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杰
【摘 要】在長期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側重于通過范文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學,企圖通過對范文結構的分析及內容的解讀,對學生進行閱讀技能的訓練,這種方法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雖然有一定的幫助,但卻存在不盡人意之處。
【關鍵詞】高中語文 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087
閱讀是高中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還能夠使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升。語文課程標準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的語文教學要與語文課程實現有機統一,教師不僅要提高教學能力,還要對教學對象進行深入研究,能夠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綜合運用多種有效的教學策略,有效提高閱讀教學質量。隨著信息時代的發(fā)展,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斷改善閱讀教學質量已經十分必要,本人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就此問題展開論述。
一、有效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重要性
長期以來在我國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注重通過閱讀實現知識的有效傳授,而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與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卻沒有引起足夠重視,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這種閱讀教學模式已經難以適應現代教學的要求,因此,需要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進行有效改進。有效改進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義。
(一)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進行改革是新課改的要求
語文作為一門工具性學科,一個人語文素養(yǎng)的高低,不僅關系到學業(yè)的成敗,還關系到以后的人生發(fā)展,對一個人的終生都會產生重要影響。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是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的進一步教育,對學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不僅要有效掌握語文知識,更要具備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因此,閱讀教學是將這一教學指導思想付諸實踐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二)實現教育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
語文教學豐富多彩,而閱讀教學最能體現語文教學的這一特點,豐富的教學資源使閱讀教學成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模塊。能否進行有效的閱讀教學,關系到閱讀教學資源能否得以充分利用、優(yōu)化配置。只有進一步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才能使學生的眼界變得更加開闊,新的資源才能得以進一步開發(fā),最終實現語文教學資源體系的優(yōu)化配置。
(三)進行有效的基礎知識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新課標指出:學生在閱讀作品過程中,要能夠有效把握文章的題材,在對文章背景環(huán)境有效掌握的情況下,理解文章的中心主旨。除此之外,學生還要對文章的修辭手法、抒情方式等進行有效把握,這就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要牢固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學生只有有效掌握了語文基礎知識,才能對文章有一個正確的了解,最終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有效把握中心主旨。
二、有效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
要想有效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做到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為了做到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了解學生的語文學習態(tài)度。對于學習而言,學生抱什么樣的學習態(tài)度很重要,尤其是像語文這樣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學生有效融入個人情感的學科而言,教師想要進行有效施教,更要能夠有效把握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對于高中學生而言,不是每一個學生對語文學習都有濃厚的興趣,對于語文學習興趣濃厚的學生而言,教師在教學中更容易有效實現知識的傳遞,學生對教師的思想與方法也更容易接受。但是對于對語文學習興趣不濃厚的學生而言,就會對教師的講解產生一定的排斥心理,因此,為了有效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首先要把握好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態(tài)度,在此基礎上制定與學生相適應的教學策略,最終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2.從學生現有的閱讀水平出發(fā)。從學生現有的閱讀水平出發(fā)是有效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不管學生現有的閱讀能力處于何種水平之上,都需要教師尊重客觀實際,在學生已有的基礎上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升。例如:如果學生整體的閱讀水平比較高,教師就應該對學生進行更高層次的閱讀訓練,如果學生的閱讀能力普遍比較一般,那么教師既要注重對學生進行閱讀技巧的訓練,還要注重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
3.從學生的個性特征出發(fā)。每一個學生都有不同的特征,尤其是對于語文這門需要學生投入個人見解與情感的學科而言,不同的個性特征對學生的語文學習發(fā)揮重要的作用。因此,為了有效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有效性,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個性特征出發(fā),對于不同個性特種的學生,教學方法應該有所區(qū)別,這樣才能兼顧到每一個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所進步,有效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二)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技巧
作為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板塊,閱讀理解并不是無章可循的,要想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扎實的語文基礎知識,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技巧也很有必要。就閱讀而言,如果能夠有效把握文章的主旨,那么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因此,教師要教會學生有效把握文章主旨的方法。同時很多閱讀理解問題又是對文章細節(jié)的考察,因此,學生還要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發(fā)現細節(jié)問題的所在。有效的閱讀技巧并非教師的一次指導就能夠有效掌握的,需要學生在實際的閱讀過程中不斷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形成學生的學習能力。
閱讀技巧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有的學生可能會陷入“技巧論”,認為只要能夠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就能提高閱讀理解的有效性,因此,無需在基礎知識上過多的花費時間。持這種觀點的學生沒有認識到閱讀理解能力是學生綜合語文素養(yǎng)的體現,而不是學生閱讀技巧的體現,如果沒有扎實的語文基礎就想取得良好的閱讀效果,無異于空中樓閣。因此,在閱讀理解學習過程中,學生首先應該打牢基礎知識,然后掌握有效的閱讀技巧,這樣才能使得閱讀理解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綜上所述,隨著信息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一個人能否有效進行信息涉獵,關系到一個人競爭的成敗。高中階段的學生處于三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也是有效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關鍵時期,能否有效提高學生閱讀的有效性成為高中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課題。通過大量的實踐證明,有效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方法有很多種,關鍵是教師要在正確觀念的指導下,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并將能夠有效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方法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