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小妹
【關鍵詞】語文 多媒體教學 誤區(qū)
對策
【中圖分類號】G?搖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1A-
0010-02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大力推進多媒體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xiàn)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為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環(huán)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倍嗝襟w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普遍運用,帶來了語文教學手段的變革,給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在實踐中,語文教師在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時往往陷入了誤區(qū)。在此,筆者在分析當前語文多媒體教學存在的誤區(qū)的同時,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一、語文多媒體教學存在的誤區(qū)
(一)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過于直觀,忽略了學生對文本的解讀
語文學習的主要方式是通過閱讀來理解文本,無論采用多么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開展教學,如果忽略了學生對文本的解讀,都無法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然而,不少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都忽略了這一點。以教學蘇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課文《背影》為例,有的教師出示的多媒體課件是父親越過鐵道買橘子的事,把父親的背影具體化,使學生失去了想象的空間。由于詞語存在多義性,每個人對課文中的“背影”的解讀是不一樣的,教師通過播放視頻的方式將父親的背影直觀地呈現(xiàn)出來,一方面容易使學生對父親的背影的形象產生懷疑,一方面有可能會讓學生把視頻中的“背影”當做作者筆下的背影,在心中留下一種固定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二)注重多媒體教學的形式,忽略了語文教學規(guī)律
當前,越來越多的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采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為了采用新穎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教師們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方面花了很多時間,課堂上多媒體演示過多,學生看得眼花繚亂,教學效果卻不甚理想。實際上,語文教學是有規(guī)律的,特別是閱讀教學,需要學生自己去品讀,過多地使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會干擾學生對課文的感受和理解。再者,有的教師對電腦操作不夠熟練,授課時忙于操作電腦而忽略與學生的交往和互動。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忽略了板書
隨著多媒體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廣泛應用,語文課堂上出現(xiàn)了淡化板書,甚至省略板書的現(xiàn)象。板書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師通過板書能夠將教學內容變得形象化、條理化、系統(tǒng)化,有助于揭示教學重點、教學難點,便于學生理解課文。板書也是語文教師的基本功之一,老師寫得一手漂亮的粉筆字,不僅可以使學生對板書內容一目了然,還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和良好的書寫習慣。
二、語文多媒體教學走出誤區(qū)的對策
(一)依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實際的需要,恰當?shù)剡\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在語文教學中,是否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需要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來確定。在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生命的意義》一課的教學中,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理解保爾在戰(zhàn)友的墓前說的一段話:“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于我們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已經把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這個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了人類的解放而斗爭?!睂τ谠谛腋5沫h(huán)境中長大的學生,很難去理解一個戰(zhàn)士在經歷了死亡的考驗之后,面對曾經一起戰(zhàn)斗過的戰(zhàn)友的墳墓時內心的感受,這時我們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來幫助學生理解。比如,教學時引入一個故事:一個快樂的三口之家在高高的纜車上欣賞美景時,纜車突然墜落,父母在纜車墜地的瞬間,用雙手托起了年僅兩歲的孩子,父母遇難了,孩子獲得了重生。故事講到這里,教師運用多媒體播放由歌手韓紅演唱的歌曲《天亮了》,屏幕顯示歌詞:就是那個秋天/再看不到爸爸的臉/他用他的雙肩/托起我重生的起點/黑暗中淚水沾滿了雙眼/你不要離開,不要傷害/我看到了爸爸媽媽就這么走遠/留下我在這陌生的人世間。通過這個近乎殘酷的換位體驗,引導學生想象:假如你是這個孩子,在父母為了救你而失去生命后,你對生命是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這里,教師恰當?shù)剡\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能夠使學生的內心受到強烈的觸動,為學生搭建了理解課文的橋梁,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
(二)發(fā)揮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輔助作用,切忌喧賓奪主
多媒體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在語文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語文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教學形式,它的作用是為教學內容服務的,它不可以代替教學內容,也不可以無視教學內容而獨立存在。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多媒體信息技術的運用一定要為教學服務。比如,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開展教學能夠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渲染氣氛、激發(fā)情感、呈現(xiàn)直觀形象、突出重點等,但教師不能因為某一張圖片特別漂亮或某一段視頻特別精彩,為了展示這張圖片或這段視頻而特意安排一些無關的教學內容,這樣的教學設計就有點喧賓奪主了。一位教師在教學蘇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蘇州園林》一課時,先讓學生花幾分鐘觀看蘇州園林中漂亮景觀的圖片,給學生以直觀形象的感受,恰當?shù)匕l(fā)揮了多媒體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輔助作用。反之,如果教師認為蘇州園林的圖片很美而將圖片全部呈現(xiàn)出來,語文課就會變成美術欣賞課,影響了語文教學的效果。
(三)多媒體教學手段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應相得益彰
語文多媒體教學為語文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加了學習的信息量,通過運用文本、聲音、圖像、影像等進行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給語文教學帶來積極的促進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中的不足,提高了語文教學的效率。然而,在語文教學中不能因為有了多媒體信息技術而丟掉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也不能在教學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否則,教師會因為忙于使用多媒體教學而忽略了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使課堂教學缺少生機和活力。因此,語文教師要善于將多媒體信息技術與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相結合,根據教學目標,科學合理地開展教學。
以教學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課文《愛蓮說》為例,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反復播放課文錄音,第一遍讓學生注意生字詞的讀音,第二遍讓學生跟著錄音朗讀,第三遍讓學生糾正錯誤的讀音,然后帶著學生學習課文,分析文章段落,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接著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蓮花的圖片,在黑板上板書課文的結構,讓學生領會課文的內涵,感受蓮花具備的“君子”品格,同時解析作者采用了對比的寫作方法。最后讓學生再次聽錄音,背誦課文。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將多媒體信息技術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相結合,利用課文錄音指導學生朗讀,利用圖像幫助學生理解課文、背誦課文,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語文多媒體教學是一把“雙刃劍”,它既有便捷與高效的優(yōu)點,也存在程序化的缺陷;它既可以解放語文教學,也可能形成對師生的束縛,運用不當還會造成語文教學的低效。因此,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語文教學,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和提高教學水平,走出教學的誤區(qū),采用正確的策略,提高教學效率。
(責編?搖歐孔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