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 寧 西安市中醫(yī)醫(yī)院(西安710001)
為了防治腫瘤患者化療期間出現的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按預期堅持做完化療治療,我科采用胃復安雙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療CINV,取得較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臨床資料 選取符合納入標準的50例患者均為2013年3月~2014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由病理學或影像學確診。以上5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兩組,治療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齡(57.3±12.4)歲。對照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齡(58.1±11.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及性別、年齡等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 對照組即單純西藥鹽酸格拉司瓊組,化療前半小時常規(guī)靜點鹽酸格拉司瓊3mg,化療后半小時給予胃復安10mg肌肉注射;治療組在常規(guī)給予格拉司瓊靜脈滴注的同時,在化療后半小時給予雙側足三里胃復安各5mg穴位注射 。1d1次,2組給藥天數均與化療方案同步。準確選取足三里穴位,即在犢鼻穴(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尖處(注意使用同身寸法)。用手指按壓穴位,測試患者局部感覺及反應,當患者有重、脹之感后,消毒局部皮膚。術者手持注射器,另一手繃緊皮膚,針尖對準穴位迅速刺入皮下,然后用針刺手法將針身刺至一定深度,并上下提插,得氣后若回抽無血,即將胃復安藥液緩慢注入。注射完畢后拔出針頭,用無菌棉簽輕按針孔片刻。
療效標準 惡心、嘔吐的分級標準依據WHO制訂的化療毒副反應分級標準[2]。0級:無惡心、嘔吐;Ⅰ級:惡心無嘔吐;Ⅱ級:暫時性嘔吐;Ⅲ級:嘔吐需治療;Ⅳ級:頻發(fā)性嘔吐,難以控制。治療后控制在0級或Ⅰ級為顯效,Ⅱ級為有效,Ⅲ級和Ⅳ級為無效。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結果 見表1。
表1 兩組病例治療效果比較
討 論 祖國醫(yī)學很早就有“藥毒”及“藥邪”的記載,化療藥物可視為“藥毒”及“藥邪”,所導致的惡心嘔吐屬于“嘔吐”的范疇。中醫(yī)學嘔吐是指胃失和降,氣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從口中吐出的一種病癥。其基本病因病機為化療藥毒損傷胃氣,影響脾胃運化功能,以致清陽不升、濁陰不降而出現惡心嘔吐。
穴位注射又稱水針療法,是選用中西藥物注入有關穴位以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針藥并用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單純藥物療法及針刺療法的不足;針刺能增強藥物的作用,減輕藥物的不良反應;藥物能延長并更好的發(fā)揮針刺的療效。由于具備以上的一些特點,很多研究者嘗試將祖國醫(yī)學的穴位注射方法應用于CINV的防治研究中[1-3]。
足三里乃足陽明胃經之合穴,是五腧穴之一,其性屬土。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通經活絡、升降氣機的作用?,F代醫(yī)學研究證實:針灸刺激足三里穴,可使胃腸蠕動有力而規(guī)律,并能提高多種消化酶的活力,增進食欲,幫助消化[4],對中樞性胃腸道反應具有較好的防治作用[5]。胃復安為鎮(zhèn)吐藥,主要抑制延腦的催吐化學感受器,主要拮抗多巴胺D2受體,兼有5-羥色胺4(5-HT4)受體激動劑、5-HT4受體拮抗劑和抗膽堿作用,從而呈現強大的中樞性鎮(zhèn)吐作用。對胃腸道平滑肌有較強的興奮作用,能促進胃腸蠕動,對于各種原因所致的惡心嘔吐、呃逆、消化不良、胃部脹滿等也有較好的療效。肌肉注射胃復安只起藥物本身的作用,另外藥物代謝較快,持續(xù)時間較短,療效不理想,大劑量使用又容易出現椎體外系反應。足三里穴注射胃復安不但發(fā)揮了其止嘔效果,而且避免了大劑量用藥所引起的錐體外系反應,還充分發(fā)揮了此穴在足陽明胃經中的要穴作用,兩者相互協(xié)同。足三里穴位注射胃復安能將藥物的滲透作用和穴位刺激作用結合在一起,局部吸收而作用于全身,止嘔效果突出。
[1] 賈瑞明,宋俊生.旋覆代赭湯及其加減方預防腫瘤化療后惡心嘔吐臨床隨機對照試驗的 Meta分析[J].吉林中醫(yī)藥,2010,30(3):218-219,259.
[2] 鐘少文,許素文,徐 飚,等.艾灸聯合鹽酸格拉司瓊注射液治療乳腺癌化療所致惡心嘔吐的臨床研究[J].中藥材,2011,34(6):1007-1009.
[3] 沈國偉.足三里不同針灸方法對化療嘔吐患者的胃動力學[J].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26(3):232-235.
[4] 金香蘭.針刺足三里穴中樞作用機制的研究[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3,9(3):184.
[5] 李天印,孫 悅,楊紅飛.穴位注射治療突發(fā)性耳聾61例療效分析[J].中國針灸,2002,22(1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