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靜
摘要:李碧華作為當代優(yōu)秀的女作家,她的小說被大量改編為影視作品,備受歡迎?!渡罉颉纷鳛槠湫≌f的代表作之一,描寫了以志高、懷玉、丹丹三人為主的情感關系,這部小說以人物的情感選擇為主,感情描寫復雜細膩,人物之間關系相互糾纏、錯綜復雜,具有倫理解讀的可能。
關鍵詞:李碧華;生死橋;倫理困境;倫理背叛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18-0-01
李碧華的作品很多,大多都被改編成影視劇本,如《霸王別姬》、《青蛇》,《古今大戰(zhàn)秦俑情》等。她的作品具有鮮明的個人特色,《生死橋》就是其中之一。橋,連接著生死,人在橋上縱然怎么掙扎,也逃不開命運的洪流。文本講述了舊時代三名梨園弟子:志高、懷玉、丹丹三人生死相纏,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深刻揭露了人性的丑惡、墮落,反映了社會黑暗。
一、倫理解讀
倫理,就是指在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相互關系時應遵循的道理和準則。是指一系列指導行為的觀念,是從概念角度上對道德現(xiàn)象的哲學思考。近年來,有一批學者開始進行文學倫理學的理論構(gòu)架與實踐嘗試,以聶珍釗教授為代表的文學倫理學,就有許多關于文學倫理方面一些理論與術(shù)語的一系列探討。簡言之倫理反映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生死橋》中,有幾對倫理關系值得我們進行分析。需要強調(diào)的是,李碧華小說中推動主人公命運發(fā)生變化的是情感的變化,情是李碧華探討的主要問題,也是反映作者倫理傾向的重要工具與推動力。
志高、懷玉、丹丹一個沒爹,一個沒娘,一個沒爹沒娘。志高,志向不高,終日在市井天橋勉強度日;懷玉,人如其名,胸懷大志,想成為中國最紅的武生,從小就憋著一口氣想活得更精彩,但最后卻陷入生不如死的境地;丹丹,沒爹沒娘,孤苦無依,由于認識了懷玉和“切糕哥”,她的命運便發(fā)生了改變。小說通過四男兩女(四男:懷玉、志高、金嘯風、史仲明 二女:丹丹、段聘婷)復雜的情感關系,把人性的光輝一點點毀滅給人看,可謂悲劇。把主人公推向深淵,一步步滅亡。懷玉的墮落為了情,丹丹的復仇為了情,至高的犧牲為了情,段聘婷的自私為了情,金嘯風的毀滅為了情,史仲明的道德淪喪為了情。通過錯綜復雜的情感交織,我們看到了人性的丑惡,看到了動蕩年代中小人物同困的倫理困境與倫理選擇。
(一)懷玉、志高與丹丹的倫理關系解讀
懷玉、志高情如兄弟,二人遇見丹丹之后都把她當作妹妹看待,長大之后,當二人偶然又與丹丹重逢時,兩人都對丹丹產(chǎn)生了感情,丹丹也對兩個哥哥有不同的依戀。志高傾心于丹丹,丹丹卻對懷玉另眼相待,懷玉礙于兄弟之情,并沒有對丹丹有明確的情感表達,造成了三人復雜的關系,也為整個小說的人物關系發(fā)展奠定了基本脈絡。懷玉、志高二人對丹丹由兄妹關系都過渡到愛情關系,懷玉和志高具有兄弟之情,實際上兩人遵守的是兄弟間的倫理關系,懷玉認為兄弟妻,不可欺,堅守著兄弟道義,因此壓抑了對丹丹的愛。對于懷玉來說,他承擔了許多倫理困境,首先,由于兄弟倫理,他不敢對丹丹有情感表白,后來他在上海的不幸,又牽涉到倫理困境中,他的老板兼恩人是金嘯風,而段聘婷作為老板的女人,卻選擇和懷玉在一起,使懷玉不僅成為他人愛情中的插足者,而且成為不知恩圖報,反而對伯樂造成情感傷害的“小人”,后來,再一次面對丹丹,他又試圖與丹丹私奔,更是在倫理選擇中傷害了金嘯風與苦苦愛戀他的段聘婷,這種行為使他陷入難以自拔的倫理困境中,也正是多種的倫理困境造成了他的悲劇命運——生不如死。
(二)丹丹與金嘯風的倫理關系解讀
丹丹這個人物也很有特色,她憑著對懷玉的愛只身來到上海,一個女子面對上海的繁華手足無措,孤苦無依,她的生活十分悲苦,遇見金嘯風之后,恰似金嘯風初戀情人的丹丹讓他恍如隔世,他答應丹丹的一切要求并將丹丹捧紅,可以說金嘯風是丹丹的愛人更是恩人,金嘯風對她是火熱的愛,可丹丹卻把他當做復仇的工具,她被嫉妒之火燒得失去了理智和倫理判斷的標準,也正是感到丹丹的背叛,金嘯風把復仇的矛頭指向了懷玉,造成了滿盤皆輸?shù)木车???傊?,丹丹最后的人不知是金嘯風還是史仲明,反正不是懷玉。為了報復懷玉,她依附金嘯風,為了報復金嘯風毀了懷玉,他報復金嘯風,直到發(fā)覺自己已愛上了第一個擁有自己的男人,她意識到金嘯風是那樣疼她,她最終報復了自己,仇恨使丹丹走向滅亡,也就是說,丹丹對金嘯風的倫理背叛導致了他們?nèi)说牟恍颐\。
小說開頭王老公對三人命運以算命的形式道來,一個是生不如死,一個是死不如生,一個是先生后死,三人雖然不確定哪個是自己的,但冥冥之中卻已安排好了不幸的命運。懷玉,志向高遠,卻永遠毀滅在自己的情感糾葛中,不能自拔,最后雙目失明,竟真應了那句“生不如死”。丹丹最后也意識到金嘯風是那樣疼她,她最終報復了自己。仇恨使丹丹走向滅亡。但他們最后的人果真不是自己心里的人。命運并不是注定的,不可改變的,小說中盲目追求情感導致了主人公錯誤的倫理使得他們走向毀滅的深淵,使得他們永遠無法從命運的大橋通過。
總之,李碧華的小說不是一般的言情小說,人物間情感的縱橫纏繞總是具有深刻的內(nèi)涵,有學者就認為:“在李碧華的小說中,對于那些傳統(tǒng)道德的觀念,她表現(xiàn)出了明顯的反叛意識。她的小說并沒有津津樂道于理想色彩的男歡女愛,也并不想充當烏托邦愛情的禮贊者。在書寫愛情的同時,她也刻意書寫了對于傳統(tǒng)道德的反叛?!倍@種道德反叛很多地方是反社會倫理與情感倫理的。通過對《生死橋》的倫理解讀,我們看到以盲目情感為理由的錯誤倫理選擇導致了人的不幸,令人深思。
參考文獻:
[1]回娜.淺析李碧華小說中對于傳統(tǒng)道德的刻意反叛[J],遼寧師專學報.2007.6月.