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治增 劉燕觀 陜西省榆林市中醫(yī)醫(yī)院針灸科(榆林719000)
不寐,俗稱失眠,主要表現為患者夜晚經常不易入睡、或睡眠短淺易醒、甚至整夜不能入睡,嚴重睡眠不足的患者經常白天精神萎靡、倦怠乏力,甚至煩躁抑郁,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的生活。中醫(yī)認為不寐常以七情內傷所致的臟腑不和為病。筆者自2013年至今門診收集到不寐患者60例,采用針刺療法配合高壓電位進行綜合治療,現將臨床觀察結果報道如下。
臨床資料 選擇門診收治不寐患者有效病例6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各30例。治療組男14例,女16例;年齡21~65歲,平均45歲;病程1~10年,平均2年。對照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齡22~67,平均43歲;病程1~12年,平均2年。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證型等方面均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診斷標準 參照1994年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發(fā)布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中關于不寐癥的診斷和辨證分型。
納入標準 符合上述診斷標準并且不寐達1年以上者;患者不存在其它嚴重身心疾病者;未使用藥物治療不寐癥者。
治療方法 治療組患者仰臥,穴位常規(guī)消毒后進針,虛證采用補法,實證采用瀉法,留針40min。主穴取百會、四神聰、神庭、風池、神門、三陰交,辨證配穴:肝郁化火加太沖、俠溪;痰熱內擾加內庭、豐?。魂幪摶鹜犹珱_、太溪;心脾兩虛加足三里、內關;心膽氣虛加丘墟、俠溪。針刺治療結束后,接通高壓電位治療儀電源,患者取坐位,坐于高壓電位治療椅上,選擇全身治療檔,電壓選擇高位,治療時間設定40min,1d1次,10次為1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對照組患者取坐位,只進行高壓電位治療,方法同治療組,每次40min,1d1次,10次為1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療效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治愈:治療后睡眠時間恢復正?;蛞归g睡眠時間在6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力充沛;顯效:睡眠明顯好轉,睡眠時間增加3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癥狀減輕,睡眠時間較治療前增加不足3h;無效:治療后不寐無明顯改善或反加重。
統(tǒng)計學方法 臨床觀察的計數資料采用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結果 治療組和對照組臨床觀察結果見表1,兩組總有效率經χ2檢驗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表1 治療組和對照組療效比較
討 論 不寐癥輕者夜間入睡困難,時寐時醒,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徹夜不眠,是臨床的常見病、多發(fā)病,又稱“失眠”、“目不暝”,輕者可影響患者白天的正常工作、學習和生活,重者可加重或誘發(fā)其它病癥。
中醫(yī)認為,不寐癥病位在心和腦,同時和肝、脾、腎等臟器密切相關,且有虛實之分,虛者多屬陰虛火旺、心脾兩虛、心膽氣虛等,實者多為心火熾盛、肝郁化火、痰熱內擾等證。
筆者認為,不寐癥的影響因素較多,環(huán)境因素、精神、情緒、軀體疾病等均可影響睡眠質量,但究其本源,基本病機都是患者臟腑失和、陰陽失調所致,所以調整患者的臟腑功能是治療本病的關鍵。雖然本病的病位涉及多臟,但筆者認為,調理肝臟功能是治療本病的根本,因為本病的多種證型都兼肝郁氣滯、肝郁化火、肝陽亢、肝脾不合或肝郁脾虛等證或由此證為本引起的變證。故本次臨床觀察中,筆者對不寐患者辨證分型后采用針刺療法進行治療,選取百會、四神聰、神庭、風池等平肝、鎮(zhèn)靜、寧心、安神穴位組為主穴,配合辨證配穴調整患者失衡的臟腑功能,結果總有效率達90%。劉九環(huán)等[3-4]采用針刺療法治療失眠癥總有效率亦達94%以上。
[1]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31.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1993:186.
[3] 劉九環(huán).針刺治療60例失眠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26):241-242.
[4] 張紅巖,李佩芳.寧心安神針刺法治療失眠35例[J].山東中醫(yī)雜志,2013,32(3):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