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和時代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人們的生活以及思維等很多方面都發(fā)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在社會生活中,對公民素養(yǎng)的要求在不斷的提高。為了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和需要,人們必須不斷的提高各方面的素質。以往的教育方式已經很難滿足實際的學習需要,所以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進行綜合性學習指導是非常有必要的,綜合性學習能夠提高學生本身的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老師也必須不斷進行教學思想和教學手段的創(chuàng)新,打破以往的教學方式,對教學策略進行優(yōu)化。
[關鍵詞]:小學語文 綜合性學習 指導 自主學習
實行新課改以后,我國的教育已經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越來越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在語文教學中,做好綜合性學習也是非常重要的。綜合能力的提高能夠更好的提高學生本身的綜合學習方面的能力。在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老師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不但要發(fā)起綜合性學習,還必須參與進去,并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指導。所以,在進行綜合性學習指導的時候,老師必須將自己的作用充分的發(fā)揮出來。
一、在小學語文中,進行綜合性學習的重要性
以往在進行小學語文學習的時候,教學思想落后,教學的方式也比較的單一,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往往抓不住要點,學習的時候興趣也不高。而綜合性學習的開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往封閉的教學方式,能夠在教學的時候,讓學生將自身的自主性更好的發(fā)揮出來,并且課堂的開放性也更強。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后,我國的開放程度不斷的增加,各種思想也在不斷的碰撞融合,社會的發(fā)展對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所以,為了更好的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要,我國的教育也必須進行改革。
現在,新課標和素質教育的實行,要求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和以往的方式相比,傳統(tǒng)語文在教學的時候更加重視語文基礎方面的知識,而新課改卻更加重視綜合性學習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所以,為了更好的滿足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時候也有必要進行綜合性學習。此外,語文學科本身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就非常的強,能夠將人文性和工具性更好的統(tǒng)一在一起,這樣直接要求了小學語文應該進行綜合性學習。
語文由于其本身的學科特點,要求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不但要將學科和學科、社會和學校更好的結合起來,還必須在學習的時候,不斷的進行自主探究和合作,提高和外界進行交流的能力。進行綜合性學習,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對語文本身的興趣,還能夠幫助學生不斷的進行思維的發(fā)展,進行探究精神的培養(yǎng)。所以,在小學語文中進行綜合性學習,是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有著非常重要意義的,對學生的將來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在小學語文進行綜合性學習的時候一些主要的指導方法
(一)做好選題方面的指導
在現在的小學語文教材中,幾乎每節(jié)課,都會對學生的綜合性學習有一定的要求,并且根據教學目標的不同,又可以將整個綜合性學習分成幾個小的部分或者學習任務,分成幾個小的課題,讓學生更好的進行學習。在老師進行小學語文綜合性教學的時候,可以讓學生以自愿的原則分成幾個小組,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課題的選擇和制定,并根據課題開展相應的活動,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應該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指導,給學生提出一定的建議,但是絕對不能夠強制性的要求學生進行題目的選擇。當學生通過討論和探究完成活動之后,老師還應該讓學生將他們的學習成果在班級中進行匯報和交流。
(二)對學習方案的制定進行一定的指導
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之后,往往會通過討論來選擇適合學生的課題,但是在課題選擇出來之后,不表示這個課題已經被選中能夠進行研究了,老師必須了解學生的課題,并對學生的課題選擇進行一定的歸類,將那些相似性比較高的課題歸成一類,讓學生作為一個大的課題組進行這個課題的研究。在課題選擇的時候,老師給了學生非常大的自主性,并且老師也進行了一定的指導和歸類,并且小組建立的時候,也是讓學生根據自愿的原則進行的,這和以往老師強制性的分組有著本質的區(qū)別。這樣學生在進行課題研究的時候,積極性和主動性會更加的強,更加容易研究出優(yōu)秀的東西。
(三)進行信息收集方面的指導
在進行交流和討論信息收集的時候,應該讓學生進行收集,而不是讓老師去收集,這樣在交流和討論的過程中,學生的觀點會產生一定的融合和沖突,得到的信息也會更加的有效。
(四)做好信息整理方面的指導
在進行信息處理的時候,一般都會根據以下幾點進行,首先,應該進行信息的篩選,對于學生已經收集到的信息,老師應該指導學生進行一定的研究和討論;其次,在進行數據統(tǒng)計的時候,一般會采取問卷調查的辦法;再次,在進行信息分類和處理的時候,老師應該做好指導工作,讓學生根據不同課題的不同方向來做好分類工作;最后則是,指導學生做好信息加工工作,在進行信息加工的時候,主要的辦法指有針對性的對那些原始信息進行比較,并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信息的修正,最后得到的正確信息,才能夠運用到調研中去。
(五)對學生的報告撰寫進行指導
老師在進行這方面指導的時候,必須讓學生知道進行研究的目的、內容以及結論是什么,這樣在進行報告撰寫的時候,才會理由更加的充分。
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綜合方面的能力。對于小學語文教學和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都是非常重要的。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老師應該指導學生自己進行探究,并在探究的過程中發(fā)現并解決問題,找到學習的辦法和技巧,并進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這對學生的將來發(fā)展是非常重要的,老師必須真正的認識到這一點,提高學生的綜合性學習能力,幫助其更好的發(fā)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吳雪萍.開發(fā)課程資源 享受快樂語文——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主題的選擇策略[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06)
[2]孟娟.生活即教育——淺談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J].教育教學論壇,2011(07)
[3]王學林.基于本土文化資源開發(fā)的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實踐[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1(05)
[4]吳芹.“厚積”而“薄發(fā)”,讓紙筆牽手“動態(tài)”——小學語文命制“綜合性學習”新題型的思考[J].新西部(下旬.理論版),2011(02)
[5]宋海羅.語文綜合性學習在貴州省實施情況的調查與研究——以貴州省興義、安順及遵義市為例[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