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海霞,張 莉
(1.廣西大學政治學院,廣西南寧,530004;2.廣西教育廳思政處,廣西南寧,530021)
隨著高等學校發(fā)展步入快車道,宣傳思想工作也被不斷提升至新的層面。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意識形態(tài)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1],指出“宣傳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基本職責,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找準工作切入點和著力點,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1]。在新媒體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互動平臺的多元化、教學資源的極大豐富和教學手段的便捷,助推了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發(fā)展和各項工作方法的革新。充分把握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遇到的新情況,保證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伴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fā)展,截至2014年6月,我國互聯(lián)網普及率為46.9%,手機網民為5.27億,網民規(guī)模更達6.32億。[2]學生已成為網民中占比最高群體,為25.1%,大學大專及本科學歷的網民數更是達到了我國網民總數的1/5。[3]廣大高校學生作為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對象,其成長成才、學習發(fā)展過程和新媒體環(huán)境緊密聯(lián)系,難以分割。在新媒體發(fā)展的光環(huán)之下,新媒體環(huán)境及其產生的深刻變化給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帶來了挑戰(zhàn)。
馬克思主義主流價值觀、意識形態(tài)在師生中有著廣泛影響,但隨著國內外形勢的變化和傳播技術的發(fā)展,中外思想、文化各個領域的交流日益頻繁,我國社會思想文化環(huán)境正發(fā)生深刻改變。思想觀念、評價標準日益多元化,個人主義、功利主義、拜金主義對主流意識形態(tài)發(fā)起沖擊。一些西方國家、敵對勢力妄圖西化、分化我國的圖謀從未停止,恐怖主義、極端思想也借由新媒體滲透、宣傳。新媒體發(fā)展在客觀上使得大學生得以更加便捷、密切地接觸和融入社會,了解各種信息的深度、廣度和速度也有所突破,但是與此同時,大學生也從郵箱中收到退黨號召郵件,從手機里收到各種謠言和不實信息,種種涉及意識形態(tài)的無形沖擊波正在更廣泛的層面?zhèn)鞑?,影響著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大學生在接觸西方社會多元化觀念時缺乏一定的政治辨別能力,易受周遭環(huán)境、輿論的影響和煽動而盲目跟從,甚至做出激進、錯誤的行為。如2012年9月抗議日本挑起釣魚島主權爭端而在西安、綿陽爆發(fā)的十幾萬大學生反日游行中就發(fā)生了打砸日產汽車等過激行為,而相關視頻被發(fā)布在網絡上又產生了更大的負面影響??梢娂訌姼咝P麄魉枷牍ぷ?,堅守意識形態(tài)領域陣地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新媒體環(huán)境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數字化帶來的環(huán)境虛擬性。在網絡虛擬世界中,大學生可以通過QQ、飛信、微信等多種即時通訊軟件匿名發(fā)表言論,還可以用手機、iPad等移動終端進行信息獲取等活動。一些大學生在聊天軟件中的對話內容低俗,甚至涉及暴力、犯罪;許多虛假不實的信息甚至反社會的言論也在不斷侵蝕網絡安全。大學生正值生理與心理方面快速成長變化階段,自我意識迅速發(fā)展,在思想和行為上具有相對的獨立性。相較中學生而言,大學生在思想和價值觀上的統(tǒng)一性逐步被打破。與此同時,學生對多彩生活的向往開始轉變?yōu)橐欢ǔ潭壬蠈τ谖镔|的看重,致使“一切向錢看”的觀念在頭腦中生根發(fā)芽,“拼爹”、炫富等現象屢見不鮮。網絡虛擬空間的營造和發(fā)展,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校學生的心理和行為判斷。
隨著高校信息化建設水平的提高,教務系統(tǒng)選課、網上閱讀學習等措施客觀上助推了學生的網絡使用。出于學習和生活的需要,大學生也對網絡產生了高度依賴。目前高校大學生在各方面應用互聯(lián)網的比率均已超過我國網民的總體平均水平(見圖1)。在獲取知識、信息的方式多元發(fā)展的同時,種類繁多的博客、個人空間、論壇也給大學生提供了表達自己觀點、心情的平臺。“逗比”“不明覺厲”“你造嗎”等網絡用語往往因為他們的大量使用而流行??梢哉f,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大學生對于網絡平臺上獲取的知識的信任度和關注度遠高于以往任何時期。對于他們而言,最新資訊、信息往往借由手機下載安裝APP獲得,他們也樂于通過手機或網絡搜索引擎查詢不懂的問題,而不是去請教教師。在這種情況下,要想更好地把握大學生的思想動向和最新情況,做好高校輿論監(jiān)管,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必須緊跟新環(huán)境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在高校宣傳思想教育環(huán)境日益復雜、教學改革不斷深化、教育方式和理念不斷更新的今天,如何利用好新媒體技術來為高校的宣傳思想工作服務,是新形勢下開展高校宣傳思想工作不得不面對的重大挑戰(zhàn)。
圖1 高校大學生與網民總體應用互聯(lián)網的情況對比[3]
高校是意識形態(tài)斗爭的重要陣地,宣傳思想工作作為高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起著引領方向、提振精神的重要作用。新媒體環(huán)境對高校宣傳思想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當前與時俱進、改革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形勢也迫切要求高校宣傳思想工作迸發(fā)新的活力,更好地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習近平指出,宣傳思想工作就是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高校作為馬克思主義學習、研究、宣傳的重要陣地,要充分發(fā)揮宣傳思想工作的引領作用,要始終牢牢控制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主動權,把握好風向標,不斷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帶領高校師生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一要通過高校課堂教學、校園文化、報告論壇、主題網站等多種宣傳途徑,積極宣傳引導,抓好理論學習,讓大學生學會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觀察、認知和解決問題。在不斷堅定其理想信念的基礎上,培養(yǎng)和造就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二要引導大學生更加全面客觀地認識當代中國和世界,堅定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信仰。做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切實將大學生認知和行動統(tǒng)一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上來;三要堅持與時俱進,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深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守高校宣傳思想陣地,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
高校宣傳思想工作應針對大學生對思想文化的最新需要,讓宣傳思想工作入腦、入心。十八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是面向未來的事業(yè),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續(xù)奮斗。全黨都要關注青年、關心青年、關愛青年,傾聽青年心聲,鼓勵青年成長,支持青年創(chuàng)業(yè)”[4]。在深入了解大學生學業(yè)與校園生活、畢業(yè)就業(yè)等多方實際的基礎上,我們應在輿論推動、行為引導上雙管齊下,加大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力度,大力宣傳中華文化、中國道路、中國精神;切實發(fā)揮思想引領作用,宣傳闡釋好中國特色,提高宣傳思想工作的傳播力和影響力,積極了解、幫助學生解決思想方面的困惑、課業(yè)學習方面的困難、心理健康方面的困擾,讓他們真實地感受并真正認可國家的各項大政方針、政策,形成輿論宣傳的合力;整合各項資源,以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主動占領互聯(lián)網、手機等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新陣地,搶占宣傳輿論制高點。通過思想引導,宣傳倡導理性愛國、報效祖國、步入社會的行為方式,以人為本,尊重人、教育人、發(fā)展人。
創(chuàng)新是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動力源泉。高校應結合新媒體環(huán)境實際,轉變傳統(tǒng)宣傳方式方法,推進理念創(chuàng)新、模式創(chuàng)新,提高宣傳思想工作質量和水平。要注重把握好時、度、效,避免空洞說教、形式刻板、滿堂灌等方式,增強宣傳思想工作的親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讓大學生真心喜愛、產生共鳴。為此,高校要在發(fā)揮校園廣播、宣傳櫥窗等傳統(tǒng)媒體作用的基礎上,通過微博、微信、人人網、飛信、QQ、手機報、新聞網、吧臺論壇等多種新媒體,不斷創(chuàng)新,打造全方位、立體化的宣傳平臺,增強這個平臺的實時互動性,提升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丁?85”高校新浪微博調查報告》[5]研究顯示,目前僅有69%的“985”高校開通了認證微博,7.4%的高?!肮俨狈劢z超過十萬。在全面運用多種新媒體技術手段,充分發(fā)揮高校宣傳思想工作作用的過程中,高校既要注重社會輿論的變化和最新導向,有效推進網絡應用管理,提升數字化管理水平,又要做好高校宣傳工作規(guī)劃,繼續(xù)推進高校宣傳思想工作隊伍建設,提升工作實效。
[1] 劉瓊,白羽.習近平:意識形態(tài)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EB/OL].(2013-08-2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8/20/c_117021464.htm.
[2] 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 第34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EB/OL].(2014-07-21).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7/t20140721_47437.htm.
[3] 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2013年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為調查報告.[EB/OL].(2014-06-11).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qsnbg/201406/t20140611_47215.htm.
[4] 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 王鋒.新媒體時代高校外宣工作路在何方[N].中國教育報,2013-09-30(6).
[6] 張岳君,陳錦,劉志偉.新媒體環(huán)境下創(chuàng)新高校宣傳思想工作路徑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7).
[7] 黃子響.新媒體環(huán)境下創(chuàng)新高校宣傳思想工作路徑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