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婷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弊鳛檎n內(nèi)閱讀的外延,課外閱讀對學生智力的發(fā)展、知識的豐富也有著直接的促進作用。新課標提出:“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p>
可在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十分貧乏,閱讀欠缺主動性。那么如何切實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呢?筆者對此進行了一番深入的探究。
其實,大部分孩子不是不愛讀書,只是他們?nèi)鄙僖环N良好的閱讀氛圍,回到家,忙碌了一天的家長們或忙家務或看電視,不自覺的孩子連及時完成作業(yè)都不能保證,談何閱讀?
于是,通過學校開展書香校園建設,我利用家長會宣傳家庭閱讀氛圍的重要性,倡導家長配合老師對孩子的閱讀做一定的指導,給孩子營造一份溫馨的閱讀氛圍。要求孩子在家的時候家長盡量少看電視,家長自身也應多閱讀一些經(jīng)典,這樣的示范能夠給予孩子潛移默化的引導作用。
在學校,早自修,我和孩子們一齊讀唐詩背宋詞,偶爾讀讀《論語》,講講《弟子規(guī)》、《史記》的故事;午自習,我和孩子們?nèi)耸忠痪斫?jīng)典,沉入書中安靜地閱讀;誦讀課,我們一齊品讀一段散文,一則小詩……班級圖書角書籍滿滿,學校閱覽室常見我們班學生的小小身影,他們的小書包里總放置著一兩本正在閱讀的書,如此濃厚的讀書氛圍之下,孩子們將閱讀當成一種習慣,也就養(yǎng)成了習慣。
新《語文課程標準》要求“關(guān)注學生通過多種媒介的閱讀,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優(yōu)秀的閱讀材料”,所以,只要善于引導,向?qū)W生推薦一些優(yōu)秀漫畫、電子繪本也是能夠促使他們閱讀素養(yǎng)提高的途徑。
正如我們小時候特別偏愛小人書一樣,小學階段的孩子也特別喜愛漫畫書以及電子繪本,甚至有些調(diào)皮孩子上課時也總偷偷翻閱抽屜里的漫畫書。通過仔細了解,我發(fā)現(xiàn)漫畫書中也有相當一部分優(yōu)秀之作。日本少年漫畫作品《航海王》以鮮明的人物性格,奇特的想象,出眾的故事情節(jié)令萬千青少年癡迷。特別是故事主人公的那種百折不撓,不畏生死的精神很激勵人,而與同伴之間的友誼更是值得孩子們所學習的;《七龍珠》這部漫畫不僅僅是單細胞的戰(zhàn)斗,還有很多教育性故事,例如:比克與孫悟飯的生死之交、孫悟空最后爆發(fā)的瞬間移動、貝吉塔的自我犧牲,這些讓我們動人的故事都讓我們知道了“愛”、“正”的含義……于是,我鼓勵孩子們把繪圖精美、內(nèi)容健全的漫畫書帶到學校來與老師同學一齊品讀,這種方法,因與他們興趣的貼近,使他們興奮得又蹦又跳。
另外,電腦的普及沖擊著傳統(tǒng)的紙質(zhì)書籍,電子搜索閱讀,特別是一些圖文并茂甚至音像圖書作品更令他們覺得新鮮不已。我時常利用電子教室給他們上一節(jié)繪本課,孩子們總是興致盎然。
傳統(tǒng)閱讀方式基本上是兒童的靜態(tài)閱讀,這種形式對于許多好動的孩子來說顯得枯燥乏味,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們的閱讀興趣,所以開展多樣的閱讀形式對于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如在學生之間成立“書友會”,同伴之間的影響往往比家長老師來得更有效,這也是心理學上所說的“從眾心理”,就是指書友會成員受到彼此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行為上表現(xiàn)出符合于多數(shù)人的行為方式。根據(jù)這一現(xiàn)象,利用好“書友會”的影響就很必要。我根據(jù)學生的閱讀興趣、習慣、基礎(chǔ)和能力,將全班分為若干小組,每個組五至六人,并自取一個有個性的名號,如“小荷書友會”、“紅蜻蜓書友會”等。選舉閱讀水平較高,有一定組織能力的孩子擔任正副組長,每組根據(jù)自身資源各自制定閱讀計劃,組內(nèi)資源共享,互促互進。為了更好地促使學生自主閱讀,我要做好輔導、督促、檢查工作。具體環(huán)節(jié)中,我首先制定閱讀檔案本,根據(jù)各“書友會”的閱讀計劃,給他們制定導讀單,設置一些思考題,引導他們有重點地閱讀,并常態(tài)化地批閱檔案本及導讀單。在評價環(huán)節(jié),我往往通過“問題搶答”、“現(xiàn)場辯論”和“觀點綜述”的方式,考量他們分析信息和個人獨立思考的能力。
另外就是開展小型圖書漂流活動,為了使學生能讀到更多優(yōu)秀兒童讀物,各“書友會”之間定期進行圖書資源交換,進行“圖書漂流”。學校圖書館也有大量的優(yōu)秀兒童讀物,我?guī)е⒆觽兦诮枨谶€,一學期下來,班上的每個孩子都有機會讀到七八本經(jīng)典讀物。我要求孩子們自制精美書簽,將讀后感受寫下來,夾在書內(nèi),生與生之間在圖書漂流中進行情感的碰撞,獲得思想的升華。
師生共讀是一種美好的閱讀情境。《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我常喜歡和孩子一起靜靜閱讀同一本書,有時品味到一些觸及心靈的片斷,教室里便會流淌著一種淡淡的感動,這種默契和美好往往無以言說。閱讀興趣并不是喊出來的,也不是“逼”出來的,它是一點點熏陶、感染而形成的。
近來,有新聞說要將全民閱讀立法,所以作為家長應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時間來陪孩子,開展好親子閱讀。家長會上,我大力宣揚親子閱讀,并要求家長結(jié)合“書友會”中閱讀檔案本及導讀單,啟發(fā)孩子主動思考,并說出寫出自己的想法。在彼此的討論及查閱資料中,家長和孩子都能得到知識的積累,并更好地培養(yǎng)了孩子認真閱讀、認真傾聽和與人分享的習慣。
網(wǎng)絡時代,當然離不開網(wǎng)絡閱讀。學校建立了電子閱覽室,每周我都會利用一個中午帶孩子們?nèi)ミM行電子閱讀,做到博覽群書,又快速吸收各類最新訊息。在教師的指導下,網(wǎng)絡使孩子們更好地融入了信息時代的學習大潮。
這些多樣的閱讀形式,刺激了學生的感官,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我們常稱某個書讀得多的人為“書呆子”,這個稱號貶義的意思便是讀書人僅止步于“學習”,缺乏將知識融會貫通的智慧。每次看到《開心辭典》等電視節(jié)目,我就想到,知識競賽或許就是對學生閱讀學習運用和升華的一個契機,所以我定期舉辦班級閱讀知識競賽。在比賽的前期準備中,學生會主動搜集大量的閱讀資料,識記知識要點,激發(fā)出前所未有的積極性。比賽過程中,孩子獨立面對考驗,這不僅讓孩子將所學學會應用,體驗到比賽的各種滋味,更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進取精神。而且在競賽中,孩子們互相學習,互相促進,收獲了更豐富的學習經(jīng)驗。
我還積極給孩子爭取在更廣闊的舞臺競賽的機會。如倡導學校舉辦校級知識競賽,積極參加區(qū)知識競賽、辯論會等,孩子們個個躍躍欲試,激勵了看書興趣,提升了記憶力。另外,我還組織學生參加各類網(wǎng)絡閱讀大賽,指導學生寫好讀后感,參加網(wǎng)絡評選,在廣闊的網(wǎng)絡平臺與更多的同齡人交流競爭。
綜上所述,如果我們的課外閱讀能更多趨向孩子的閱讀興趣,關(guān)注孩子的個性需求,那么就會激發(fā)他們的閱讀欲望,使孩子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