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杰
【摘 要】筆為初中數學老師,我們會很明顯的感受到學生在學習初中數學時經常出錯,我們很多老師為此感到很焦慮,常常都在為自己找不到好的方法去矯正學生的錯誤而苦惱。如何盡量避免學生出錯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呢?
【關鍵詞】初中數學 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1.029
學生所犯錯誤及其對錯誤的認識,是學生知識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我至今仍然對學生時代的一節(jié)數學課記憶猶新。
當時老師講過a2-b2=(a+b)(a-b))后,讓我們自己分解x4-y4。很快大家就做完了。老師一邊巡視一邊督促檢查。但在最后教師宣布只有1人做對時,我們都感到非常吃驚。我們把x4-y4分解為(x2+y2)(x2-y2)錯在哪里呢?做對同學的答案是(x2+y2)(x+y)(x-y),兩相對照,我們發(fā)現(xiàn)原來x2-y2還可以繼續(xù)分解。于是,分解因式要進行到每個因式都不能再分解為止給每個同學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此也可以看出,利用學生典型錯誤并進行正確誘導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學生順利正確地完成解題,表明其在分析問題,提取、運用相應知識的環(huán)節(jié)上沒有受到干擾或者說克服了干擾。在上述環(huán)節(jié)上不能排除干擾,就會出現(xiàn)解題錯誤。就初中學生解題錯誤而言,造成錯誤的干擾來自以下兩方面:一是小學數學的干擾,二是初中數學前后知識的干擾。
例如,在小學數學中,解題結果常常是一個確定的數。受此影響,學生在解答下述問題時出現(xiàn)混亂與錯誤。原題是這樣的:禮堂第一排有a個座位,后面每排都比前1排多1個座位,第2排有幾個座位?第3排呢?設m為第n排的座位數,那么m是多少?求a=20,n=19時,m的值。學生在解答上述問題時,受結果是確定的數的影響,把用n表示m與求m的值混為一談,暴露出其思考過程受到上述干擾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