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多媒體技術及其優(yōu)點,針對高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分析高職教育中應用多媒體技術的意義,并提出應用策略。
【關鍵詞】高職教育 多媒體技術 意義 策略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1C-0053-02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fā)展,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并逐步深入各個領域。作為教育教學的新發(fā)展趨勢,多媒體技術得到教育行業(yè)的廣泛關注以及應用的普及。我國教育從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向開放式的教學模式轉變,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學習主動性的培養(yǎng)以及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的培養(yǎng)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發(fā)展趨勢,而多媒體技術在教學模式轉變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試基于多媒體技術及其優(yōu)點,針對高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分析高職教育中應用多媒體技術的意義,并提出應用策略。
一、多媒體技術及其優(yōu)點
所謂多媒體技術,就是指將文本、圖形、圖像、動畫、視頻和音頻等形式的信息,通過計算及處理,使多種媒體建立邏輯連接,集成為一個具有實時性和交互性的系統(tǒng)化表現信息的技術。簡而言之,多媒體技術就是綜合處理圖、文、聲像信息,并使之具有集成性和交互性的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在美國,蘋果公司最先建立計算機的多媒體實驗室,其目的是實現計算機技術與其他信息媒體技術的融合,是多媒體技術最初的雛形。隨后,在20世紀90年代,多媒體技術成為一種新型的技術在各個行業(yè)領域得到應用。教育行業(yè)領域也不例外。多媒體技術通過圖像、動畫、視頻以及音效等生動的效果,將教育教學的內容通過多媒體設備展現在學生面前,增強學生的新鮮感及教學內容的生動感,同時使教學方式多樣化,刺激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的刻板性。
多媒體技術具有很多優(yōu)點,首先,多媒體技術具有信息存儲容量大的特點。多媒體信息存儲的方式脫離了傳統(tǒng)的紙式存儲,只需要通過光盤、U盤以及移動硬盤等移動存儲產品就可以存儲大量的數據信息。其次,多媒體技術具有存儲信息多樣性的特點。與傳統(tǒng)的紙式存儲不同,多媒體技術能夠存儲的數據信息不光是文本的形式,它還可以包括聲音、圖像以及視頻等形式。再次,多媒體技術具有信息傳遞的高效性。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需要教師通過板書的形式來進行知識的傳授,板書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而通過多媒體的形式來進行教學,教師則可以省下很多的板書時間,只需要將課前準備的多媒體內容呈現在學生面前就可以了。最后,多媒體技術具有內容的生動性。傳統(tǒng)的教學需要通過板書的形式、教學用具的形式來完善課堂上的教學,教學內容都是平面的,缺乏生動性。而多媒體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提供有豐富色彩的圖片、文本的動畫顯示形式、視頻以及音效等立體的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新穎,具有生動性。
二、高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方面。高職教育在教育中充當著次等教育的角色,也就是說通過高考分數來劃分,只有高考分數低的學生才會選擇進入高職學校。而在社會上,高職教育出來的學生一般不受到社會的重視,甚至工作的待遇比普通的高校畢業(yè)生要低很多,受到嚴重的歧視。因此,可以看出高職教育中的學生主要呈現的特點是:第一,學習成績低。以我國目前的素質教育體系來看,學生家長只有當學生的學習成績不足以進入高校就學的情況下才會讓孩子進入高職院校進行學習。所以,高職院校的學生學習成績普遍很低。有些是因為學生先天的學習能力欠缺,怎么努力學習成績都不會提高;有些是因為根本就對學習沒有興趣,自動放棄學習;所以,高職教育就面臨著學生接受能力低下的問題。第二,學習的主動性不高。這是學生自身素質的問題,一些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成為阻礙主動學習的關鍵性因素。高職生大多是因為高考分數不高而進入到高職院校,他們中的一部分會對學習所獲得的效果失望,最終放棄學習,喪失學習興趣,缺乏學習的主動性。第三,自信心不足。學習能力不足、學習成績不高、進入高職院校等原因使學生自信心不足。繼而使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主觀能動性缺失,更為嚴重的則是破罐破摔,人生觀和價值觀嚴重扭曲。
(二)教師方面。由于高職教育與高校教育不同,高職教育是重應用、輕理論的教學方式,而高校教育是重理論、輕應用的教學方式。所以在高職教育中,教師所具有的應用知識應高于高校的教師??蓪嶋H上,高職教育的教師與高校的教師卻十分雷同,不具有應用教學的專業(yè)性。這就使高職教育中的學生,理論知識不過硬,應用技術也不過硬。其次,高職教育培養(yǎng)的學生與社會所需要的人才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這主要是因為高職教師缺乏有與時共進的知識的持續(xù)性以及教學理論與社會嚴重脫節(jié)。再次,在教學中,教師往往照本宣科,除教學內容外,根本不注重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的確立,使學生出了校園后難以迅速在社會上立足。
三、高職教育中應用多媒體技術的意義
(一)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技術對文本信息、圖像信息、聲音信息以及視頻信息進行整合,通過多媒體設備呈現出來,由此帶給學生視覺和聽覺的多重享受。信息通過豐富的畫面和聲效傳遞給學生,使課堂教學內容變得生動,學習氛圍變得更加愉快,讓學生可以快速地融入到課堂教學氛圍中,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能夠促使學生高效學習。多媒體技術因為其呈現形式的生動性和多樣性,使學生對于教學內容有著非常強烈的興趣,誘導學生加深對于教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從而更具有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高職學生學習的基礎差,對抽象理論知識的理解能力差,而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抽象的知識通過形象化、生動化的手段表達出來,使學生能夠更快地理解和掌握。這種多樣性、生動性的教學方式比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更能夠讓學生產生記憶,且記憶效果比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好得多。這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豐富了教學內容。由此可見,多媒體技術對于促使學生高效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
(三)能夠促進教師有效教學。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是由教師板書,通過語音、肢體以及教學用具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內容的講解,而學生需要通過想象力來進行知識的接收。由于學生的想象力存在著不確定性以及盲目性,因而教師對教學效果難以完全地加以掌握,這極易使教學陷入僵局,教學質量得不到保證。但教師如果通過多媒體來進行教學內容的講解,學生可以不需要通過想象力來獲取知識和掌握知識,只需要將多媒體提供的信息和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組合,就可以形成知識框架,進行知識的接收。由此可見,多媒體技術對于促進教師有效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
四、高職教育中應用多媒體技術的策略
(一)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多媒體教學。將多媒體技術用于高職教育教學中,不只是指將傳統(tǒng)的板書形式通過多媒體技術呈現出來。如果只是教學手段的改變,而教學的實質沒有發(fā)生改變的話,那么多媒體教學是沒有意義的。所以說,進行多媒體教學應將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進行教學的方式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讓多媒體教學轉變?yōu)殚_放式、雙向性的教學方式。首先,教學內容設計應服從于學生的興趣特點。應注重圖像色彩的沖擊性、內容的生動性以及教學內容的多樣性等,但同時不能夠讓與課堂教學內容無關的多媒體信息過多地干擾和吸引學生的興趣,以影響學生知識信息的吸收。
(二)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情境式教學。多媒體技術因其畫面的生動性和多樣性,使學生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畫面信息。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特點,為學生設計情境式的教學,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當中。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的生動性來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的互動中,繼而提高學習的質量。
(三)優(yōu)化多媒體教學內容的設計。讓學生能夠充分掌握教學內容是課堂教學的目的,但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則是教學的最終目的。因此,通過多媒體教學內容設計的優(yōu)化來實現學生學習方法的掌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多媒體技術應用策略。譬如,課堂教學目標是什么、教學難點是什么以及課堂內容的整個框架是什么等,要解決這些問題,學生應該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學習的思維方式,掌握學習方法。對此,教師應巧妙地利用多媒體技術,幫助學生剖析教學內容,對內容進行層層分析,反復鞏固,難點問題重點講解,并對學習框架進行總結。只有將多媒體教學內容設計得非常生動、有層次、有邏輯,才能夠逐步幫助學生形成學習思維并使之掌握學習的方法。
綜上可知,無論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還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高職教育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社會正在快速發(fā)展,計算機的使用已經普及到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當中,時代已經進入計算機時代。在教育教學中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使學生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多媒體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已經成為教育教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賈燕玲,時曙穎.多媒體技術在中職學校教學中的實踐和研究[J].軟件,2013(2)
[2]馬輝.試析多媒體技術在高等院校教學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電子測試,2013(3)
[3]高飛,石巖,等.高校專業(yè)課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的思考[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
[4]張維,李超林.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科技資訊,2013(1)
【基金項目】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立項項目(2013JGB425)
【作者簡介】唐淳杰(1978-),男,廣西資源人,柳州城市職業(yè)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計算機網絡、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和實踐教學管理。
(責編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