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鳳
(泰州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 泰州 225300)
動機通常被定義為激發(fā)、引導和維持行為的內部活動,促進并維持個體行動,并決定個體行動的方向。教育心理學認為動機是直接推動一個人進行活動的內部動因,而學習動機就是推動學習活動、并指向一定學習目標以及引導、維持、調節(jié)、強化學習活動的一種內部機制或內部動力。一般說來,學習動機愈明確,學習積極性愈高,學習效果愈好;反之,學習動機不明確,在學習上則表現為敷衍塞責,缺乏信心,學習效果就不理想。
早在20世紀50年代加拿大心理學家Gardner和Lambert便開始研究動機與第二語言習得的關系,并持續(xù)至今。Gardner 把二語習得動機定義為:“動機是指學習某種語言的愿望及為此所付出的努力和對學習某種語言所持良好態(tài)度的綜合。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作為一種非智力因素,間接對學習起促進作用?!睂W習動機可以作為一種學習的結果,強化學習行為本身,使學習者變得更需要學習、更樂于學習,最終形成“學習——動機——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1]。外語學習的動機類型、動機強弱、都與外語學習的成功與否有直接的關系。它不僅給學習者提供開始學習的誘因,還是促使其不斷努力的源泉,它直接影響著學習者的學習策略、學習時間、學習態(tài)度、學習效能、學習持久性及最終所取得的學習結果。
英語學習動機作為人類行為動機之一,它表現為對英語學習的強烈渴求和欲望,是英語學習者在英語學習活動中的一種自覺能動性和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它不僅是外語學習的源動力,也是語言學習過程中一種持續(xù)的驅動力[2]。學習動機對提高外語學習者的外語水平的重要性已為國內外許多實證性研究所證實。
在有關動機的理論研究中,Atkinson 和 Harmer 曾提出兩個重要理論。Atkinson 的成就感理論被認為是一種期望價值理論,因為這一理論認為動機水平依賴于一個人對目的的評價以及達到目的可能性的評估。個人的成就動機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其一是力求成功的意向;其二是避免失敗的意向。而 Harmer 對于動機的研究則主要集中在第二語言學習上,他把學習動機分成:外在動機和內在動機[3]。內在動機,是指學習者的學習動機來源于自身的興趣、愛好和求知欲等內在因素;外在動機則指由學習活動之外的誘因激發(fā)出來的動機。
Gardner 認為,外語學習動機包括四個方面:學習這種語言的目的,學習努力的程度,達到學習目的的愿望和學習的態(tài)度[4]。它是外語學習者在外語學習活動中的一種自覺能動性和積極性的心理狀態(tài)。根據 Gardner 理論,外語學習動機可以分為兩種類型:融合型動機(integrative motivation)和工具型動機(instrumental motivation)。融合型動機即學習者對目的語社團有著真正的興趣或某種特殊的愛好,希望能更好地用目的語與社團成員進行交流,期望達到參與或完全融入到目的語社團中去的目的乃至成為社團成員。工具型動機則是指學習者為了某一特殊目的,如為了通過考試或找到一份令人滿意的工作,或升遷或能夠閱讀目的語國家的新信息和文獻資料等而學習某種外語[5]。不少研究者認為,持融合型動機的學習者比持工具型動機的學習者更易習得外語。但也有人認為,在一些情況下,后者相對于前者在學習上更具有熱情,更易取得成功。
根據以上理論,筆者認為英語學習動機大體上可分為個人興趣愛好、自我成就感或價值感體現、考試、求職、生活等幾大類,在此基礎上筆者把英語學習動機進一步細化,制定了一份問卷調查表(見表一),隨機抽取了筆者所在高職院校的1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對象分別來自基礎較好的護理專業(yè)和基礎較差的光伏專業(yè)(注冊入學)的學生各50名,把他們分為A,B兩組。
表一 英語學習動機問卷調查表
調查結果顯示(見表二),A、B兩組學生在 10,11,12這三項的動機比例都很高,即拿文憑、獲取證書、找工作是絕大多數學生的動機之一,這三項均屬于外部動機或工具型動機。在14,18這兩項上,兩組學生的選擇也無明顯差異,這說明 B組學生雖然基礎較差,但仍然有同樣的升本和出國訴求。
表二 調查結果柱狀圖
從表二還可以看出,在1,4,9,13這四項上,兩組存在明顯差異。第一項“我對英語感興趣”第13項“英語學習是一種負擔”,A組選擇13的很少,而B組選擇1的很少;A組有35%的學生選擇了第4項,說明他們對英語的重要性和實用性更具有全面的認識,所以他們在學習英語過程中能找到快樂和滿足感,這同第9項的數據顯示也是不謀而合的。表二還顯示了在內部動機或融合型動機方面,A、B兩組學生存在很大差異。成功的語言學習者是本著“內部動機”來學習,而不是靠外在壓力迫使,而僅僅依靠外部動機學習語言的人,學習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一旦目的達成,學習便會終止。
動機是學好英語的關鍵性因素,而影響語言學習動機的因素又是極其復雜的。本問卷調查顯示高職學生學習英語的內部動力衰退不足,外部動機仍是主角,這也是影響高職學生英語學習效果的關鍵問題之一。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更應重視挖掘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明確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tài)度,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而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英語學習觀”。
[1] 劉桂英.淺談英語學習動機和英語學習[J].傳奇·傳記 文學選刊,2010,(9).
[2] 李昆.中國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調控策略研究[J].現代外語,2009,(3).
[3] 董瑞婷.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研究[J].淮海工學院學報,2010,(5).
[4] GARDNER R C,LAMBERT W E.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Rowley: Newbury House,1972.
[5] 桂詩春.心理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