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華+聶青
在時下的菜市場,新鮮中草藥的身影正在增多。這些中藥菜該如何烹飪,又分別有哪些功效呢?
薄荷清心明目最傳統(tǒng)吃法是涼拌
薄荷是常用中藥材,有清心明目、解毒敗火、幫助消化等功效。薄荷葉清爽可口、香味獨特,是許多西餐甜點和糖果制品的重要調味料。
對于薄荷的吃法,市民各有各招,最多的是傳統(tǒng)吃法“涼拌薄荷”,也有人愛用薄荷煲鯽魚粥。市民王阿姨更絕:“媳婦、姑娘都很喜歡喝我用薄荷打成的果汁,味道確實不錯!”
需要提醒的是,薄荷性寒,有夜間盜汗、皮膚瘙癢、傷風感冒等癥狀的人,以及脾胃虛寒、腹瀉的人,要少吃或不吃薄荷。
茴香暖胃驅寒燉肉蒸魚別有風味
干茴香作為調料,大家都已經(jīng)很熟悉了。新鮮茴香含豐富的維生素、胡蘿卜素以及纖維素,其葉莖特有的茴香油也可健胃理氣、增加胃腸蠕動,用來搭配肉食味道頗佳。用茴香做包子或餃子的餡料很不錯,燉肉或蒸魚時加少許茴香也別有風味。
從中醫(yī)角度講,茴香味辛,性溫,歸肝、腎、脾、胃經(jīng),有溫肝腎、暖胃氣的作用。氣溫下降時,脾胃虛寒的人可能會出現(xiàn)胃部寒涼、腹瀉等癥狀,可以適當吃一點茴香。不過,過敏體質、陰虛火旺者不宜食茴香。另外,茴香吃多了對視力有不良作用,短時間內不宜大量食用,每人每天10克為上限。
紫背菜可治血崩痛經(jīng)
紫背菜可以涼拌也可炒著吃,在骨頭湯或雞湯里放些紫背菜味道也不錯。
事實上,紫背菜還是一味中藥,別稱當歸菜、觀音菜、血皮菜等,莖可入藥,可治血崩痛經(jīng),對支氣管炎也有緩解功效。紫背菜營養(yǎng)很豐富,鮮葉和嫩梢的維生素含量較高,并含有黃酮苷,可提高抗病毒能力。湖北藥膳食療協(xié)會副理事長郭四海也稱,紫背菜做菜多為嫩枝葉,對惡性細胞也有一定的抵抗功效。
紫背菜雖好吃,但在特定情況下還是不吃為好,譬如女性生理期就不宜吃紫背菜。
田七降壓消炎宜焯水
田七可提高腦力,增強學習和記憶能力,還可以降壓消炎和擴張血管。田七所含的皂苷就是人參的主要成分,所以民間早就有田七與人參同效的說法。
郭四海介紹,為了盡量保證營養(yǎng)不流失,田七的吃法應該越簡單越好,比如焯水后加點芝麻醬拌拌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田七有活血化淤的作用,女性懷孕期間禁食田七,以免引發(fā)流產(chǎn)。傷風感冒時也不宜吃田七花,因為田七花性涼,會加重風寒感冒。
紫蘇葉發(fā)汗驅寒入菜時需要除味
紫蘇性溫,紫蘇葉主要的用途為發(fā)汗驅寒,治療風寒性感冒。紫蘇梗是安胃的,可治療消化系統(tǒng)疾病。氣虛者應慎用紫蘇葉,陰虛內熱及熱盛者忌用。另外,由于紫蘇含大量草酸,所以不宜過多食用。
專家支招:用新鮮紫蘇煎蛋時,一定要把它切成細絲,焯水后再用鹽腌一下,去掉多余的汁液以后,再和蛋液一起煎,這樣才能做出可口美味的紫蘇煎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