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普通話是我國的法定語言,是全國各族人民互相交流的共同語言。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指出:語言文字的訓練“聽、說、讀、寫四個字中間,“說”字最基本,說的功夫差不多,聽、讀、寫三項就容易辦了。”葉圣陶先生的語言闡明了口語訓練的重要性和學習語文的基本規(guī)律。口語交際教學在學說普通話、養(yǎng)成講普通話的習慣方面,承擔著特殊使命。
[關鍵詞]:口語交際能力 普通話 藏區(qū)農村小學生 培養(yǎng)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普通話是我國的法定語言,是全國各族人民互相交流的共同語言,它的推廣和使用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現(xiàn)代化生活中,較強的普通話口語交際能力將會成為每一個人適應現(xiàn)代社會交際最基本的能力需要。
如今許多大中型城市,許多孩子一出生便接受了普通話的熏陶,很自然便學會了講普通話。但在藏區(qū)農村,人們普通話的意識較淡。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成長的孩子,學會的自然是藏語。藏區(qū)農村小學生學習普通話就顯得更加困難。相對城市小學生來講,藏區(qū)農村小學生口語表達能力遠不如城市里的孩子。因為藏區(qū)農村小學生從小耳濡目染聽得、說的都是藏語是家鄉(xiāng)話,很少聽到標準的普通話。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教師應如何培養(yǎng)藏區(qū)農村小學生養(yǎng)成用普通話講完整自己想說的話,這是值得關注的。
“聽、說 、讀 、寫”是語文教育所要培養(yǎng)的四種能力,其中口語交際能力對學生未來走向社會,與他人進行良好的溝通起著重要作用。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指出:語言文字的訓練“聽、說、讀、寫四個字中間,“說”字最基本,說的功夫差不多,聽、讀、寫三項就容易辦了?!比~圣陶先生的語言闡明了口語訓練的重要性和學習語文的基本規(guī)律?!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提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xiàn)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在具體的口語交際情境中,培養(yǎng)小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語文教育應該而且能夠在培養(yǎng)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因此,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是教師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一項極為重要的任務。目前,藏區(qū)農村小學生“聽、說、讀、寫”諸能力中,最差的要數(shù)“說”的能力。
藏區(qū)農村小學生在學習普通話過程中,往往形成這樣的兩種情況:一個方面,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們能將一個字、一篇課文讀的通順、準確;可另一方面,在口語交際的過程中,學生是不是會冒出一些不規(guī)范的方言和土語,字不正,腔不圓的,聽著感覺別扭。一旦與他人進行交際、溝通,便又回到熟悉的藏語中去了。原因是他們受祖輩父輩的影響,時常運用藏語,所以要他們準確地運用普通話進行正常的口語交際是有困難的。
為了讓藏區(qū)農村小學生說普通話,必須為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規(guī)范化的語言環(huán)境和氛圍,使學生產生說的欲望。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聽、多練,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充分發(fā)揮語言環(huán)境的熏陶、感染的作用。給學生提供感受和應用語言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語言交往能力。
首先,在班內創(chuàng)設一個適合學生說普通話的環(huán)境,規(guī)定學生在進人教室時無論說什么都必須講普通話。這樣,就迫使學生有了一個思維轉換的過程,一種想法在學生的頭腦中出現(xiàn)時是方言狀態(tài)的,但環(huán)境的逼迫促使學生將存在于頭腦中的藏語“翻譯”成普通話。如此這樣,形成習慣,學生就會自覺地應用普通話進行思維,使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提高。
其次,還要創(chuàng)造一個適宜的氛圍。環(huán)境的逼迫只能使學生被動的使用普通話進行交際,而適宜氛圍的創(chuàng)造更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他們有意識地、積極地應用普通話。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營造氛圍,比如學習課文時讓他們聽錄音使學生了解普通話的魅力,產生學好、說好普通話的欲望,為他們應用普通話、進行良好的口語交際打好基礎。
豐富多彩的口語交際形式,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使他們心情完全放松,從而激發(fā)學生進行交流的興趣與意愿。特別是對那些在學校比較內向沉默、在家里卻很活躍的學生來說,這樣的情境對于他們克服羞怯,日后與他人成功交流,無疑起到了橋梁作用。“口語交際,包括聽話和說話。聽話和說話是人類的口頭交際形式,它既是人的發(fā)音器官和聽覺器官的一種生理活動,同時也是一種復雜的心理活動?!盵2]口語交際教學在學說普通話、養(yǎng)成講普通話的習慣方面,承擔著特殊使命。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口語交際應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的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教師要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采取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不必過多傳授口語交際知識。”[3]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要想激起學生樂于交際、敢于交際的欲望,就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爸挥行睦砩袭a生需要時,學生才能以極大的熱情投身于課堂教學。興趣是學生學習時力求認識或趨近的傾向,是學習的最佳動力?!盵4]布魯納說:“學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睂W生只有對學習材料感興趣了,才會激起情感,情感又會觸發(fā)語言動機,提高語言技巧,使學生有話可說,有話要說?,F(xiàn)行教材中一些口語交際的教學內容本身就能激發(fā)學生的交際熱情,如《接電話》、《當有人敲門的時候》、《傳悄悄話》等,一些交際類、表演類、討論類等話題都是從日常生活中攝取得鮮活的交際話題。它們接近學生生活,學生也容易產生興趣,有說的欲望。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口語交際中感受到自己能說,可以說,說的好。
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fā)藏區(qū)農村小學生運用普通話進行口語交際。語文教學中每一個口語訓練都應當突出重點目標的同時兼顧其它素質的訓練,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學生在達到“準確、流利地用普通話表達”的基本要求后,再根據(jù)不同年齡提出不同階段要求,低年級要能積極參加討論、交流;中年級要能進行較深入的交流;高年級,自己認為對的意見敢于發(fā)表和堅持,在發(fā)表意見時,有準備,有中心,有條理,有一定的質量。讓藏區(qū)農村小學生最終能用普通話進行口語交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人民教育出版社
[2]谷生華,林健《小學語文學習心理》北京語文出版社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編《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人民教育出版社
[4]徐吉華,《讓“羔羊”不在沉默——學生缺乏學習熱情現(xiàn)象的思考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