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引 魏曉玲
目前,從宏觀角度來分析“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教學,尤其是以“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實踐教學為立足點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我們不但未能從意識層面理解好“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實踐教學的屬性,更未能從操作層面處理好“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實踐教學應該怎樣具體進行的問題,所以,導致了“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實踐教學較之課堂教學來說“口頭上重要,行動上次要,思想上不要”,這樣使思想政治理論課徹底淪為了就理論談理論的課,嚴重降低了“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教學的實踐指導意義。因此,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實踐教學實效性的路徑創(chuàng)新十分迫切。
以教材為基礎,就是按照教材內容的知識體系組織、設計、開展課程的實踐教學。針對“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來說,教材中完整系統(tǒng)的理論體系是進行實踐教學時需要最先參考的依據(jù)。教材中的理論體系,直接決定著實踐教學的內容、方法以及目的。該課的理論體系基本上分為思想道德修養(yǎng)以及法律基礎兩塊,因此,實踐教學也需要專注于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以及法律修養(yǎng)。教師在向學生講解教材中的理論知識時,還需要適當實施一些輔助的實踐教學,這樣能有效提升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接受程度。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使用的教材是按照當代大學生實際成長過程中遇到或者存在的問題而編寫的,要體現(xiàn)該課實踐教學的針對性,就要聯(lián)系社會實際。教師可以使用多種形式進行實踐教學: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反映改革開放以后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的視頻,學生觀看后,組織他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并談談對我國思想道德以及法制變化的看法;還可以讓學生用課余時間向生活有困難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此外,還應確保該課的實踐教學具有社會實際的“鮮活性”。社會實際的“鮮活性”,也就是社會實際的新鮮度。選取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的社會實際必須要是時下最新、最熱點的新事件、新問題、新現(xiàn)象,必須要鮮活。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當前的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仍然存在很多薄弱環(huán)節(jié),需要進一步加強。所以,在秉承以社會積極主旋律來引導教育大學生的時候,我們還需要提升他們對身邊不良道德認知進行譴責和聲討的意識。
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就是要確保實踐教學的內容、方法、目的和大學生的實際相符。該課實踐教學的主要對象是那些新升入大學的一年級學生。由于剛剛告別了高中三年緊張的學習生活,他們對全新的大學充滿了好奇感,想要接觸、了解新事物以及新思想,而且具有很強的參與意識,表現(xiàn)自己的欲望也非常強烈,學習任務也不重,考研以及就業(yè)這些會帶來巨大壓力的事情距離他們還很遠??墒?,他們還沒有深入了解大學中的學習方法,理論思維與思辨能力總體不高。基于學生的上述特點,該課的實踐教學需要盡量安排能提升學生參與欲望,同時和課程內容緊密聯(lián)系的形式。此外,還應該注意提升學生的理論思辨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讓他們能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理論內容。
1.借助實施實踐教學的環(huán)節(jié),使學生深入理解、掌握、吸收教材中的基本知識、理論、規(guī)律等。實踐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所學習的理論知識,從而將其內化為自己學習和生活的理論指導。
2.借助實施實踐教學的環(huán)節(jié),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當前社會的發(fā)展動態(tài)以及國家的實際國情?,F(xiàn)在的大學生基本都是“90后”,他們成長的環(huán)境和前幾代人相比,可以說有天壤之別;而且從懂事開始他們就基本上在學校里學習,幾乎沒怎么參與過社會實踐。借助實施實踐教學的環(huán)節(jié),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社會和國家的現(xiàn)狀,從而對社會和國家建立起正確的認知,提升對國家宏觀社會、經濟政策的理解以及認同程度。
3.借助實施實踐教學的環(huán)節(jié),能夠幫助大學生學習到一定的社會生存能力,明白為人民服務的真諦。實踐教學能夠讓大學生學到課堂上永遠無法學到的生存能力,并且明白自己要善于運用這種能力來為社會發(fā)展貢獻一份力量。
4.借助實施實踐教學的環(huán)節(jié),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品格,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實施實踐教學能夠讓學生通過實踐進行自我教育,培養(yǎng)他們堅強的意志與品格,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從而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怕困難,勇往直前。
5.借助實施實踐教學的環(huán)節(jié),能夠提升學生對“社會責任感”以及“歷史責任感”的認知。實踐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加了解當前世界的實際情況、國家的實際情況、黨的實際情況,體會到自己的生活多么幸福,提升學生對社會以及民族的責任感,這對于實現(xiàn)“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
1.貫徹“三貼近”的原則。“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實踐教學必須貼近現(xiàn)實、貼近生活以及貼近學生。其中:貼近現(xiàn)實,是指實踐教學應該由社會現(xiàn)實出發(fā),聚焦于社會的熱點問題、民眾關心的問題,從而提升學生正確理解、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貼近生活,是指實踐教學應該貼近大學生的實際生活,以他們日常的衣食住行、學習、交際等為切入點;貼近學生,是指實踐教學應該由學生的真實需求出發(fā),滿足學生的利益取向,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展與進步。
2.貫徹主體性的原則。實踐教學應該秉承學生的主體性。雖然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互動過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作為主體,是核心的內因;教師作為引導,是重要的外因。實踐教學應盡量提升學生參與其中的積極性以及學習、分析的熱情,引導學生自己去選擇最易接受的實踐教學內容以及方式;以學生的思想水平以及接受能力為基礎,使他們借助實踐提升對教材中理論知識的理解以及認同程度。
3.貫徹發(fā)展性的原則。首先,要用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當前的思想素質、法律素質、學習能力,給予每個學生最適合他的關注,在不同時間給一個學生不同的幫助。其次,要用發(fā)展的觀點對學生進行客觀的評價,用發(fā)展的眼光正視學生的實際行為以及表現(xiàn)。
教育部的相關文件已經明確規(guī)定了“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實踐教學的學分:對于本科的思想政治理論教學來說,要在當前的學分里撥出2學分開展實踐教學;對于??频乃枷胝卫碚摻虒W來說,要在當前的學分里撥出1學分開展實踐教學。2011年,該規(guī)定就已經完全落實,現(xiàn)在所有高校都實行這樣的學分計算方式。
校領導應該提升自身的思想意識,在政治的高度對“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實踐教學的重要性進行認知。具體應該做到:第一,校黨委應該組織一個專門的管理機構,并和學校的相關部門通力合作,組織和安排“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實踐教學,并清晰規(guī)定每個部門的具體職責。第二,要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把“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實踐教學的經費做進每年的校財政預算計劃中,并且??顚S谩l件允許的話,應逐年增加對“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社會實踐教學的資金投入。第三,把“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實踐教學列進學校教學管理與監(jiān)督的項目中,將短期的實踐活動升級為長遠的教育,將臨時考核升級為制度化的管理。
思政教師負責組織實踐教學,承擔最主要的教學責任,所以需要通過多種途徑、方法尋求改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實踐教學的措施,具體有:第一,社會實踐需要符合大學生的教育以及成長規(guī)律,讓大學生親身到社會進行體驗、了解以及服務,教師全程跟蹤并及時提供指導;第二,實踐教學可以采取多種形式,校外實習、校際交流、座談、單位見習、志愿服務都是很好的選擇;第三,教師應該設計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考核機制,主要考查學生實踐的具體內容、對課堂中學到知識的運用能力等,力爭客觀、真實、全面地反映學生的真實理論水平以及思想品質。
學校應該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盡量多爭取一些來自社會的支持,有計劃、有步驟地建立能提供穩(wěn)定、長期德育教育的基地,持續(xù)擴大社會實踐的范圍,進而推動課外教學和課堂教學完美融合,理論和實踐彼此促進。當前,各學校的思政實踐基地,基本上是靠宣傳部門借助公共或者私人的“關系”建立的,缺乏穩(wěn)定性和長期性。能否在制度層面上采取措施,規(guī)定如果企事業(yè)單位愿意承擔部分的社會實踐工作,并被高校接受的,能夠享受一定的政策優(yōu)惠或者稅收減免待遇,這樣能夠有效提升企事業(yè)單位承擔實踐教學任務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實施實踐教學能夠幫助大學生更好地了解國家的實際情況,堅定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決心;同時,實踐教學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和鞏固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提升“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的教學效率,進而提升各門具體學科的實際教學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