂課講過的內容,根據他們的答題情況給出成績。這樣學生就變得注意聽講、認真學習課程內容了。
期末課程論文我們也采取新的方式。因為學生學科背景差異較大,個人興趣愛好也大有不同,因此列出傾向于不同學科的論文題目供學生選擇會增加學生做論文的興趣,并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
綜上所述,根據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認為高校公選課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精選教學內容、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實行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同時全面提高教師自身素養(yǎng)等。
[注釋]
①張尚武,劉濟科.加強公共選修課的引導和管理,切實保障和穩(wěn)步提高教學質量[J].高等理科教育,2007(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