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衛(wèi)民
高考被稱為“中國第一考”,可以有效地選拔人才和配置資源,是國家人才戰(zhàn)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xiàn)社會階層合理流動的有效機制。英語是我國高考核心考試科目之一,因而高考英語題型結構改革就成為全社會高度關注的教育熱點問題之一,也是影響基礎教育英語課程改革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之一。高考英語題型結構改革既是一個探索多年的課題,更是一個有待于進一步深化、創(chuàng)新的課題。
考試是通過特定的題型來測量考生能力的??荚囬_發(fā)的主要任務是設計題型結構,并以此來測量考生的語言能力。〔1〕近年來,尤其是實行高考分省市自主命題改革以來,我國高考英語題型結構改革與時俱進,一直在探索中推陳出新,主要表現(xiàn)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陸續(xù)推出新題型,如聽取信息、語法填空、信息匹配、讀寫任務、閱讀表達、任務型寫作、開放性寫作等。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編寫的《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大綱》對英語科目的題型結構進行了調整,借鑒廣東的經(jīng)驗,取消了延續(xù)多年的單項選擇題,新增語篇型語法填空題。二是不斷淘汰舊題型,如英譯漢、詞義配對、句型轉換、連詞成句、詞類轉換、單詞釋義、對話填空、單詞拼寫等。各省有關高考英語題型具體改革情況詳見表1。
2013年全國高考共有19套英語試卷:新課標全國卷I、新課標全國卷II、全國大綱卷和16個高考自主命題省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遼寧、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湖北、湖南、廣東、四川和陜西)的試卷。其中,河南、河北、山西等省選用了新課標全國卷I;黑龍江、吉林、寧夏、內蒙古、新疆、云南、海南、貴州、甘肅、青海、西藏等省選用了新課標全國卷II;廣西則選用了全國大綱卷。
表1 近年來我國主要高考英語題型改革
新課標全國卷I(全國大綱卷)、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重慶卷、廣東卷、湖南卷和湖北卷命制了各自的英語聽力測試題。其中,天津和廣東聽力測試與筆試分開進行;浙江、云南和貴州高考英語聽力測試則選用了全國英語等級考試(二級)的聽力音頻與試題,也是與筆試分開進行;全國大綱卷、自主命題的遼寧卷、江西卷、江蘇卷、安徽卷、福建卷和山東卷選用了新課標全國卷I的聽力音頻與試題。新課標全國卷II、自主命題的陜西卷和四川卷沒有配置高考英語聽力題型。
2013年全國高考19套英語試卷的題型結構穩(wěn)中有變、變中求新。如:重慶卷完形填空題配置了2篇短文,放棄了短文改錯題型,寫作題由寫作一和寫作二組合而成;四川卷單項選擇題由20題減為10題,增加了閱讀表達題型,選用了新的短文改錯題題型;貴州和甘肅等地對聽力測試進行了改革。
上海與北京分別從1985年和2002年開始,率先在全國進行了自主命題改革的試點。2004年天津、遼寧、江蘇、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2005年安徽、江西、山東,2006年四川和陜西,2007海南和寧夏相繼加入高考分省市自主命題改革的試點。
近年來,全國卷和各省市高考英語試卷題型結構的改革一直在探索中前行,進一步強化了高考英語語言測試目標的設定,題型結構配置的整體效應不斷提升,題型的測試功能在深度和廣度上有了新的拓展,具有很好的示范性、發(fā)展性和可持續(xù)性。
表2 2013年全國高考英語試卷題型配置
上海卷、廣東卷和湖南卷的高考英語題型結構改革走在全國前面,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值得其它省份學習與借鑒。上海卷、廣東卷和湖南卷的高考英語設題理念積極向上,命題思路視野開闊,題型結構的改革既有共同的特點,也有各自的風格,提升了高考英語考點角度的靈活性和測試層次的多樣性,發(fā)揮了題型結構配置的整體效應和測試功能,體現(xiàn)了英語學科測試的原則與發(fā)展趨勢。如上海卷的高考英語閱讀理解題型由完形填空題、多項選擇題、6選5配對選擇題和簡答題多層次組合配置,4選1聽力測試選擇題和賦分20分的中譯英題獨具滬派特色;又如粵式風格的語法填空題、信息匹配題和兩節(jié)式的基礎寫作與讀寫任務寫作題型的設計;再如湖南卷2010年推出的相得益彰的分題選擇式完形填空題和開放式完形填空題 (試卷中PartⅡ Language Knowledge Section B和 Section C)。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強調指出:筆試應避免單純語音知識題和單純語法知識題;增加具有語境的應用型試題;適當減少客觀題、增加主觀題。〔2〕這既是我國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是評價我國高考英語語言測試題型結構配置的依據(jù)。
上海、廣東和湖南高考英語試卷題型結構中主觀題和客觀題的賦分比例一直在調整與改革中,在減少客觀題、增加主觀題方面做出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產(chǎn)生了積極、良好的考試效應,體現(xiàn)了普通高中英語新課改的理念。
表3 2013年湘滬粵高考英語試卷(不含聽力)客觀、主觀題賦分比例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強調指出:終結性評價要注重考查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yǎng)整體發(fā)展的基礎上。
2004年山東、寧夏、廣東和海南;2005年江蘇;2006天津、浙江、福建、安徽和遼寧;2007年北京、陜西、吉林、湖南和黑龍江;2008年山西、江西、河南和新疆;2009年河北、內蒙古、湖北和云南;2010年四川、重慶、甘肅、西藏和貴州等地相繼開始實施普通高中新課改。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改革對高考英語題型結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近年來,我國高考英語題型結構改革始終堅持知識立意與能力立意相結合的方向,認真把握高考英語測試中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和綜合運用語言能力之間的考點均衡分配,努力回應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訴求。一些自主命題省市推出的高考英語新題型都是在高中課程改革之后的首次高考,是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如高考英語“閱讀——寫作”題型。
表4 高考英語“閱讀——寫作”題
閱讀與寫作都是語言學習中的重要行為,是一個復雜的認知過程。高考英語“閱讀——寫作”題型的設置建立在語篇的基礎上,要求考生在閱讀短文的基礎上,對閱讀理解的信息進行二次提取與加工,以完成寫作的任務。高考英語“閱讀——寫作”題型把英語閱讀的理解技能與英語寫作的表達技能合二為一,體現(xiàn)了先“讀”后“寫”的語言認知規(guī)律,拓寬了文章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的高考英語命題思路,優(yōu)化了考生對閱讀文字材料所表達的信息進行預期及解碼的思維過程,提升了考生在閱讀過程中對文字材料信息的假設、預測、檢驗等活動的參與程度?!伴喿x——寫作”題型既可以用于終結性評價的高考英語測試,也可廣泛用于高中英語教學中形成性評價和診斷性評價的檢測。〔4〕
語言測試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的特點。題型結構在大型語言測試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導向作用。高考英語題型結構包括題型種類、賦分分值、卷面詞量、時限要求等要素,是一個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復的雜系統(tǒng)結構。其中,題型種類反映不同的測試功能和不同的考試內容。
語言測試經(jīng)過半個多世紀的發(fā)展,其研究重點開始關注測試后效。高考題型不但影響教師的教學行為,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學生的學習行為,對師生的教與學都發(fā)揮著重要的導向、調節(jié)、激勵作用。雖然近年來我國高考英語題型結構改革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還有一些有待進一步優(yōu)化和完善的地方。
一是少數(shù)省份推出的新題型缺乏科學、有效和可行的前期論證,與其它題型之間有沒有形成相互促進、相互支撐的整體結構效應,更沒有建立起與新題型相呼應的題庫與常模。如2006江蘇和2007年江西推出的對話填空題型就經(jīng)不起實踐和時間的檢驗。楊惠中認為,新題型在采用以前必須滿足以下六個條件:說明該題型所測量的是什么語言能力;用證據(jù)說明為什么該題型測量了此種語言能力;有哪些控制變量;命題原則是什么;評分原則是什么;通過小試、中試和大規(guī)模實驗取得數(shù)據(jù)論證該題型對教學的后效?!?〕
二是要盡快淘汰語言結構主義盛行時的一些題型,如短文改錯題等。這些題型語用能力的考查受到限制,表面效度和區(qū)分度都比較低,缺乏發(fā)展性和可持續(xù)性。
三是進一步改進高考英語完形填空題題型結構的配置。2013年全國19套英語試卷中大部分高考英語完形填空題題型形式單一,分題選擇式的完形填空題模式仍然是一家獨大,賦分高達30分,命題風險很大,對高考英語試卷整體題型結構綜合性效度產(chǎn)生了不可低估的負面影響。全國19套高考英語試卷要相互學習、共同促進。如,借鑒上海卷和湖南卷的經(jīng)驗,增加集庫式或開放式的完形填空題;或模仿山東卷、江蘇卷、浙江卷和湖北卷的做法:仍然配置1篇短文,設20小題,但每小題賦分只有1分,共20分。
語言最基本的形式就是口語表達,口語表達是一種語言技能,口語教學是英語語言教學的重要部分?!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實驗)》語言技能第八級“說”的目標要求是:1.能在交流中使用恰當?shù)恼Z調、語氣和節(jié)奏表達個人的意圖和情感等;2.能根據(jù)學習任務進行商討和制定計劃;3.能報告任務和項目完成的過程和結果;4.能經(jīng)過準備就一般話題作3分鐘演講;5.能在日常人際交往中有效地使用語言進行表達,例如:發(fā)表意見、進行推斷、責備或投訴等;6.能做一般的生活翻譯,例如:帶外賓購物或游覽等?!?〕
長期以來,我國高考英語口語測試的主要目的是為高校外語及相關專業(yè)招生提供錄取參考。有的省市雖然也進行了高考英語口語測試,但測試成績不計入高考總分。但敢為人先,將英語口語測試成績計入高考總分的只有廣東。2011年,廣東再次宣布進行高考英語聽說測試改革。為了提高高考英語口語測試的信度與公平,廣東推出了以下幾項措施:所有參加英語科目考試的考生必須參加口語測試;仍然采用計算機輔助考試方式;將高考英語聽說測試的賦分從35分調減為15分。
表5 2013年廣東高考英語聽說考試題型結構
語言測試對教學既有導向作用,也有反撥作用。廣東高考英語聽說測試的改革,不但有效地彌補了高考英語題型結構中不含口語能力考查的缺陷,還間接或直接地對基礎教育英語口語教學施加了積極的影響。廣東高考英語口語測試改革的命題技術和命題手段已日臻成熟,全國各地應向廣東學習,積極探索高考英語口語測試改革的方法與措施。
2013年11月,黨的第十八屆三中全會并發(fā)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要“探索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的模式”?!督逃?014年工作要點》明確指出:“出臺全國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總體方案和相關配套實施意見。探索全國統(tǒng)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 高考外語科目將實行一年多考的社會化考試是一項重大教育考試改革,也是全社會高度關注的熱點問題。在即將到來的高考英語學科一年多考社會化考試的改革中,高考英語題型結構還要進一步遵循語言認知規(guī)律,不斷優(yōu)化題型結構,積極回應普通高中英語新課改的訴求,在研發(fā)新題型、開發(fā)新考點方面有更大的作為。
〔1〕曾用強.英語語言測試基礎〔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33.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2.
〔3〕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3.
〔4〕宋衛(wèi)民.高考英語閱讀——寫作題型的特點與啟示〔J〕.《教學月刊:中學版》,2012(6):66-69
〔5〕楊惠中.我國語言測試學科的發(fā)展方向〔J〕.外語測試與教學,2011(1):35-41
〔6〕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