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英昌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我國課程改革在逐步的深入,在新課程理念下,班主任的壓力越來越大;它需要采取一些策略,來提高班級管理質量。簡要介紹了目前班級管理現狀,然后探討了新課程理念下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希望能夠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意見。
關鍵詞:新課程;班主任;班級管理
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教師需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要將人的發(fā)展規(guī)律貫徹于教育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在教育教學中,需要明確地了解人是所有一切的核心。要將學生的實際需求作為教育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教育中,班級是基本單位,通過班級來實施各種教育理念和方法。在新課程理念下,需要創(chuàng)新管理理念,采取多種方式來提高班級管理質量。
一、目前班級管理現狀
班級管理指的是班主任對班級學生的各項工作進行管理和教育,比如,管理學生的思想、學習以及生活和勞動等。目前,我國仍然將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過程中的主導因素,班主任通過指定或者采取選舉的方式,在班級里面找出其他的一些學生干部,比如,班長、學習委員、各科課代表、衛(wèi)生委員等來管理班級。在管理模式上,依然采用的是粗暴的指令管理方式,班主任將命令下達下去,班干部對其進行嚴格執(zhí)行,對學生的各種行為進行管理。這種班級管理模式劃分了不同人員的分工角色,管是這種管理模式的重點,對人的各種行為進行監(jiān)管,在各種規(guī)章制度的制約作用下,學生的自由就會失去,無法有效地體現學生的自主意識,不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新課程理念下班主任的班級管理策略
1.對師生關系進行改善,營造一種和諧的班級氛圍
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指出:“教育是心靈的溝通,要想提高教育質量,就需要從心出發(fā)?!边@就需要對師生關系進行改善,營造一種和諧的班級氛圍,班主任要對學生尊重,平等地進行交流和溝通;班主任在管理學生的時候,要充滿愛意。對于出現的問題,要注重循循善誘,對于每個積極學習和向上的學生,班主任都需要給予必要的鼓勵,這樣才可以有效地改善師生關系。班主任要對每個學生都給予足夠的關愛,了解學生生活和學習情況,對于出現的各種問題和困難,班主任要給予一定的幫助。同時,班主任要深入到學生當中,與學生積極溝通和交流,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給予學生正確的思想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抵御不良誘惑。通過這種愛的教育,學生們就會進行愛的接力,他們以后在成長過程中,懂得去關愛別人,促進其更好地發(fā)展。
2.采取激勵模式,激勵學生不斷努力
通過實踐研究表明,是否將激勵應用到人的行為過程中,就會產生截然不同的表現和效果。因此,就需要將激勵教育模式應用到班級管理中,通過激勵,幫助學生確立信心,產生學習的動機,促使其可以積極向上,采取積極的活動行為。過去那種專制型管理模式,因為各種制度都會對其產生制約作用,那么就會激發(fā)學生的逆反心理,而應用激勵人的管理思想,通過目標激勵以及榜樣激勵等各種措施,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要想將激勵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班主任就需要給予學生足夠的關
愛,只有這樣,學生才可以在班級管理中,感受到一種溫暖,學生才愿意與老師進行真心溝通,將學生的潛能給充分激發(fā)出來,促進學生更好地發(fā)展。
3.實行科學的民主管理
只有將民主管理制度落實下去,才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在班級中蓬勃發(fā)展。在新課程理念下,需要將科學的民主管理實施下去。對于班主任來講,在對新班級管理時,對待每個學生都需要公正和平等,不能夠有任何的偏心,不能夠因為學生成績差而忽略掉這部分學生,需要對每個學生都足夠關心,在班級管理中,讓所有學生都積極參與進來,對所有學生的基本信息進行搜集和了解,除了掌握學生的個性特點,還需要了解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同時,為了將學生的各種才能充分地發(fā)揮出來,需要充分結合學生的特點,依據班級的具體情況,對服務崗位進行合理設置,搭建各種舞臺,保證每個學生在班級集體中都可以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增強學生的歸屬感,可以將自己的個性特長充分地發(fā)揮出來,服務于大家,這樣學生就會積極地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升華思想,陶冶情操,促進其更好地發(fā)展。
通過上文的敘述分析我們可以得知,在新課程理念下,需要革新傳統(tǒng)班級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班主任需要尊重和關愛每個學生,積極地與其溝通和交流,營造一種良好的班級氛圍,促進每個學生更好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吳昊文,吳志敏.新課程理念下的班級管理創(chuàng)新策略探索[J].教學與管理,2008,2(15):123-125.
[2]張云靜.淺析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J].新課程,2012,2(5):43-45.
(作者單位 山東省青島膠州市中云小學)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