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鐘淑等
摘 要:《動物遺傳學》作為現(xiàn)代農業(yè)高?;A課程,在醫(yī)學、環(huán)境、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應用更為廣泛。遺傳學知識在各個學科的擴展與延伸表現(xiàn)尤為重要,尤其作為畜牧專業(yè)的必修課程更是意義深遠。遺傳學理論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及邏輯性,在教學實踐中將較為抽象的理論知識應用現(xiàn)代課堂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教學手段和網絡資源,助推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從而達到提高教學的效率與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動物遺傳學;教學實踐;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6-133-03
《動物遺傳學》是動物科學等相關生物專業(yè)的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程,主要學習內容包括遺傳學基本定律—孟德爾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以及摩爾根的連鎖互換定律,遺傳的染色體理論,遺傳的重要物質核酸的結構與功能,群體遺傳結構中基因頻率與基因型頻率的概念以及遺傳平衡定律Hardy-Weinberg平衡理論、影響平衡的各種因素:選擇、遷移、突變、遺傳漂變等,數(shù)量性狀的概念與主要遺傳參數(shù)遺傳力、遺傳相關和重復力的概念及計算方法[1]。目的是讓學生了解遺傳學的發(fā)展歷史,掌握遺傳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理解分子遺傳學的基本原理與研究方法,為后續(xù)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
動物遺傳學在學習過程中具有較強的理論性、邏輯性,并且相對抽象,屬于畜牧專業(yè)中比較難學的一門課程。隨著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素質教育的推進,課堂理論較實驗課程較少并且不斷壓縮,已經由課程初始設置的125學時減少到目前的50學時,甚至是44學時。壓縮理論課時,學生普遍反映遺傳學課程的教學內容較多、時間較為緊張、知識面跨度大、學習難度大,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產生抵觸的情緒,給教學工作帶來較多的困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基于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應積極改進遺傳學教學法,并且重點培養(yǎng)學生學習遺傳學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對于提高遺傳學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采取何種教學方法,如何提高其教學效果,值得深入探討。
1 培養(yǎng)學生對動物遺傳學的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它能有效地誘發(fā)和強化學習動力。單單靠一塊黑板和一本教材傳授、籠統(tǒng)地灌輸知識,勢必會降低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并且直接影響學習的效果。緒論作為第一節(jié)課,是教師宏觀的對學生介紹一門課的方向,并且是與學生的第一次接觸,教師自身的水平、性格、態(tài)度、言語表達、情感、穿著等都會給學生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在緒論課上,可精選一些典型的遺傳學學史事例,一些在遺傳學領域中作出較為重要貢獻的歷史人物事跡,在當前醫(yī)學、生物技術等領域的應用與遺傳學相關并且所起到的至關重要的作用的事例,充分展示課程的重要性,在學生了解遺傳學的建立與發(fā)展的同時,進而使學生學習興趣得到提升。
2 采用多媒體教學,展示更多的研究信息
對于遺傳學的學習,教授的引導、啟發(fā)、推理以及學生的想象占據(jù)了大部分內容。在教學實踐中,教授過程應運用生動的語言,教師應充當引導者和組織者的角色,充分發(fā)揮其引導作用激發(fā)學生對遺傳學的學習興趣。在有絲分裂、減數(shù)分裂、基因表達調控等內容教學過程中,應該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充分地聯(lián)系起來。把多媒體輔助教學、動畫及圖像結合起來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形成較為直觀地形象理解。以學生為主體,通過照片、視頻等媒體為輔助,生動形象的介紹學習內容,建立學生對知識點的直觀理解,使學生對其產生新鮮感并成為對認知過程形成主體意識的主動構建者。在學生心理方面,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對學習的新鮮感會逐漸減弱并且產生微妙的變化,這種變化表現(xiàn)在學習態(tài)度以及行為方面。從教師角度來看,如果單純利用視聽媒體的優(yōu)勢不斷地向學生灌輸知識和信息,只是依托媒體照本宣科,勢必成為另一種形式的“滿堂灌”;追求“直觀”也不能限制學生想象、思考的空間而遲滯抽象思維的發(fā)展。因此在利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把啟發(fā)式教學的思想預先注入媒體的圖像、視聽造型及媒體的組合之中,確定啟發(fā)式精講與媒體的啟發(fā)式展示相結合的教學策略。
3 對于不同的章節(jié),應采取不同的授課方式
采取題海戰(zhàn)術在遺傳學的教學實踐中是不可取的。例如遺傳的三大定律、染色體數(shù)目及結構變異等不需要死記硬背,教師應通過鼓勵學生多做習題或者上習題課的方法來掌握。在布置習題的過程中,應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典型的習題并重點說明。在批改學生作業(yè)的過程中,要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所在,對習題進行深入地解析,使學生可以牢固地掌握所學內容。
4 增設討論課,提高學生的分析與總結能力
遺傳學內容抽象,不易掌握。在教學過程中常出現(xiàn)有些學生可以理解,有些學生一知半解的現(xiàn)象,應充分對某些學習內容開展一些必要的課堂即興討論,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有絲分裂、減數(shù)分裂、遺傳學的三大遺傳規(guī)律教學中,針對處于不同時期及染色體在分裂過程中的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和對某些概念點的實質的聯(lián)系、區(qū)別,在細胞核遺傳、細胞至遺傳以及母性影響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還有一些較為典型的F因子、Fc因子及Hfr區(qū)別和相互影響,這些都可以作為課堂上較為典型的問題進行提問和討論。如有必要可將其作為一次課后作業(yè)讓學生充分思考。在經過充分的討論及課后的靜心思考后,可由學生自主理清思路并且以小論文的形式提交作業(yè)或者以討論形式在下一節(jié)課堂上進行專門的討論。這種形式[2]可充分改變由教師一個人形成的主講式課堂,并不是從一個教師的角度去理解問題,而是從學生個人的角度去學習理解。這種穿插式的討論和教學方法會使學生對遺傳學的學習興趣增加并且對知識體系產生深入地認識,提高了自主學習性,并使學生的總結能力、分析能力得到提高。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各抒己見、自由地表達對問題的觀點,教師可適當?shù)囊龑Ш吞釂?,讓學生相互質疑、相互補充等從中得出結論,然后教師對所得出結論進行點評。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并且捕捉到學生的閃光點,對不同水平的學生給予適當?shù)脑u價和鼓勵,使學生保持著一種積極好學的心態(tài),充分發(fā)揮以學生為主體的作用。endprint
5 精心準備遺傳學的實驗課
遺傳學在農業(yè)、醫(yī)學、環(huán)境污染治理、生物多樣性的保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實驗教學是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3]。實驗教學在育人方面有其獨特作用,不僅可以授人以知識和技術,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能夠影響人的世界觀、正確的思維方法和嚴謹?shù)墓ぷ髯黠L。實驗室是實驗教學的主要場所,而實驗教學又是培養(yǎng)有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人才的最佳途徑。在遺傳學課程的安排中,實驗課占了1/3~1/4。實驗課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而且能加深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鍛煉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有助于提高學生觀察、思維、分析和創(chuàng)新等方面的能力。
隨著遺傳學的發(fā)展,僅僅停留在以果蠅為材料的實驗方法上,遠遠無法滿足學生的需要??梢越Y合生物科學目前發(fā)展的趨勢,為學生開展一些分子生物學的實驗,例如DNA的提取、基因克隆、DNA測序、轉基因等等,讓學生對當前的實驗技術有所了解[4]。這不僅能夠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進一步在生物科學領域深造的欲望。
6 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質和自學能力
教師的教學體系應該與時俱進,要利用網絡的生物資源對學科的發(fā)展前沿進行適當?shù)恼{整和數(shù)據(jù)庫共享,對網絡資源的應用和對課堂教學的引入都極大的利于學生在對遺傳學課程學習知識體系的擴展、更新和學生自學能力、自身素質的提升。
隨著遺傳學的快速發(fā)展,遺傳學在教學中的缺陷表現(xiàn)為教材內容的滯后性,因此產生在學習中對課本獲取知識的不足。但網絡的信息資源的數(shù)據(jù)共享便可彌補這一缺陷,因此為教學構建了一個較為便捷的平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采取由學生提出關鍵詞、教師總結的方法,讓學生進行網絡查詢,使網絡與課本相結合,自主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進程,有助對學生積累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的提升,并且可以對所學的內容有所鞏固,開闊學生的專業(yè)知識視野。
7 多做習題,熟練掌握各種遺傳規(guī)律
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性狀的遺傳也是非常復雜的。如果在教學中缺乏實習、加上實驗條件的限制,沒有接觸各種遺傳現(xiàn)象的機會,則可以通過做各種各樣的習題來彌補。如為學生出各種各樣的習題,每講過一段以后,可進行一次習題課的講解,最后再做一次綜合練習。讓學生從各種各樣的習題中發(fā)現(xiàn)、掌握各種各樣的遺傳現(xiàn)象和遺傳規(guī)律,從中摸索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8 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水平
有人說教師的語言如鑰匙,能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好的教師語言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必備的條件。教師語言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優(yōu)劣[5]。作為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必須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水平,盡量使自己的語言幽默詼諧。蘇聯(lián)作家斯維洛夫說:“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币粋€概念,講授時有無幽默感,表達效果就不大一樣。幽默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趣味性一般指教學語言生動形象、富于情趣。教學語言的趣味性也是教育教學成敗的重要條件之一。
9 結語
以上是對遺傳學教學中的體會作了一些總結和探討,如何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教學手段和網絡資源,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與質量,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還有待于在教學實踐中逐漸探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1]胡文明,徐翠蓮.探討遺傳學教學方法 提高學生學習效果[J].黑龍江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10(05):95-96.
[2]劉金文,曹寧,余麗蕓,等.遺傳學實驗教學改革初探[J].安徽農學通報(上半月刊),2012,(23):177-179.
[3]王林生,張雅莉,王彬.本科遺傳學教學內容與方法探討[J].高教論壇,2010,(09):22-24.
[4]陳宗禮.啟發(fā)式教學在遺傳學教學中的應用[J].延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01):76-80.
[5]柴新義.高校遺傳學教學改革探析[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04):120-123. (責編:徐煥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