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泓毅,陳繼良,吳安艷
韶關學院教師教育技能實訓教學改革實踐
張泓毅,陳繼良,吳安艷
(韶關學院網(wǎng)絡與教育技術中心,廣東韶關512005)
對韶關學院教師教育技能實訓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結合學校實際,以《師范技能訓練大綱》為參考,重構教師教育技能體系,采用試驗班的形式開展了教改試驗,試驗班的同學獲得了廣東省教師技能比賽一等獎.
韶關學院;教師技能;實訓課程;教學改革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深化教師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培養(yǎng)模式,增強實習實踐環(huán)節(jié),強化師德修養(yǎng)和教學能力訓練,提高教師培養(yǎng)質量”是加強我國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的意見(2011)也提出了建設高素質專業(yè)化教師隊伍這一目標.韶關學院教師教育綜合技能訓練中心于2009年立項,并于2010年被省教育廳確認為廣東省高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項目.中心成立伊始,就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開始探索適合本校的教師教育實訓體系,開展教師教育實訓教學的改革實踐,并逐步探索出改革的新路子.
韶關學院現(xiàn)有師范專業(yè)24個,職業(yè)師范專業(yè)(方向)19個.由于歷史原因及辦學理念的影響,教師教育教學與實訓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1)學校及二級學院對教師教育類課程不重視.一方面反映在教師教育課程設置上,教師教育類課程開設較少,只在公共課上開設了教育學和心理學,忽略了一些基本的實訓課程,比如三筆字,普通話等;另一方面反映在學院教師的地位上,二級學院的學科教學論老師普遍反映教學法課“不受重視”,甚至有些學院并沒有配備專門教學法的老師,只是隨便找一些相關專業(yè)的教師代替,甚至認為教學法可有可無,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普遍存在著消極的心態(tài);另外,在教學的實施過程中,也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訓的情況,有些教師只是在課堂上重復一些相關的教學理論,對實訓環(huán)節(jié)草草了事.
(2)課程體系設置不合理[1].這主要反映在3個方面:一是結構單一,比例不均衡.從韶關學院2012年人才培養(yǎng)方案可以看出:與專業(yè)類課程相比,教師教育類課程課時少,在總課時中平均占不到12%.二是教學計劃安排不當.教育學、心理學、學科教學論課程一般都只在二、三年級開設,教師教育技能實訓則只在三年級開設,除四年級有6周的一次性實習外,再無其它理論學習與技能實訓安排.這樣顯然不利于他們及早受到系統(tǒng)的教師教育技能訓練,掌握過硬的教育教學技能,為將來從事教學工作打下堅實基礎.三是教學方法與教材陳舊,學生積極性不高.由于教師教育類課程理論性較強,許多老師把時間多花在理論教學上,只會一味照搬書本的理論,學生很難從中獲得有用的知識去指導教學.同時,相關教材有些理論部分內(nèi)容上有交差雷同的地方,造成學生學習相關課程時候積極性大大減小.
(3)教育見習與教育實習較為薄弱,一般在大四第一個學期才進行教育實習,通常只有6周時間,時間短,準備倉促,加上平時的教育見習流于形式,與中小學一些教師交流少,造成學生無法把學校所學的教學理論理念融入到實際教學當中去,組織起教學來困難重重.
(4)教師教育的教學隊伍分散、分布不均、各自為戰(zhàn).雖然目前每個二級學院都開設了教師教育類課程,但涉及到教師技能訓練與學科教學論的課程,往往出現(xiàn)不同課程內(nèi)容重復的現(xiàn)象,例如教學設計,教育技術與學科教學論這兩門課程均出現(xiàn)這一相同的教學內(nèi)容;部分開設職業(yè)師范專業(yè)(方向)的二級學院,教師教育師資嚴重短缺;此外,教學隊伍分散、各自為戰(zhàn)的現(xiàn)狀,導致師資難以共享、教學內(nèi)容容易重復等現(xiàn)象,既浪費教學資源,又影響教學效果.
2.1重構教師教育技能體系
所謂“教師教育技能”,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含義[2-3]:一方面,教師教育技能必須體現(xiàn)在教師具體的行為當中,并且必須通過具體的教學活動和行為才能體現(xiàn)出來;另一方面,教師教育技能更多地是在后天的學習和訓練過程中形成,主要用來解決教學活動中的實際問題.由于教師教育技能包含多方面的能力,傳統(tǒng)上的“教育學+心理學+學科教學論=教師技能”的陳舊教學理念應該剔除.根據(jù)《高等師范學校學生的教師職業(yè)技能訓練大綱》,結合韶關學院實際,筆者把教師教育技能劃分為4大類:教學基本技能、教學專業(yè)技能、教學研究技能、教學實踐與組織管理技能,其中,每大類技能之下又包含若干相關的子技能,見圖1[4].
圖1 韶關學院教師教育技能體系
(1)基本技能模塊:開展鋼筆字、粉筆字、毛筆字、普通話、板書、書面表達與口語表達、形體語言的教學與訓練以及傳統(tǒng)的教育學心理學課程學習.
(2)教學專業(yè)技能模塊:學生通過前期的基本技能訓練,在學習教學設計時能夠將基本技能靈活融入到其中,促使學生掌握教學設計的理論與技能,同時通過對教學媒體的學習和操作,掌握媒體最優(yōu)法則,從而做出教學內(nèi)容與媒體結合使用的最佳教學設計,通過課堂教學的微格訓練,實現(xiàn)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整合.
(3)教學研究模塊:一方面通過對名師教學的案例進行分析,學習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策略,培養(yǎng)對課堂教學的評價分析能力;同時對學生和自己的微格教學進行觀摩和分析,通過教師的指導和幫助,逐步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基礎教育教學研究的基本意識、基本方法,讓學生體會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探究反思的過程,為未來成為一位研究型的教師奠定基礎.
(4)教育實習與組織管理模塊:開展教育實習、教育見習,通過實戰(zhàn),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學會組織與管理課堂,學會與學生溝通,學會因材施教,從而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
上述分類,從基本技能的單一訓練到技能的綜合訓練,從技能的操作到理論上的深層次研究、分析、評價,層層遞進,注重理論與實踐的密切結合,注重學生專業(yè)實踐能力的全面發(fā)展,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體現(xiàn)“扎實的基本技能、過硬的教學技能、較強的組織能力、初步的教學研究意識、良好的綜合科學素養(yǎng)”師范生培養(yǎng)的規(guī)格,為未來成為智慧型的優(yōu)秀教師奠定堅實的專業(yè)技能和理論素養(yǎng)[5].
2.2課程體系的改革試驗
為了對以上技能體系進行實證研究,以10級某個文科班與理科班進行試點,以《現(xiàn)代教育技術》公共課為平臺,進行教師技能實訓.該部分以課程的“課堂多媒體教學+網(wǎng)絡專題學習+技能實踐與實訓”混合教學實施框架為引導,強調在技能實訓過程中積極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并充分體現(xiàn)學生在技能實操中的主體地位.在實訓形式上,在學校教學管理部門的支持下,以“學校教師教育技能中心”,為實訓平臺,從師范生教育技術技能專項培養(yǎng)出發(fā),以實驗班的形式開展教師教育綜合技能訓練實踐.
表1 實訓項目
表2 實訓班級分組
以上教育技術技能實訓項目是課程混合學習模式的重要組成,與課程整體實施的關系如見圖2所示.
通過一輪實驗班的實訓探索,學生在教學組織,口頭表達,教學評價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在剛結束的廣東省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師范生教學技能大賽上,參與實驗班的盧靖雯、李如玉同學獲得大賽一等獎,李佩珊榮獲二等獎,這充分表明了開展教師技能實訓教學的重要性,也說明了以上的實訓課程建設與探索是初有成效的.
圖2 混合學習實訓模式
重構教師教育課程體系是教師教育技能實訓教學改革的重點,建立教師教育技能體系是重構課程體系的基礎,而教師教育實訓項目體系則是實施新課程體系、改革實訓教學的具體措施.
為了使教師教育技能實訓教學改革更有成效,建議學校整合全校學科教學論、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技術學等相關學科的師資,成立“韶關學院教師教育教學部”,教學部下根據(jù)實訓課程體系、實訓項目體系設立相關教研室,在“韶關學院教師教育教學管理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在“韶關學院教師教育實驗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下,在“韶關學院教師教育團隊”的帶領下,統(tǒng)一規(guī)劃、組織、實施全校的教師教育實訓教學.
[1]宋玉宇.論高師英語專業(yè)學生的教師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途徑[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8,29(7):102-104.
[2]朱桂琴.論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進程中的教學技能[J].當代教育科學,2009(17):23-26.
[3]余新武,陳艷.高師院校學生教師職業(yè)技能的內(nèi)涵標準研究[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0(1):107-112.
[4]吳安艷,陳繼良,張泓毅.微課理念下的教師教育技能實訓方案研究——以韶關學院的師范教育為例[J].軟件導刊,2013(6):199-201.
[5]劉霄.實施“三全培育”模式提高師范生教師職業(yè)技能[J].中國高等教育,2009(Z3):68-69.
On the reform of Shaoguan university teacher education teaching and practice skills training
ZHANG Hong-yi,CHEN Ji-liang,WU An-yan
(Network an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enter University,Shaoguan 512005,Guangdong,China)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of Shaoguan university teacher education teaching skills training and the realconditions ofthe university,with Normal Skills Training Program as a reference,and reconstructs a new teacher education skills system,using the test classes in the form of educational reform carrying out the test, which obtained Guangdong teacher skills competition’s firstprize.
Shaoguan university;teachers’skills;practicalcourses;teaching reform
G650
A
1007-5348(2014)04-0105-04
(責任編輯:歐愷)
2013-11-03
韶關學院第十二批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SYJY121109).
張泓毅(1982-),男,廣東韶關人,韶關學院網(wǎng)絡與教育技術中心實驗師,碩士,主要從事教師教育實訓、教育技術發(fā)展與應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