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彩青
(云南省保山市騰沖縣人民醫(yī)院,云南保山 679100)
?論著/心律失常?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臨床治療分析
郭彩青
(云南省保山市騰沖縣人民醫(yī)院,云南保山 679100)
【摘要】目的探討研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臨床治療。方法隨機抽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本院接診的10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颊咦鳛檠芯繉ο?,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對照組,每組5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療法,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胺碘酮,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治療的總有效率90.0%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74.0%,二者比較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不良反應率4.0%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34.0%,二者比較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臨床治療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時,采用常規(guī)療法加用胺碘酮,不良反應少,醫(yī)療效果顯著。
【關鍵詞】臨床治療;室性心律失常;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冠心病心力衰竭包括慢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心力衰竭[1],其治療方法不同。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經常會并發(fā)室性心律失常,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本文以2012年2月~2013年2月本院接診的10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臨床治療,現(xiàn)總結如下,以供業(yè)內參考。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本院接診的10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颊咦鳛檠芯繉ο?,其中男52例,女48例,患者年齡42~85歲,平均年齡(58.3±3.6)歲,患者病程6~16年,平均病程(9.1±1.2)年,所有患者入選前均經臨床診斷,所有調查對象均符合研究對象條件,依據(NYHA)標準對其進行心功能分級[2],其中I級38例、Ⅱ級36例,Ⅲ,26例。排除碘過敏、竇性心率、房室傳導阻滯、甲狀腺疾病患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身體健康狀況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所有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發(fā)室性心律失?;颊咝?2導聯(lián)心電圖檢查,每天1次,密切監(jiān)測患者心率變化以及ST-T。在治療過程中,對所有患者行常規(guī)輔助檢查,24小時密切監(jiān)測患者左室射血分數以及動態(tài)心電圖。
1.2.1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治療,控制患者進鹽量,給予氧氣機吸氧,飯前口服ACEI,每日75~150mg,1日3次,每次25~50mg,每日最大劑量≤450mg;口服地高辛片(國藥準字H13021333,華源眾生藥業(yè)有限公司),每日1次,每次0.125~0.5mg;口服螺內酯片(國藥準字H32021121,揚州中寶制藥有限公司),每天3~4次,每次1片(12mg);靜脈滴注門冬氨酸鉀鎂(國藥準字H20040327,北京雙鶴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每次1~2瓶,加入250~50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每日1-2次。
1.2.2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靜脈注射胺碘酮(國藥準字H20052294,黑龍江迪龍制藥有限公司),每次150~300mg,稀釋后緩慢推注,保證推注時間在20~30分鐘內;以1mg/分鐘的速度泵入胺碘酮,6小時后,降至0.5mg/分鐘,2~3后,注射改口服,每日3次,一次600mg。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和臨床療效。
1.3評價標準
無效:患者臨床癥狀加重或無緩解趨勢;有效:患者期前收縮減少≥50%,心悸、氣促胸悶等癥狀有所緩解;顯效:心電圖顯示患者期前收縮減少≥90%,心悸、氣促胸悶等癥狀基本消失。
1.4觀察指標
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下腹痛、視力模糊、腹瀉、異常無力。
1.5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分析處理,數據統(tǒng)計采用t和χ2檢驗,P<0.05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對比
兩組中均有患者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在惡心、嘔吐、下腹痛、腹瀉、異常無力方面二者無顯著性差異(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在視力模糊和不良反應率的比較上,觀察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二者比較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下表1。
2.2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對比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組總有效率90.0%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74.0%,二者比較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情況見下表2。
表1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對比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對比
冠心病是老年心血管臨床常見疾病之一[3-4],其發(fā)病率呈逐年增加狀態(tài),在一定程度上患者的生活質量帶來的影響。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發(fā)室性心律失常后,會加重患者心肌缺血,患者神經內分泌激活、心肌結構重塑、電解質紊亂等易導致室性心律失常。與此同時,室性心律失常易降低患者心臟博血功能,加重患者心力衰竭,形成惡性循環(huán)。李淑珍在厄貝沙坦聯(lián)合胺碘酮治療衰并發(fā)室性心律失常的療效觀察中報道[5],以患者動態(tài)心電圖記錄為依據,一般80%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早搏具有頻發(fā)的特點,約有48%患者出現(xiàn)短暫室性心動過速的情況,致使患者出現(xiàn)較為嚴重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情況。由此可見在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發(fā)室性心律失?;颊咧委煹囊?guī)程中,醫(yī)護人員應時刻密切的關注患者臨床情況,出現(xiàn)異常,及時給予搶救。由岳強在無創(chuàng)心功能參數的測定與冠脈病變嚴重程度的相關性研究中的相關數據可知[6],心功能越差,患者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出現(xiàn)室性心律失常的發(fā)生率越高。在對其進行常規(guī)治療時,由于所使用藥物具有一定負性肌力和促心律失常作用,因此在臨床治療中具有一定局限性,對心力衰竭患者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鹽酸胺碘酮是Ⅲ類抗心律失常藥,其不僅有利于降低竇房結自律性,還可以阻斷折返環(huán)、消除折返激動、延長心室肌傳導以及心肌組織動作電位,以改善患者心力衰竭的癥狀。胺碘酮無負性肌力作用,可對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失常情況進行有效控制。除此之外,胺碘酮還可以糾正血流紊亂情況,緩解患者心肌結構重塑,最終有效的改善患者心功能。本組實驗中,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療法,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胺碘酮,觀察組治療的總有效率90.0%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74.0%,二者比較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與黃革文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臨床治療分析中對照組有效率72.00%[7],觀察組有效率88.00%基本吻合;觀察組不良反應率4.0%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34.0%,二者比較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由此可見,對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胺碘酮治療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臨床效果較為良好。
綜合上述,臨床治療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時,采用常規(guī)療法加用胺碘酮,醫(yī)療效果顯著,不良反應少,鼓勵廣大醫(yī)護工作者積極探討,建起推廣于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袁現(xiàn)偉.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臨床治療分析[J].臨床醫(yī)學,2013,33(4):119-120.
[2]胡金,徐惠波.中藥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8(32):9-11.
[3]董守仁,王東偉.胺碘酮與比索洛爾聯(lián)合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2,12(8):1371-1372.
[4]李曉東,王建春,葉琳,等.卡維地洛對老年慢性力衰竭合并室性律失?;颊哐迥I上腺素受體自身抗體的影響[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2,38(7):122-123.
[5]李淑珍.厄貝沙坦聯(lián)合胺碘酮治療衰并發(fā)室性心律失常的療效觀察[J].吉林大學學報,2012,35(4):625-626.
[6]黃革文.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臨床治療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3,26(4):215-216.
[7]岳強.無創(chuàng)心功能參數的測定與冠脈病變嚴重程度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2,14(13):2368-2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