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摘 要】新世紀教材讓我們清楚地看到教材在各個方面的獨到之處,更深切地感受到編者在新世紀教材中著力解決新課程改革的核心問題——轉變學習方式。
【關鍵詞】新世紀 研究性學習 教育理念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1.186
在使用新世紀小學數學教材的過程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編者在教材中著力解決新課程改革的核心問題——轉變學習方式。精美的教材提供給我們的沿(研)途美景,令我們數學教師贊嘆:“最美麗的沿途景色——新世紀小學數學教材”!它充分體現學習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也正是研究性學習所具有的重要特征。本文就從以下三方面談一談教材給予我們的最為深刻的影響與啟迪。
一、圖文并茂的數學形式飽含人文教育理念
新世紀教材具有獨創(chuàng)性,它更加關注和重視把兒童的數學學習置于現實生活的情境之中,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認識豐富的數學世界。
1.豐富的數學含義。
教材中的主題圖表達豐富的數學含義。如:數可以表示順序或代號(一年級上冊第4頁):插圖是一些小運動員,他們衣服上的數既可以表示小運動員之間的順序,又可以是一個運動員的代號。又如《0的認識》:教材采用三幅畫面展示0的含義:(1)小貓釣魚:0表示數量,一個也沒有;(2)一把直尺:0表示起點;(3)溫度計:0表示基準或界限。這些數學知識通過看圖一目了然,從而激發(fā)兒童數學學習的動力。
2.靈活的學習方法。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主要的學習方式之一。教材對合作學習方法的指導因年級不同而異。如:一年級上冊第20頁:《輕重》教學內容(見下表)。
中年段也是比較明確地指導合作學習的方法,有如“扶”著兒童走路一樣:三年級上冊第41頁的“實踐活動”中,兩個小朋友一個走步,一個測量每一步的長度,把方法寓于插圖中,學生一看就明白了;高年段“放”手了,讓兒童試著自己走路:如五年級下冊第14頁的“試一試”中,插圖中有4個小朋友,旁注內容分別是頂點、面和棱的提示,要求學生將獲得的信息填表觀察、總結。教材在“空間與圖形”等內容的學法指導多是通過“量一量、折一折等活動,讓兒童學會主動探究、合作學習,從中獲得數學的思想和方法。
二、循序漸進的數學內容提供課堂教學模式
新世紀小學數學教材,以學生的生活為背景,以學生的數學活動為線索,建構 “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與應用”的基本敘述模式。
教材敘述模式下的教學流程是:教師首先創(chuàng)設一個學生熟悉的問題情境,有的是一個生活場景,有的是一段故事情節(jié)……生動有趣,獨具現實意義。如“數豆子”“住新房”……接著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逐步建立這一問題的數學模型,運用這一模型解決問題,提供清晰的思路。
三、豐富厚重的數學情感迪筑兒童智慧人生
《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發(fā)展就是數學教育的重要目標。對此我們在新世紀教材中學習、感悟,重點領會和探討下面兩個方面:
其一,教材十分重視為教師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提供條件,在學習知識的同時煥發(fā)出對知識的渴求和探索知識的自信心。如:三年級上冊第46頁《花邊有多長》(長方形周長)的主題圖是在迎新年的時候設計黑板邊緣的花邊,計算花邊的長度。黑板上醒目的大字“迎新年聯歡會”,這樣的主題情景貼近兒童生活,極易調動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接下來通過對花邊長度的計算,建立數學觀念,促進他們探索數學的主動性。
其二,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對數學的情感體驗也逐漸走向高層次。例如:教材五年級上冊第58頁《旅游費用》,例題通過“怎樣買票最省錢”的問題,讓學生選擇買票方案,具有挑戰(zhàn)性,其中蘊含的數學思想,激發(fā)了兒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兒童獲得對數學積極的情感。
新世紀小學數學教材,以其飽含對兒童人文關懷的數學教育理念,多種形式展現豐富多彩的數學教育內容。適宜的土壤和氣候是萬物生長的基礎。新世紀小學數學教材,有形式,有內容,有方法,有啟迪。為兒童的成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優(yōu)良的條件。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的孩子的數學學習,植根于這樣的肥沃土地上,必然會結出豐碩的教育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