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紹:
在一次公開課中我抽到了《荷塘月色》這篇文章,因為大家對這篇文章的熟悉程度之深,在準備的過程中讓我特別的為難,希望另辟蹊徑,找到一條新的思路,既不能脫離文本,又不能循規(guī)蹈矩,受一篇文章的啟示,我選擇了個性化閱讀賞析,希望同以往的授課方式進行一下比較探究。
情景描述:
在認真準備的情況下,我開始的新課授課,而這一次的授課對象的是重點校重點班的學生。學生學習程度較好,在沒有充分預習的前提下開始了。
一、導語
在一切文明孕育的文字中,只有中國語言文字是獨具魅力的,然而,中國詞匯浩如煙海,我們怎樣才能得心應手,妙筆生花呢?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解讀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板書課題:《荷塘月色》
二、教學過程
(一)如切如琢 如琢如磨
師: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于一篇文章我們只有讀出自己的見解和體悟才是真正的閱讀,語文如果沒有閱讀,我們就找不到回家的路,沒有朗朗讀書聲的課堂也不是語文的課堂,請同學們一起閱讀課文,體會你認為最美的段落。(播放優(yōu)美的背景音樂)
師:個性閱讀指導(知人論世 置身文中 緣景明情 體悟人生)
生:自由閱讀課文(自己選擇自己認為最美的地方,可以是抒情的地方,可以是寫景的部分,也可以是修辭手法的賞析,但一定是自己感受最深刻的地方)
師:分享閱讀
生:(展示)一個人閱讀;兩個人組合;學習小組配合朗讀
師:(點評)同學們朗讀的非常好,可謂聲情并茂,尤其是景物描寫的那幾個自然段讀的特別美,閉上眼睛大家仿佛被帶到了清華園的荷塘,讓我們一起觀荷花,聞荷香,享荷韻,就像進入了仙境一樣美好。
師: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讀進去還要走出來,現在就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記錄自己的心情,將你心中的荷塘,你眼中的荷塘展現給大家,分享你的閱讀體會。
生:自由寫作(以《我心中的荷塘》和《我眼中的荷塘》為題,記錄自己的感受)
生:分享交流《讀后感》這文章使我意猶未盡,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荷塘月色的美麗可以令人暫時忘記憂愁,可見它的美麗,使我感到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可是在文中我更能深刻的感受到作者對現實生活的厭惡、憎恨。似乎我就站在那荷塘旁邊,看著作者憂心忡忡。
生:《心中的荷塘》如果你是荷塘,我愿是塘中一朵小小的蓮,只想生長在你的心里,待春天綻放生命所有的美麗給你;
如果你是荷塘,我愿是月亮,只把縷縷輕柔的月光撒你,只為你變換亙古的陰晴圓缺;
如果你是荷塘,我愿是河岸旁的一株楊柳,依依的婀娜只為裝點你的美麗……
生:我喜歡月下荷塘的描寫,我認為作者對荷塘的描寫特別細膩,我最喜歡的是對荷花的描寫,這里不僅用了擬人、比喻還用了排比,三種修辭手法的運用,將荷花的樣子描寫的太美了,羞澀的打著朵兒的,有裊娜的開著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將花兒就嬌羞的神態(tài),萬千的姿態(tài)描寫的淋漓盡致,惟妙惟肖。
生:我覺得“瀉”用得好,能把月光寫活了,特別生動。
師:同學們寫的非常好,準確的把握了荷塘月色的美好,可是老師想和同學們一起探討一個問題,大家有沒有發(fā)現,今夜的荷塘作者為什會認為他“總該另有一番樣子了吧”!既然是日日走過的荷塘,為什么今夜就不一樣了呢?你的荷塘和作者的荷塘一樣美嗎?
師:出示探究題“”結合文章中體現作者情感的語句,賞析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生:齊讀1-3自然段
生:討論,合作交流
生:雖然是日日走過的,但今夜的情感不一樣“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生: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生:作者是借景抒情
生:作者想借助美好的景物消除心中的苦悶,達到解脫。
師:同學們分析的非常正確,這就是這篇文章寫景抒情的最佳境界,緣情繪美景,景中蘊情思。
師:同學們想想,荷塘是美的,但你的荷塘和作者的荷塘一樣嗎?
生:不一樣,因為我們的情感不同,看到的景色也不同。
師:非常好,這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俄國作家魯巴德說,“閱讀,就是在別人的幫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我們不僅要懂得作者的感情,更要讀出自己的荷塘月色。
生:贊同。
師:這篇文章之所以被贊為寫景抒情的經典,正是因為作者巧妙地將情與景完美融合,這篇文字,雖不是詩歌,卻將我們帶入了一片詩情畫意的境界中,更向我們詮釋了如何寓情于景,如何借景抒情,達到情景交融。
三、結束語
生活處處皆語文,語文處處皆生活,我們?yōu)槭裁匆獙W好語文,因為語文會為你打造一個詩意的人生,讓你的生命之花綻放!好好學語文!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上完之后,我受到很大的啟發(fā),我們應該相信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在以往的教學中,老師們都比較注重知識點的教學,如何寫景,如何抒情,怎樣運用表現手法,思想感情如何等等,常常忽視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個體感受,取而代之的是對教師的分析結論被動認可,雖然學生的生活閱歷有限,但對于語文學習我認為應該提倡個性化閱讀,孔子早就說過因材施教,而且在提倡創(chuàng)新的時代,都按標準答案,怎么可以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呢?
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個跳動的思維,讓他們思維碰撞,激起學習的興趣,語文就應該帶領學生走個性化的閱讀之路。雖然道路還有些曲折,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語文的殿堂里,閱讀將會奇葩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