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興麗
摘 要: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當中,生活化課堂教學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因為物理知識不僅來源于生活,發(fā)現(xiàn)與生活,更應用于生活,也就是說生活化的物理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到物理學科的本質,由此可以看出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階段的重要性。筆者結合實踐教學經(jīng)驗,在本文當中對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教育;物理學科;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1-089-01
在初中教育階段,物理是非常重要的學科之一,物理知識的學習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加透徹的認識這個世界,還能夠讓他們真切的感受到來自與科學當中的魅力。在初中物理教學初期,由于學生對于物理學科的了解及認識比較有限,所以他們的學習興趣也并不會太高,然而隨著教師教學課程的逐步深入,學生的學習興趣必然會被更好的調動起來,而調動他們學習興趣的基礎就是生活化的物理課堂教學模式。
一、課堂導入的生活化
在任何課堂教學活動當中,良好的教學準備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為了更好的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就必須要在課堂導入階段設計好生活化的內容與策略,進而在教學活動開始之前就將學生帶到一個良好的生活化物理學習氛圍內。筆者在進行課堂導入時,就常以生活化為策略,且收到了不錯的教學效果。例如,在進行“變阻器”教學內容的課堂導入時,就拋給了學生這樣幾個問題:(1)為什么轉動臺燈的亮度旋鈕,臺燈的亮度會有明暗的變化?(2)為什么轉動收音機的音量旋鈕,收音機的聲音會有大小的變化?(3)為什么舞臺的燈光會隨著劇情的轉變而發(fā)生亮度變化?
這幾個問題都是學生日常生活當中能夠接觸到的,所以當教師提出問題時,他們都顯示出了濃厚的興趣。部分細心的學生在已知知識水平的基礎下,提出了這些情況與整個電路的電流有關,但具體原理的卻也無從知曉,學生表現(xiàn)出了對課堂教學內容濃厚的興趣,在這種情況下在進行課堂教學其效果必然是十分明顯的。
二、課堂教學的生活化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是教師向學生傳遞和教授知識的主要環(huán)節(jié),該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水平,不僅關系到整個課堂教學的效果,更會對學生對知識的吸收與掌握帶來影響,因此在物理課堂教學當中為了更好的實現(xiàn)教學目標,融入生活化元素是十分有必要的。在講解物理知識時,教師為了更好的將物理知識內容傳遞給學生,讓學生透徹的了解物理知識的魅力,就必須要應用一些生活當中的實例,從而將十分抽象的邏輯思維,變得具象、直觀、清晰,從而幫助學生理解物理知識的真諦。在進行不同內容的教學時,筆者會使用不同的例子來引導他們,在教學聲音的性質時,筆者讓同學們聽不同歌手的歌曲,從中感受不同音色、音高、音調之間的關系;在教學物態(tài)變化時,筆者讓同學們走進學校餐廳,去觀察物態(tài)之間相互轉變的規(guī)律;在教學簡單機械原理時,筆者將自行車搬進教師,讓同學們觀察簡單機械的構造與動力原理……
這樣一來,原本看上去枯燥、無味的物理課堂教學過程,就變得十分的有趣和活躍了!不僅如此,在課堂教學當中引用生活實例,還能夠讓學生深入了解物理知識,激發(fā)他們對物理知識的探究欲望,進而更好的完成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活動。
三、課堂探究的生活化
課堂探究活動,是在教師課堂教學之后,學生對知識進行吸收和消化的重要過程。在探究過程中,學生可以進行自我探究,也可以與同學進行合作探究,但無論選擇合作探究方式,其探究的最終目的就是理解物理知識、掌握物理知識、應用物理知識。因為物理知識源于生活,且教師在課堂導入與教學過程中都是以生活化為基礎,那么學生在進行課堂探究時,必定也會以生活內容為主要探究對象,而教師所要做的就是當學生產生疑問時為他們指點迷津。
四、課堂實驗的生活化
物理是科學學科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檢驗科學的唯一標準就是實驗。在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很多時候都需要依靠實驗,才能夠更加清晰的將物理知識傳遞給學生,雖然富有生活化的課堂實驗能夠帶來學生的興趣,但以教師為主的課堂實驗,還是無法真正達到學生對知識的渴求與探知欲望。所以,教師在物理課堂實驗過程中,可以在生活化的基礎上,多讓學生參加到課堂實驗當中來,讓他們更加真切的感受到物理知識的魅力。
在進行《壓強》教學內容的探究時,筆者攜帶了一個邊長為1m的木質方盆,盆里裝滿了沙子,然后筆者選擇了一男一女兩位同學,讓他們分別進入到木盆的當中,然后讓學生觀察木盆里腳印的深度。經(jīng)過測量學生發(fā)現(xiàn),男生的腳印深度要比女生的腳印深度更深,這時筆者將這一問題拋給學生,“為什么生的腳印深度要比女生的腳印深度更深?”這時,學生A不假思索的說道:“因為男生比女生重!”,同學們紛紛表示同意學生A的觀點。接著筆者讓剛才那個女同學,分別穿高跟鞋和平底鞋進入到木盆當中,然后讓學生測量腳印深度,學生發(fā)現(xiàn)女同學穿高跟鞋所踩的深度要比平底鞋深,這時學生就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如果是跟體重有關,那么為什么同一個女生所踩的深度會有所不同呢?”
綜上所述,在初中物理的課堂教學當中,生活化教學模式是非常有效的教學模式之一,其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物理學科的魅力,還能夠帶領他們更加深入的去了解物理學科的本質。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實現(xiàn)物理課堂教學的生活化,只有將物理課堂教學變的生活化,才能夠拉近物理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和喜歡物理學科,保證自己在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的積極和主動性,讓物理教學課堂充滿快樂、愉悅的氛圍,進而更好的完成初中物理的教學目標,實現(xiàn)對學生物理素養(yǎng)及技能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 胡 彬.優(yōu)化物理課堂培養(yǎng)探究能力——如何在初中物理中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J].文理導航(中旬),2013,08:38.
[2] 曾安躍.淺談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與實踐[J].中國文房四寶,2013,0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