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必剛
摘 要:課堂的教學是學校的教學活動中最基礎、最常見的活動,而初中的地理學科也是初中階段最重要的基礎學科之一,地理學科的教學也是學校實現(xiàn)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渠道。在課堂中,教師能否有效的開展地理教學活動,增強學生們的地理素養(yǎng),將直接關系到師生在課堂教學中的生存狀態(tài)和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在許多學校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并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不能很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主動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提高地理教學質(zhì)量,組織有效的地理教學,是現(xiàn)階段初中地理教師普遍的研究問題。
關鍵詞:初中地理;有效課堂;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1-147-01
初中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重要階段,而地理教學作為初中基礎教育的重要部分,在提高學生能力、鍛煉學生思維以及形成正確的地理觀等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在許多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會忽視教學效果而一味的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沒有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如何提高課堂有效性成了至關重要的問題。
一、初中地理教學的現(xiàn)狀
初中地理學科作為一門基礎科目,它的綜合性很淺,所涉及的范圍和知識面也很廣泛。在地理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如果能夠?qū)⒌乩憝h(huán)境和人文活動等相互關聯(lián)的知識內(nèi)容結合起來講授,就會大大增強其空間性、推理性以及實踐性。而在實際的地理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地理往往是為了應付考試,缺乏最基本的學習興趣,從而導致學生不會主動的預習和復習,上課也不會集中注意力,不能夠積極思考,在考試前總是突擊學習,機械記憶的比重很大。學生不能夠理解掌握地理的概念以及特點,對于知識點理解不夠透徹,學習地理很吃力。究其原因分為以下幾點:
初中學生的學習壓力巨大,學習任務繁重,學生的絕大部分時間都耗費在了數(shù)學、語文、英語等學科的學習上,沒時間也沒有經(jīng)歷去關注地理的學習。
地理學科在學校的教學活動中長期處于“副科”的地位,學校不關注,教師不重視,學生不愛學,很多家長也不愿意孩子將大量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地理的學習中,讓學生輕視對于地理的學習,從而缺乏最基本的學習興趣。
許多地理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僅僅是講解考試部分枯燥的知識點,強調(diào)知識的記憶而忽略學生的感受。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注重這些問題,部分教師在一定程度上轉變了教學的理念和方式,但是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觀念絕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教師對于學生主體地位的忽視往往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低,學習沒有動力,無法正確的掌握學習方法,阻礙了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吸收。
二、建立樂學善學知識課堂
實現(xiàn)初中地理學科教學使命的最重要途徑便是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效率,想要讓學生充分理解一堂課的知識點,首先教師就應該根據(jù)教材、教學大綱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教學的任務和目的,即要具體明確,同時也要全面恰當,明確哪些需要學生理解,哪些需要學生具體掌握。
1、設計合理的教學結構
地理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與課堂教學結構是否合理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地理老師在備課的過程中,應該著重考慮如何設計科學有效的教學教育結構,引導和組織學生實踐、觀察并思考,使學生能夠全面運用眼、耳、口、手、腦,突出地理學科的特點。
(1)在教學的結構設計過程中,教師應該使教學的過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漸進過程,使教師思路和學生思路一致。
(2)在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上應該注重地理學科的主干知識,圍繞主干知識的發(fā)展過程來進行設計。一方面,教師對于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必須是精心篩選的,具有良好的示范性和基礎性,來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另一方面,教學內(nèi)容不能拘泥于既定的教材內(nèi)容,教師應該適當?shù)募右匝由?,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有充實感。
(3)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分清課堂各項活動的主次之分,避免枯燥單調(diào)或者凌亂瑣碎,應張弛有度,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重難點上,提高教學效果。
2、重視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
教師在課堂授課過程中,應該重視問題的提出,為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情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主動培養(yǎng)學生學生自主探索知識的能力,將地理課堂教學內(nèi)容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注意從地理知識點本身出發(fā),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以及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思考問題,進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巧妙運用學習情境來將學生帶入學習知識的氣氛中,讓學生產(chǎn)生學習動力,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三、小結: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改變教育教學方式,重視并注意學生的教學知識落實情況、教學成果是否高效以及學生的地理能力是否提高,同時盡力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作用與功能,減少無效的課堂時間,提高有效教學。通過合理的教學安排以及各項課堂活動的開展,增加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熱情,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有效提高初中地理學習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吳曉燕.關注學生地理學習,構建知情交融有效課堂[J].中學教學參考,2012(18):88-89.
[2] 張自全.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有效性及方法的研究[J].中華少年,2012(9):219-220.
[3] 吳瑞蘭.初中地理課堂活動有效性教學之我見[J].新課程研究,2013(9):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